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2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10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1361篇
海洋学   36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6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在构造位移插值函数时不需要单元的信息,只需要结点的信息,在裂纹扩展模拟、材料非线性分析、几何非线性分析以及三维计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述了将无网格自然单元法应用于结构弹塑性分析的过程和基本理论,给出了其位移插值函数的构造过程,并将其结果与常规的有限单元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用于弹塑性分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遗传算法的理想区间法在洪水灾情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灾情评价的实质就是建立各洪水灾情评价指标与洪水灾情等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目前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反映这种关系的信息来源只有洪水灾情评价标准,而后者一般是以区间形式表示的。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理想区间法(AGAIIM)。AGAIIM直接由洪水灾情评价标准样本数据驱动,把利用全部隶属度值信息进行计算的洪水灾情相对等级值作为洪水灾情的评价结果,可避免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断所可能造成的失真,提高了洪水灾情评价的精度。AGAIIM方法直观、简便、通用,可在具有评价标准或具有已知评价指标值及其等级值样本系列的系统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Coastline configuration indexes of 34 typical arc-shaped coasts in South China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eanwhile deposition and geomorphologic features of arc-shaped coast a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1) The configuration of arc-shaped coast in South China 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variability and complexity. (2) The wave power and the openings of the bay are the decisive factors to result in the changes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rc-shaped coast in South China, however, incidence direction of the wave has no effect on configu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 (3) Commonly, geomorphologic modes of the arc-shaped coast system in South China consist of barriers, lagoons and tidal-inlet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the openings of the bay leaning to the east, the openings of the bay leaning to the south, the openings of the bay leaning to the west and the openings of the bay leaning to the north.  相似文献   
994.
黄河干流河道水量自然补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晖  杨志峰 《地理学报》2003,58(4):527-533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干流区间河道水量平衡关系,得到干流河道水量自然补损计算方程。利用1956~1979年干流区间自产天然径流量与区间河道上下游控制站天然径流量、区间降水量系列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延长得到黄河流域1951~1998年龙羊峡以下6个干流区间逐月自产天然径流量,并计算分析各干流区间的干流河道自然补损水量。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河口镇-龙门干流区间和三门峡-花园口干流区间河道水量补充大于损失,其余区间干流河道水量为损失大于补充。总体上,龙羊峡以下区间干流河道净自然损失水量多年平均为35.43×108 m3,而且呈增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高,平均为44.16×108 m3/年。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33,自引:5,他引:128  
对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2000~2002年9个地下水监测断面和18个植被样地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地下水埋深对天然植被的组成、分布及长势有直接关系。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和土壤含水率大大丧失是引起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退化的主导因子。塔里木河下游的四次输水对其下游地下水位抬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呈逐级抬升过程,横向影响范围达1000 m左右,纵向上,表现为上段地下水抬升幅度较大 (达84%),下段抬升幅度较小 (6%)。随着地下水位的抬升,天然植被的响应范围由第一次输水后的200~250 m,扩展到第四次输水的800 m。  相似文献   
996.
黑河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的灰色Markov链预测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对黑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GM(1,1)模型和Markov链原理,提出了一个用于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变化趋势预测的灰色离散随机过程模型。结果表明,从1944年有观测记录以来的近60a时间里,以黑河干流为代表的黑河流域天然径流经历了几个长度不等的丰水段与枯水段,而目前正处于1996年开始第5个丰水段的下降段的最低点或自2000年开始的第6个枯水段的起始点。未来几年里,黑河流域天然水资源的变化总体上将呈现一种偏枯或平水偏枯的状态,但径流偏枯的幅度将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997.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杨涛 《岩土力学》2003,24(1):53-56
采用复合本构有限元和传统有限元两种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桩土模量比和置换率条件下复合地基、双层地基、人工均质地基下卧层沉降与天然地基相应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的无网格方法及其全自动布点技术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自然单元法采用无网格的思想全域构造插值函数,它的求解精度高,计算时间少,可准确地施加边界条件,兼具有无网格法和有限单元法的优点和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用于岩土及地下工程分析计算的数值方法。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自然单元法的基本理论,并针对岩土及地下工程问题特点,给出了一种无网格离散点的全自动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甘肃省张掖市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掖市土地荒漠化的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到1993年增加了一倍,1999年比1993年增加59265hm2;土地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土地荒漠化发生与发展的客观原因,但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为因素是导致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和加剧的最直接、最主要因素。对于客观原因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作用,人类在有限的发展过程中很难改变,人类能做的仅仅是在认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抑制土地荒漠化进程,恢复退化的自然植被。人为因素的作用体现在人口激增、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政府决策失误三个方面,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表现为超载过牧、过度垦荒、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历史时期渭河中下游平原水旱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IntroductionFor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urse, we know that the chang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ve interactive effe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cities. Internationally, there were some relevant researche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