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49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9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Hydroclathrus clathratus (C. Agardh) Howe (Phacophyta: Punctariales) is recorded from two harbours on the Northland east coast, North Island, New Zealand. The possibility of its being a recently introduced speci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42.
The basic acoustic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 and the absolute biomass density are commonly known. However, the detailed techniques for minimising errors in fitting the calibrated parameters of an echo sounding system in these computations are still not adequately examined and discussed.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computing techniques involved in the absolute biomass estimation: (i) the fitting of the calibrated time varied gain (TVG) curve, the selection of its operating interval, and the correction of its response; (ii)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limitation of the signal bandwidth; (iii) the computation of the equivalent beam width of a transducer using its calibrated beam patterns; and (iv) the accuracy in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volume backscattering to the absolute fish density using individual fish target strength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943.
天津市面向震害快速评估的房屋和人口空间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的大比例尺房屋空间数据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模拟了天津市房屋和人口空间分布,产出1km格网的房屋数据和分时段人口公里格网数据。经检验,模拟的房屋和人口数据达到了较高精度,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行政单元内部的房屋和人口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应用到设定地震震害评估中,与基于平均密度法的评估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公里格网评估的结果更为合理,减少了由于房屋和人口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误差,能够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44.
人口分布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如何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获得较为符合实际的人口分布数据是业界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依照人口分布的规律,以人口统计数据、高程、海岸线、城市中心、河流和行政区划为影响因子,通过距离计算、重分类、加权计算等方法,建立了加权人口密度连续分布模拟模型,并进行了改进。基于2011年的福建省县级人口统计数据,本文在ArcGIS平台上模拟了该省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各县人口总数误差与平均人口误差在40%以下的百分比分别为89%与84%,突出了福建省在城市中心、沿海、沿江,以及平原地区的人口聚集规律;各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数据集中,相对独立;县与县之间的区分边界数据又相互联系,变化连续,符合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该模型相比于其他的人口模型易于理解,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各省的人口密度分布模拟,能有效地解决人口数据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5.
周春山  边艳 《地理科学》2014,34(9):1085-1092
基于第三、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利用数学模型对1982~2010年广州市近30 a来的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规律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 近30 a来广州市人口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分布总体上趋于分散,人口变化趋于缓和,尤其是近10 a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缓慢降低,近郊区人口密度较快增长,远郊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加的特征更加明显;② 人口空间分布由“峰值单中心+外围小中心”结构演变为“扁平化多中心+外围小中心”;③ 广州市人口发展已进入成熟晚期阶段向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但中心城区人口缺口尚未出现;④ 广州市人口郊区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以来郊区化明显加快,属于市中心发展型郊区化。  相似文献   
946.
以长白山北坡林线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岳桦(Betula ermanii)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树轮技术分析,采用趋势线模型拟和、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从各种参数分析长白落叶松和岳桦径向树高生长的对比关系并揭示2个种群动态对环境适应性的对比差异。结果显示:垫状生长形的长白落叶松海拔最高(均值:2 017 m),其次为旗形树(2 005 m),正常形态的海拔最低(1 992 m),所在生境差异显著(p < 0.05)。正常形态的长白落叶松生长速度大于岳桦(树高方程斜率:长白落叶松0.750 9>岳桦0.253 6),随着旗形树的出现,速度相似(斜率:长白落叶松0.375 4>岳桦0.253 6),变成垫状后,岳桦占优。长白落叶松受到压制种群扩张速度不如岳桦,长白山林线上侵表现为以岳桦种群为主力,长白落叶松仍是岳桦主要的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947.
为分析长期沙尘暴露对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本文选择沙尘天气多发的甘肃省民勤县和受沙尘污染较轻的平凉市为调查点,采用SPIROVIT SP-1型肺功能仪,对在调查点长期居住、无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的40岁以上728名农民进行肺功能测定,测定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1秒率(FEVl/FVC),肺通气功能损伤类型分为阻塞性(FEVl/FVC<70%)、限制性(FVC%<80%)及混合性(FEVl/FVC<70%且FVC%<80%)3类。结果显示,与平凉市比较,非吸烟者中,民勤县农民FEV1%、FEV1/FVC分别降低4.3%、6.6%;肺通气功能异常、阻塞性及混合性肺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增加9.5%、9.2%及3.2%,其RR(95%CI)分别为1.540(1.106~2.144)、1.955(1.242~3.076)及8.677(1.128~66.734);50~59岁农民阻塞性肺功能损伤发生率、60岁以上者肺通气功能异常、阻塞性及混合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发生率均增加;男性农民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女性农民阻塞性及混合性肺功能损伤发生率均增加。这表明,长期沙尘暴露可导致人群肺功能降低,以阻塞性肺功能损伤为主,50岁以上人群是主要受害者。建议沙尘天气多发区人群应尽量减少沙尘暴露机会,并加强沙尘防护措施,以降低沙尘对暴露人群肺通气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48.
韩国农业和渔业遗产系统的保护与管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和渔业社区,除食物生产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其生物多样性及历史、文化功能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一直以来,农业遗产系统及韩国重要农业遗产系统的发展都是大韩国民国中央政府的关键目标。在农业遗产系统发展的大前提下,一旦遗产受到损坏,假定其恢复及技术转让变得不可能,则需要开展针对其保护管理的详细研究。作者分析了几个由地方政府上报的韩国重要农业遗产系统实践案例,主要目标是确认每个案例的独特性,同时考量遗产性质、遗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当前保护措施。作者发现,最常见的威胁是,由于农业环境的变化,维护遗产的种群在减少。相应地,每处遗产地都把大力发展当地旅游活动作为解决措施,但当前围绕旅游业制定的管理计划可能导致遗产地受到进一步的损害。作者根据分析,提出未来规划三大重要方面:加深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要有足够的空间来维护遗产的特性;要有新的产业计划以维持生产活动。这些建议将确保遗产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通过生物多样性来确保农业和渔业社区获得有益养护。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多源信息的人口分布格网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网化人口分布数据比行政单元人口密度数据更易直观表达人口的真实分布状况。本文面向人口格网化管理的区域发展需求,以延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增强居民地空间分布及其内部结构信息的理念,利用乡镇界线和乡镇级人口统计数据为输入控制单元,以土地利用数据、居民点信息、DEM、夜晚灯光数据等多源信息为指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建模方法获得了延安市2010年100 m格网人口分布数据。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人口格网化建模方法最终模型选用变量数少,决定系数(R2)达到0.872。最终模型在用于验证的24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的估计人口数与统计值误差绝对值小于10%。分析认为,该建模策略结果可信,多源的人口分布指示信息在人口格网化方法上明显优于单独的土地利用数据方法。本文获得的100 m格网延安市人口数据格网化结果,显著增强了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对于县市一级的人口数据格网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基于人口分布空间特征的市民化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东升  陈雯  李平星 《地理研究》2015,34(9):1733-1743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导致中国人口分布格局发生剧烈变动,成为人文地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支撑,采用人口总量指标研究中国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二者比例关系的分布特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分布整体依然呈现“东多西少”格局,且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的分布主要表现为沿交通线、经济带集聚的格局,且常住人口分布的经济指向性更强;人口迁移格局较为清晰,东部沿海地区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区,而中部地区多为人口外流区;人口迁移导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热点区域存在较大差异,但热点区域集中在泛珠三角区域及长三角核心区。基于人均GDP及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值,将研究单元分为四类,对各个类型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比值、市民化压力、发展状况及三者关系进行探讨,为后续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