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7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s the foundation of farm household structure, livelihood asset status is the basis for farmers to gain opportunities, adopt livelihood strategies, resist livelihood risk, and engage in positive livelihood achievements. Quantifying farm household assets identifie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hat are fundamentally necessary to predict farm household vulnerability and strategy,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farmers’ current living situations. Using Zunyi City in China’s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as a case study, we conducted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participatory rural investigation appraisal to collect data on the attributes of farm households’ livelihood assets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a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and enabl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farm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ies. Ou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due to structural differences, total livelihood assets of farm households with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ies are similar. Rural households have an abundance of natural and material assets and deficiencies in human, financial and social assets. Non-rural households and part- time households are abundant in human, financial and social assets and deficient in natural and material assets.  相似文献   
112.
2020年7月26日鄂西南出现了一次极端暴雨过程,建始县城区及附近乡镇在10 h内雨量超过250 mm,导致罕见山洪灾害。利用常规资料,结合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高分辨率EC再分析资料,分析该过程天气形势背景、中尺度环境,以及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理,揭示极端暴雨成因。结果表明:(1)中高纬度维持两槽一脊,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稳定且位置适中,是鄂西南强降水较长时间维持的有利条件;(2)冷空气侵入四川盆地导致西南涡发展,涡前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加上鄂西南地形辐合抬升作用,形成深厚正涡度柱和强烈垂直上升运动,是导致极端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3)建始县附近先后经历了后向传播型(BB-QS)及涡旋型(VS)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而“倒喇叭口”地形导致雷暴冷池逆流并与环境风形成稳定的中尺度辐合上升运动,是极端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3.
土壤植被研究建立在精准坡位划分的基础上。但现有的坡位大多采用手工划分的方式,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划分精度不高且耗时较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复杂地形的坡位自动划分算法,尝试采用机器学习K-means方法解决高海拔山区坡位划分的问题,并在山峰区域提取、聚类数确定、以及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算法的优化。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以云南省姚安县为研究区,运用提出的算法对研究区坡位进行自动划分,再采用Calinski-Harabasz聚类评价指标、调整兰德系数ARI和误差平方和SSE等一系列方法对坡位K-means聚类划分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所生成的复杂地形坡位与研究区实测等高线相匹配。其次,再从姚安县规划风电场任选4个场址,比较13×13、25×25、37×37三种适宜窗口下坡位自动划分结果,结果表明选取25×25适宜窗口进行坡位划分可靠性最强。再者,计算的规划风电场内山脊、坡肩及背坡比例高达57.13%,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利用该算法划分的坡位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4.
山西晋城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复杂,最大相对高差400m,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以裸露基岩为主,少部分是黄土和坡积物覆盖,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区内山西组3#形成的T3波形突出、全区稳定,可连续追踪对比;15#煤层因3#煤层的屏蔽作用,反射波T15波能量较弱。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在不同地段分别选用空压机配风镐、山地钻、洛阳铲等成孔工具,以保证激发层位在未风化基岩中。基岩中激发获得的原始资料信噪比较高,小构造反映清晰,可见改善激发条件可为资料解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5.
NDSI与NDFSI结合的山区林地积雪制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可见光波段的高反射率、低导热率的特性以及大面积的覆盖,成为全球辐射平衡的重要决定因子。在中纬度的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季节性的冰雪融水是春季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山区积雪分布的变化对融雪期河流径流量的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的积雪产品在下垫面为山区林地时会低估积雪面积,从而影响了山区水文过程模拟的精度。本文基于Landsat OLI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值积雪指数NDSI和归一化差值林地积雪指数NDFSI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季融雪期的阿尔泰山区泰加林地进行积雪识别,并采用海拔高度、温度、以及对应的高分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DSI进行积雪识别时,山区林地的积雪会被大量漏分;对林地像元采用NDFSI阈值法可以区分林地中是否有积雪分布。NDSI和NDFSI相结合的积雪识别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提供森林分布图等辅助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山区林地复杂环境下积雪制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6.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敏  郭亚琳  李富程  王青 《地理科学》2017,37(3):464-472
基于岷江上游山区藏-羌-回-汉聚落生态位和植被生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借助分形和贝叶斯模型,定量刻画聚落生态位的民族属性对山区聚落生态位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岷江上游藏-羌-回-汉聚落生态位间隙度维数分别为0.949、0.942、0.890、0.960,汉族聚落生态位的高间隙度维数,揭示了山区汉族聚落封闭性特点。同时,流域内1 667个聚落生态位间隙度维数(0.946)与藏族(0.949)相似,表明藏族聚落生态位空间异质性特征能够反映整个流域山区聚落生态位空间分异程度。② 岷江上游藏-羌-汉-回聚落生态位内的植被生境适宜性指数均值分别为:2.816、2.622、2.529、2.644,说明山区聚落生态位的空间分布与植被生境相适宜。同时,流域内1 667个聚落生态位几何特征对植被生境的敏感程度(0.601)与羌族(0.610)相似,表明羌族聚落生态位的几何特征具有典型性。③ 藏-羌-回-汉聚落生态位的空间聚簇性地域分异明显、地理边界清晰,说明聚落生态位的民族属性对聚落区位、规模和形态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7.
NOAA气象卫星资料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被的光谱响应特征,通过卫星遥感资料与行政统计数据,将大庆地区土地初步分为7类,并进行了国土资源评估,进一步探讨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8.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具明显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区域重、磁异常变化特征。韧性剪切引起的变质作用表现为强应力下的岩石变质、变形,变质相序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类型为千枚岩、片岩、变粒岩、糜棱岩及糜校岩化的岩石。韧性剪切变形和塑性流动形成的面理、线理、招皱、韧性断裂等构造形迹十分明显,构成一条东百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20~30km的狭长线形构造带(强应变带);它经历了多期次、多种构造作用交替叠加的变化过程,按性质分类属大型平移断裂系统。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重要的金矿、铜镍矿床及稀有金属等矿产,是新疆东部有重要找矿意义的成矿带。  相似文献   
119.
广西金牙金矿床中饱和烃丰度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建新  张爱云 《地球科学》1997,22(2):177-180
对广西金牙金矿床的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矿体饱和烃的丰度低于围岩,矿体与围岩总抽提物所气相色谱图亦明显不同,尤其是甲醇-丙酮-苯抽提物的区别更明显,矿体与围岩饱和烃丰度的差异为分析有机质在金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线索,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湖南山区芒麻生长的气候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在山区加大竺麻生产力度的可能什,井就湖亩山区合理安排芒麻十产棵出了律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