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中国市域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地理科学》2019,39(10):1654-1662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演化特征及内在联系,继而将地区收入水平和工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影响。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染和劳动力的重心在移动方向上背向而驰,工业污染重心整体向北移动,劳动力重心整体向南移动,工业污染与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与二者相应的重心移动轨迹相契合。②工业污染会造成劳动力集聚水平降低,且随着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污染水平导致劳动力集聚水平下降的现象愈发明显。③以工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时,工业污染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全国和东部地区劳动力集聚水平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特征,中部地区为逐步升高的正向效应,西部地区则是逐步降低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2.
谢永飞  梁波  郑诗泽 《热带地理》2022,42(11):1866-1877
使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个案访谈数据,从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迁移经济理论出发,基于“家业”“三类留守家人”“代际”和“社会变迁”维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外出的“业”和留守的“家”对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的“业”减弱农民工回流意愿,留守的“家”则提升农民工回流意愿。比较而言,外出的“业”的影响大于留守的“家”。在留守家人中,留守子女、留守配偶和留守父母的影响依次递减。从代际差异看,外出的“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对老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对老生代农民工,留守配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则小于对老生代农民工。从社会变迁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的“业”和留守子女对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增强,但留守配偶和留守父母的影响减弱。论文补充和拓展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迁移经济理论的观点,发展和深化了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3.
Since land and labor force are primary resources to be used and controlled by rural households, the allocation of labor forces will influence land uses, and further lead to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present study used the Binary Logi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 location, and land market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at rural household level.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329 valid questionnaires, which were obtained in Changshu, Rudong, and Tongshan counti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the southern, middle and northern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market participation, location, zonal difference and labor transfer had strong influences on agricultural land use convers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land market had a strong positive effect on land use conversion, especially for the farmland converted to the fishpond. The nearer to the county seat, the mor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occurred. Particularly,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caused by wage employment decreased this conversion probability, while the labor transfer caused by self-employment led to more convers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income from labor transfer increased the conversion. Moreover, land use conversions demonstrated zonal difference, which were more in Rudong and Changshu counties than in Tongshan Count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conversion were different in the three regions.  相似文献   
204.
基于职业特性驱动的旅游劳工转移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钊  陆林 《地理研究》2006,25(6):1125-1133
以九华山旅游劳工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与西方学者在匈牙利和英国Somerset和Cov-entry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职业特性驱动的旅游劳工转移模式和转移动机。研究发现旅游劳工转移产业分布十分均衡宽广,产业转移模式与区域经济背景、劳工市场结构、职业地位及收益的差异密切相关。他们对从业感知评价都十分积极,三十种动机变量排序和因子分析表明,旅游劳工转移存在5种动机方向,增收机会和旅游职业积极特性是主要动力因子。九华山与匈牙利、英国Somerset和Coventry虽然经济社会背景相差较大,但旅游劳工在转移模式、感知评价、转移动机上表现出来许多共性特征,揭示了旅游职业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205.
农民工回流务工区位研究——以河南省45个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流已成为中国农民工流动的重要趋势,未来将重塑农村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论文基于901份田野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工回流务工区位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回流后务工区位选择主要以县城为主,其次为村庄,中心城区和集镇较少。省外回流和省内回流是农民工回流的基本形式,但二者在务工区位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回流务工区位以本属区位为主,但也存在少量非本属区位。影响回流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的显著性因子主要包括年龄、居住区位、村人均收入、村务工比、村地形、前务工地类和回流源地等。农民工回流后,虽然整体上解决了跨区域的长距离奔波问题,但仍在更小的空间尺度上继续存在务工和务家的平衡问题,距离在回流务工区位选择中具有重要作用。居住区位与务工区位具有对等性,社区内部的信息交流影响着回流者对务工收益的评价,成为务工区位决策的重要机制。在回流务工区位选择上,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县城应成为农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6.
Ma  Li  Long  Hualou  Zhang  Yingnan  Tu  Shuangshuang  Ge  Dazhuan  Tu  Xiaoso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2):163-179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1991, 2000 and 2010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相似文献   
207.
根据经济学理论,研究影响测绘生产增长的因素,建立衡量测绘科技作用的教学模型,提出一套测绘科技投入产出的量化指标及其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8.
从旅游业角度看海南“候鸟式”养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到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急剧增多,影响广泛,引发了各种争议与担忧,甚至抱怨海南国际旅游岛终将沦落为国内养老岛。从旅游业角度来看,海南发展"候鸟式"养老利弊兼具,机遇与挑战并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趋利避害、把握机遇、积极应对,要树立"大旅游"理念,融合发展相关产业,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经营性旅游房地产,借鉴佛罗里达经验等,引导海南"候鸟式"养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9.
在2012年新疆昌吉和阿勒泰2个地区4个县8个乡镇19个村农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区位选择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2类微观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中的外出打工目的和家庭特征中的家庭生命周期及人均耕地面积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跨县远距离转移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抚养负担、人均年收入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农产业和迁移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同向集中的态势持续强化。利用1982-2010年全国4次人口普查和3次人口抽样调查提供的劳动力就业和省际迁移数据,对省际劳动力迁移机制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前向联系的存在性,即市场进入性引导下的劳动力迁移是中国产业集聚累积循环过程的基本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市场进入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度逐渐提升。不仅是迁入地工业品的可获得性,其周边地区工业品的供给规模对迁移决策的影响也日益提高,由此导致了中国工业和迁移劳动力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连片集中。因此,推进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专业化,提高市场进入性,是促进产业地理集中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