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尉  吴门新  庄立伟 《气象科技》2018,46(2):250-256
任意时段累年气候数据的统计是气象部门一项常规实时(准实时)业务,需要相应业务系统的支撑。为了提高该系列数据的统计检索效率,本文对获取该数据的统计流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优化后的原始数据逻辑分解流程,并以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为例,利用广东省8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65年,及231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10年逐日气象数据,进行了任意时段累年气候数据统计流程优化前后效率的对比。结果显示:基于优化前的流程,随着任意时段日期跨度的增长,数据统计效率逐步降低;而基于优化后的流程,无论任意时段起止日期的跨度大小,数据统计均可以保持很高的效率。本文将优化后的统计流程应用于广东省农业气象业务系统(AGROS)对应的功能模块,对提高系统效率、优化用户体验起到了很大作用,并进一步推动了该系统在广东全省的推广应用。对于全国各省区乃至国家级气象部门业务系统相关模块的开发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中国自然地理学中的气候变化研究前沿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候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气候变化和当代气候增暖的影响与适应研究是中国自然地理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2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这2个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别简述研究的意义、发展历程与主要科学问题;梳理总结中国过去气候变化重建与时空特征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变动特征,全球增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方面影响的区域差异,气候变化的综合风险区划等方面的前沿进展,特别是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学认识;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编制相关领域和学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I.ffistoricalRevicwChinais"an1oamaincoru1tryintheworld",l11orethantwo4hirdsofitstotalterritoryisoccupiedbylnotultains.Tlespecialgeologicalbackground,gcol11orpholOgicalcolnbinationandmonsoonclilnateprovidefavourableenvirOnlnel1talfaCtorsfortheoccurrenceand…  相似文献   
84.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previously misplaced species of an ant-like stone beetle from Spanish amber (Albian) is clarified. Specimens of Kachinus magnificus (originally placed as incertae sedis within Scydmaenitae) were re-examined and their characters were found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ype species of Kachinus from Myanmar amber. Consequently, Archeutheia gen. nov. is proposed to accommodate the Spanish species, resulting in Archeutheia magnifica comb. nov. Moreover, in a comprehensiv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rcheutheia was placed as a sister group to extant Eutheia, within the tribe Eutheiini of Cephenniitae. A specimen of an undetermined genus from Myanmar amber clearly belonging in Cephenniini is also recorded. Both taxa represent the first definite Cretaceous Cephenniitae, a supertribe whose recent members are distributed on all continents but are especially diverse in the Oriental and East Palaearctic regions. This finding demonstrates a diversification of two presently most species-rich tribes of Cephenniitae already in Early Cretaceous. Archeutheia is strikingly similar to the extant species of Eutheia and Veraphis, showing male dimorphic characters (modified protrochanters) and antennal cavities characteristic of Palaearctic Eutheiini. This fact suggests a long morphological stability in the supertribe. A previously proposed hypothesis of an early presence of the Cephenniita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s for the first time supported by the fossil record, and the palaeolocalities (western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demonstrate a wide distribution of Cephenniitae in the Cretaceous and an early split of its ancestral lineage.  相似文献   
85.
带横隔板圆柱绕流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尾迹区添加横隔板对圆柱绕流流场特性影响,把多步格式引入到特征线算子分裂有限元法中,建立了基于多步格式的特征线算子分裂有限元法:在每个时间步内将Navier-Stokes方程分裂成对流项和扩散项,对流项时间离散采用多步格式,在每一子时间步内沿特征线展开并显式求解。方腔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可降低对整体时间步长的要求又可提高计算精度。对比有无横隔板圆柱绕流流场和圆柱表面压力变化表明,横隔板可以有效地抑制绕流尾迹区涡旋脱落,提高圆柱背流面压力,减少圆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86.
根据我国丰富的地方史志资料分析,证实在我国频临东海,南海沿岸的历史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这与冬半年出现在我国北方沿岸的风暴潮不同。列出了历朝风暴潮按月的统计和重大历史风暴潮灾害表。对史志的记载进行了探讨,指出时间记载的可靠性,古地名的变迁:随同风暴潮记载的海象、气象、天象和物象的记述;以及由风暴潮引起的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87.
易芬  邓艳  洪涛  谢运球  吴松  柯静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21-2022062021
以石漠化问题突出区域——广西平果县太平镇耶圩火龙果种植园不同岩性背景(白云岩、碎屑岩)和不同种植年限(1、3、5a)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岩性背景和火龙果种植年限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白云岩区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碎屑岩区,而土壤有机碳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C/N、C/P和N/P)显著低于碎屑岩区;且白云岩和碎屑岩背景下的生态化学计量比(5.96、11.78、1.96和8.71、19.78、2.28)均远低于全国水平。②随着火龙果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C/P、N/P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有效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规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含量和C/N、C/P、N/P均增加,而土壤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③土壤C/N和C/P与有机碳、有效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水分、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土壤N/P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④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岩性背景和火龙果种植年限下土壤有效氮含量是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影响因子,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白云岩背景下火龙果的生长受到氮元素的影响更大,长期火龙果种植有利于碳、氮元素固存,土壤有效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8.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打通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作为地质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普通地质学》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地质思维等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面对新时代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教学理念从单纯的传授基础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开启《普通地质学》课程服务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门。充分利用“将今论古”思想和动力地质作用这两个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依托地质过程的复杂性和庞大的地质时空观等课程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大格局观和发展观,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9.
冯蕾  魏凤英 《高原气象》2008,27(3):491-499
使用青藏高原地区97个测站1961-2005年6~8月降水总量及同期NCEP/NCAR月平均 u, v风、比湿和300 hPa位势高度等再分析资料, 首先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得到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4种主要分布类型, 之后利用相关分析方法, 分析了与4种降水类型匹配的水汽输送以及相应的环流背景, 最后使用合成分析对高原异常旱涝年的水汽输送和环流形势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南部与北部降水异常呈现相反分布的特征, 其水汽输送和环流形势配置差异显著.如果孟加拉湾海区向北的水汽输送和东部海洋向西的水汽输送加强, 同时乌拉尔山阻高强盛, 东亚从低纬至高纬呈现 " - "位势高度环流形势时, 有利于西南水汽输送并与来自东部海洋的水汽形成辐合, 造成高原夏季降水偏多, 反之降水则偏少.  相似文献   
90.
江苏风能资源代表年选择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路屹雄  王元  李艳 《气象科学》2009,29(4):524-526
代表年法是风能资源计算中的重要方法,而对区域风能资源代表年的选取方法不一.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多站点的风能资源代表年选取的两种方法--"站点最大频数法"和"区域平均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种方法选取的江苏省风能代表年是一致的.本文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其它多站点区域的风能资源代表年的选取上,其中站点最大频数法简便易操作,适用于较少站点数条件下的代表年选取和业务性运用;区域平均法适用于稠密站点条件下的代表年选取;在样本足够大条件下,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风能利用的业务和研究需要,并具有足够的区域一致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