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73篇
  免费   14023篇
  国内免费   17469篇
测绘学   6979篇
大气科学   8716篇
地球物理   16050篇
地质学   48097篇
海洋学   8773篇
天文学   5305篇
综合类   5512篇
自然地理   12233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868篇
  2022年   2293篇
  2021年   2778篇
  2020年   2715篇
  2019年   3398篇
  2018年   2621篇
  2017年   3024篇
  2016年   3137篇
  2015年   3519篇
  2014年   4407篇
  2013年   4542篇
  2012年   4757篇
  2011年   5178篇
  2010年   4405篇
  2009年   5410篇
  2008年   5311篇
  2007年   5749篇
  2006年   5546篇
  2005年   5016篇
  2004年   4543篇
  2003年   4345篇
  2002年   3720篇
  2001年   3344篇
  2000年   3200篇
  1999年   2934篇
  1998年   2531篇
  1997年   2046篇
  1996年   1804篇
  1995年   1514篇
  1994年   1485篇
  1993年   1260篇
  1992年   975篇
  1991年   709篇
  1990年   597篇
  1989年   463篇
  1988年   359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49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48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9篇
  195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研究区内第四纪沉积物可分为两部分,下部地震反射结构复杂,斜层理发育,粒度较粗,为晚更新世产物;上部的地震反射结构简单,呈水平状或近水平状结构,粒度较细,为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992.
渤海、黄海、东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黄海、渤海、东海以及长江、黄河、辽河表层沉积物中的轻、重矿物进行了研究。分析资料表明,调查区内共有三种类型的矿物:陆源矿物、自生矿物和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型矿物。根据轻、重矿物组合的差异,可把调查区分成8个矿物区。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黄河与长江。黄河物质主要沉积在黄海、渤海;长江物质沉积在东海陆架区,而冲绳海槽则发现有海底火山喷发物质与浊流沉积。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引入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并尝试用于海洋资料处理。根据渤海及北黄海部分海洋站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试验。用SHARP—PC—1211袖珍计算机进行计算,并将资料处理的结果与传统的过程曲线法订正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样条函数拟合更好。作者认为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是可行的,在处理海洋资料时间序列中是有效的。在有温跃层的地方,如何应用,本文也给出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94.
长江口海水的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核对1980年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应用于中国近岸海水的可靠性,高精度的磁力浮沉子密度计在15—25℃,盐度5—35,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测量了长江口附近海水及其人工稀释海水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海水密度直接测量值系统地偏高于状态方程计算值,二者之间的偏差随水样盐度值降低而增大,且与海水[Ca~(2+))/s比值成明显正相关关系。经计算机拟合,导出了长江口附近海水及其稀释海水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为±3.9×10~(-3)kg/m~3。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 Zhang et Xia)和龙须菜(Gracilaria sjoes-tedtii Kylin)两个不同物种为材料,探索了果孢子的融合方法和条件。由成熟囊果的藻体经阴干刺激后,放散出大量果孢子。两个物种的果孢子在大小和颜色上都有差异。对这两个物种的果孢子用PEG—高Ca~(++)高pH法诱导融合,首次获得成功,融合细胞能再生成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提出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和硫酸盐的“扩散-平流-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间隙水受到硅酸盐溶解、吸附和沉淀不同体系的控制,因而间隙水中的硅酸盐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垂直分布,并从模式中得到了上述反应的反应常数,其中E柱硅溶解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为0.00l 42a~(-1)。首次发现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硅酸盐指数下降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从数学模式上进行了处理。本文还研完了由于有机质还原sO_4~(2-)而产生的硫酸盐指数下降垂直分布,提出其模式,结果表明,SO_4~(2-)还原最大速率发生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每年可达lmmo1/dm~3。  相似文献   
997.
黄、东海毗邻海域悬浮体与水团的对应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东海毗邻海域由陆架到深海的悬浮体进行了大量加密取样,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给出了悬浮体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确定它们与水团及其边界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从物源、动力和成因等解释了这种对应,提出了水团对悬浮体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黑潮次—中层混合爬升水及其混合水形成悬浮体含量最低值区,横亘在陆架与深海之间,形成阻隔含有大部分悬浮体的陆架中、下层水体向深海输送的洁净“水障”,台湾暖流北上的顶托也起类似作用,并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的各种因素及有关机制。  相似文献   
998.
Biokarst on Limestone Coasts, Morphogenesis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Biokarst-forms on limestone coasts are developed and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bionomic zon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biokarst is the result of bioerosion,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biological corrosion by endoliths and biological abrasion by grazers.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biogenic carbonate destruction leads to coastal destruction with a resulting highly profiled morphology on the limestone surfaces along the coastal profi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zonation of organisms develops which brings in turn a zonation of erosion rates (0.1-1.1 mm a-1) resulting in biokarst-forms such as rock holes, rock pools and notches.
Products of bioerosion on limestone coasts are dissolved carbonate (by biological corrosion, 10–30% of the decomposed limestone) and particulate carbonate (by biological abrasion, 70–90% of the decomposed limestone) both of which contribut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nearshore sedimentation. Size and shape of the bioerosional grai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boring pattern of the endoliths.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s (maximum within the fraction 20–63 μm) contribute 3–25 % to the nearshore sediments.
Drastic changes in the biological zonation (like the mass invasion of the sea urchin Paracentrotus lividus in the Northern Adriatic since 1972 which eliminated nearly the entire macrophyte zone) due to unknown factors or pollution can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bioerosion rates, altering them by as much as a factor of ten.  相似文献   
999.
人工养虾池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崔玉珩 《海洋科学》1994,18(2):64-65
为养殖对虾而修筑的大大小小的养虾池都是一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池内生态条件适于对虾正常要求的情况下,对虾可以在其中生存、生长。如果生态条件逐步恶化,非但影响对虾的正常生活、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全部对虾死亡。粗放式的养殖,其影响也相对小些,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潜在的危险较大,对养殖池的环境状况要特别注意。l人工养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1·1人工养殖池是一个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在池内除放养的对虾(有时混养贝类等)外自然存在的生物通常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食物链大体上是二个层次(对虾靠投饵喂养例外)。养虾池…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时空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的时空话系指出:在时间上,黄河三角洲潮滩系由不同时期河口滩发育而成,各段潮滩发育时间因素的差异在比较形态学上有清晰反映,在空间上,并存着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上的四种类型(阶段)。由此构成了黄河三角洲前沿所特有的湖滩形态时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