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地缘位势视角下中美俄与伊朗的地缘关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空间视角下权力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地缘位势模型,刻画“9·11”事件后中美俄在伊朗的地缘位势演化特征,结合国别研究尝试解读中美俄与伊朗的地缘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美国在伊朗的地缘位势在负向高位区间频繁波动,俄罗斯的位势在正向中位区间小幅波动,美国和俄罗斯的波动呈现“强-强”机制,中国的位势变化则与其较为剥离,呈“S”型曲线大幅增长。2)中美俄在伊朗的地缘位势是地理位置、地缘外交、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位置是基底要素,地缘外交是决定要素,地缘经济是驱动要素,地缘文化是协作要素。3)中伊的地缘战略空间互补性重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双边经贸依赖的加深提升着地缘关系的强度和密度;美伊的地缘关系偶有缓和但总体较差,呈现出的波动性是国内政治生态和国际政治环境下的双重应答;俄伊地缘关系紧密缘于传统地理空间邻近和地缘战略考量,两国间存在着由经济利益、政治选择、安全保障等各种因素构成的稳定却复杂的地缘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972.
国家间地缘政治经济关系正在驱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边境地区首当其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橡胶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中南半岛与域外国家40多个地缘经济合作机制的实施,引起了包括中国与老挝(以下称“中老”)-中国与越南(以下称“中越”)边境地区橡胶林扩展种植在内的显著土地利用变化。基于此,利用Landsat影像构建的橡胶林落叶-新叶萌生期内植被-水分指数(Re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RNVI)组合算法,获取中老-中越边境地区1990年代以来中老、中越地缘政治经济关键节点的橡胶林种植信息,进而揭示中老、中越地缘政治经济关系对其边境地区橡胶林扩展的影响及其国别差异。结果表明:(1)在“替代种植”与边境农林合作等地缘政治经济影响下,中老-中越边境地区橡胶林种植面积由1992年的995.5 km2增加至2018年的5537.7 km2,增长近4.6倍,且呈明显的沿边性和跨境性;(2)随着中老磨憨-磨丁口岸开通、中老北部九省合作机制构建等,1992—2018年,中老边境沿线30 km缓冲区内橡胶林种植面积从244.7 km...  相似文献   
973.
On the occasion of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is principal supra-national institution remains paramount to the project of planetary climate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Reflections on this anniversary should serve to recall the contestations through which this foundational institution was formed, and the delegate dynamics that continue to be reproduced in its wake. The contentious debates and political dynamics that afflicted th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tasked with crafting 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dissension in the periphery, remain as relevant today as they were three decades ago. Reprising these dynamics through detailed historical and archiv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cavates the negotiations of the 1992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which met in 5 sessions during 1991–1992. The aim is to identify key fault-lines and conflicts in the lead-up to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1992 Conven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whose epistemic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s came to be reflected in the final outcome and to show how the legacy of this process endures to date. I seek to render visible actors and proposals peripheralized in the formation of planetary climate governance to extrapolate normative boundaries and proffer heterodox lessons from the marg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