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江西九江城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土壤轻烃找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华  龚敏  龚鹏  熊燃  赵波  曾键年  马振东 《地质通报》2010,29(7):1056-1061
在开展城门山矿区新一轮的深部外围找矿过程中,传统的化探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次工作在城门山矿区内蚀变矿化石英斑岩、矿区外围石英砂岩上方发育的土壤垂直剖面和1线、9线、J0线土壤测线中开展了系统的轻烃测量,尝试利用土壤轻烃异常示踪下伏的矿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除甲烷(C1)外,土壤轻烃(C2、C3、C4、C5)都能很好地示踪下伏的矿化信息,在花岗闪长斑岩(矿体)上方显示低值区,与土壤Hg气、磁化率高值形成镶嵌结构。通过对硫化物矿体上覆土壤的有机烃组分相关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可提出预测下伏矿体的评价指标,也有助于了解有机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赋存状态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截至2013年,现已被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取代。因此,要获得长时间序列且稳定的夜间灯光数据集,需要整合两类夜间灯光数据。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重采样的两类数据整合方法,对2013—2020年NPP-VIIRS数据进行模拟,最终建立了1992—2020年长时间序列校正—模拟DMSP-OLS夜光遥感数据集。结果表明,基于重采样的整合方法效果良好(城市区域Pearson相关系数ρ=0.9852,RMSE=3.4607),整合数据集与相关社会经济参考量高度契合(影像DN值总和与GDP的相关系数ρ=0.946,与人口的相关系数ρ=0.971,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R2≈0.98,RMSE<5.55),优于已有研究。因此,利用该方法整合后的数据集能更好地支撑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长时间序列研究。  相似文献   
73.
太原城市下垫面扩张对边界层特征影响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夜间灯光数据获取最新的城市地表分布,并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2013年8月14~16日太原区域的一次高温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城市下垫面扩张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模式中地表参数修正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太原主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小规模建筑群的扩张,有效改善了模式的预报性能,显著提高对近地面气温、地表温度的预报能力。城市下垫面的扩张,使城区夜间升温明显,热岛强度增强。与1992年的城市化状况相比,晴空天气条件下,2012年太原城区夜间气温上升5℃,热岛强度升高2~3℃。城市下垫面扩张,改变了地表能量分配关系,使得地表感热传输明显加强,潜热通量明显减弱,城市冠层作用下的储热能力增强。边界层内部湍流交换、水汽输送等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市地表水汽输送减弱,边界层水汽含量减少,2~4 km高度的水汽含量增加,湍流动能的影响高度增高,湍流混合加剧;14:00,城区边界层高度抬高了800 m,城市上空混合层加深,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7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and enhanced nitrogen supply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the green-tide macroalga, Ulva prolifera. Thalli of U. prolifera were grown in natural or NH 4 +-enriched seawater under two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for 7 days, and then the growth rate, pigment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the thalli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RGR) was markedly higher under the high light level than under the low light level. Enrichment with NH 4 + enhanced the RGR under high light intensity, but did not affect RGR under low light intensity. In low light conditions, NH 4 +-enrichment resulted in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maximal photosynthetic rate( P m) and the maximum carbon fixation rate( V max), but it did not affect the half saturation constant for carbon( K 0.5) or the ratio of V max to K 0.5, which reflects the carbon acquisition efficiency. In high light conditions, P m, K 0.5, and the dark respiration rate( R d) increased under NH 4 + enrichment, but V max and the V max / K 0.5 ratio decreased. Regardless of the light intensity, NH 4 +-enrichment did not affect the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α), which refl ects the ability of the alga to use light energy at low light levels. Under both low and high light intensities, the chlorophyll a(Chl a), chlorophyll b(Chl b), and carotenoids(Car) contents in thalli were higher in NH 4 +-enriched than in natural seawater, except that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Chl b content of thalli in NH 4 +-enriched seawater under low light intensity. Therefore, NH 4 + enrichment improved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U. prolifera under high light intensity, but not under low light intensity.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相似文献   
75.
养殖方式、光照强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养殖方式、光照强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方式实验中,哲罗鱼稚鱼体长、体质量均以室内静水组为最高,室内流水组其次,室外流水组最低。存活率以室内流水组为最高,室外流水组次之,室内静水组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养殖方式对哲罗鱼稚鱼终末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体长生长参数以及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光照实验中,哲罗鱼稚鱼的存活率、体长、体质量及特定生长率、体长生长参数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哲罗鱼稚鱼室内培育阶段,适当地增加部分光照有利于其存活、摄食与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哲罗鱼高效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使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多模式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道路、巷口或定时应用3种情况进行工作模式选择,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决定是否启动所设定的工作模式.巷口工作模式时,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道路上有汽车或行人通过时,将识别信号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交通灯开启;道路工作模式时,路灯处于开启状态,以保障行人畅行;定时模式时,通过DS1302定时模块,可以设定路灯的开关时间.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自动故障检测功能,功能全面,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赵应权  沈忠民  王鹏 《岩矿测试》2014,33(5):674-680
传统显微镜光源主要包括卤素灯光源、纯水过滤热射线光源、LED光源等,由于卤素灯光源含有大量760~1400 nm区段的红外线,纯水过滤热射线光源滤除红外线不彻底且水会导致透射光线的部分散射,LED光源在500 nm波长附近的光照强度不足、波形存在缺陷,容易灼伤样品或使成像质量受限,都难以满足需要采用大功率冷光源进行无损、高质量显微观察成像和测试的要求。本文在总结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方式、光源类型及各类光源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三棱镜-凸透镜组分频合成冷光源的新思路。该思路首先利用三棱镜将卤素灯光源光谱按频率顺序打开,然后选择可见光区域内的光谱,用凸透镜组校正可见光方向后,再由三棱镜将这些可见光合成不含热射线的冷光源。理论和砂岩荧光薄片实际测试效果表明,该方法既可完全排除热射线,从而使样品免遭受破坏,又保持了完整的可见光光谱,解决了大功率冷光源红外线生热和光谱存在缺陷的难题,这为采用大功率冷光源的光学显微镜投影高质量成像提供了新的方法及切实可行的依据。该套分频合成光源的装置主要配置为:玻璃材质的同规格的三棱镜与凸透镜各两个,卤素灯光源一个。结构简单,可在需使用大功率冷光源进行无损成像和测试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This paper gives the result of photographic photography of the central star AGK3-0° 695 of the planetary nebula NGC 2346 made from 1981 through 1987. From it we see that after the large-amplitude eclipses which had started at the end of 1981 had continued for several years, the amplitude began to decrease rapidly in 1986 to ˜1.1 mag from ˜4 mag in 1984. In 1987, only irregular fluctuations with amplitudes ˜0.4 mag were present in the light curve and not longer any clear periodicit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is carried out here.  相似文献   
79.
采用充氧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饵料和不同盐度、光照下蒙古裸腹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投喂小球藻、亚心形扁藻、等鞭金藻时蒙古裸腹的增殖率分别为 4 0 6 .6 %、377%、32 2 .2 % ,差异并不明显 ,而投喂酵母的增殖率达到 86 6 .7% ,效果显著 ;在 10~ 30的盐度范围内 ,盐度为 10时增殖最快 ,增殖率为 382 % ;自然光和遮光对蒙古裸腹的增殖率为 375 .2 %和 - 0 .6 8% ,差异显著 ,其生长和繁殖需一定的光照。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分析了南京大学太阳塔1991年10月24日用多波段光谱仪观测到的高时间分辨率(5s)的一个2N/X2.1级白光耀斑光谱.对耀斑谱线轮廓、连续发射强度、X射线和射电爆发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表明,该耀斑属Ⅰ类白光耀斑,具有如下特征:(1)在白光耀斑的脉冲相期间,各波段光谱线心强度、连续辐射、谱线半宽以及线翼红不对称性与硬X射线高能波段的爆发同时达到极大;(2)H_a谱线在连续发射极大时半宽达10A,且呈现强烈的线心反转,H_β和H_γ线心亦有反转;(3)所拍摄的5条谱线都有明显的红不对称性,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根据上述结果,本文用电子束轰击、色球蒸发和色球压缩区对该耀斑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动力学机制作了定性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