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江苏省为例,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划分为低密度块状、低密度点状、高密度点状、高密度条带状4种类型,指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空心化、设施缺乏与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空间发展中的问题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及政策制度密切相关,可以根据不同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类型采取设施集中型、聚落整合型、资源整合型、综合整治型等不同的调整思路,实现农村空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以胶东半岛龙口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83年地形图、Landsat 1992.6和2002.6两个时期的TM影像,首先分析了该区域城镇聚落的影像特征,研究了城镇聚落及其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并探讨了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然后分析并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和形状特征的简单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域城镇聚落信息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胶东半岛龙口市近20年来,城镇聚落动态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创造更好、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选择城市的生活方便性、健康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度和出行方便性等为指标,在问卷调查量化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从行政区和不同功能片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空间评价,以期为大连城市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以位于市区政治经济商业中心的区域得分最高,西、北部市郊结合部排名最后,部分远郊区宜居性虽然较好,但各指标分值差异却很大。总体而言,大连城市宜居性在空间格局上体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降低、差异程度变大的特性,该空间特征分析结论与行政区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4.
北京城市住宅土地市场空间异质性模拟与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土地制度转型和空间重构背景下,价格信号在土地区位配置及空间结构塑造方面发挥出有效性。基于北京市2004-2009 年居住用地出让地块微观数据,利用空间扩展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特征价格模型对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进行了有效检验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 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重点小学、轨道交通和公园等设施便利性因素在不同区域对地价的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② 相比于特征价格模型和空间扩展模型,GWR模型能够有效刻画土地市场空间异质性的离散性、突变性和跳跃性,因而其对居住用地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刻画和居住用地价格的预测最为准确。③ 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表明居住用地子市场存在的可能性,利用GWR模型对地价影响因素的估计可以为土地子市场的划分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85.
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用地扩展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王介勇  刘彦随  陈玉福 《地理研究》2010,29(10):1833-1840
以地处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伦镇赵庄村为典型案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结合村庄逐户调查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分类与制图,定量研究典型村庄用地格局特征、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赵庄村土地利用呈"耕地—作业空间—居住空间"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008年村庄用地规模比1967年增加了1.26倍,主要表现为宅基地的扩展和打谷场用地增长,1985~1990年村庄用地扩展速度最快,村庄用地在空间上向西和向南方向扩展显著。村庄用地扩展主要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突变式非地扩展和填充式补充扩展三个阶段。农户居住需求增长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是村庄用地扩展的内生动力,村庄内部条件与外围环境的巨大反差是村庄用地向外扩展的外部环境动力,农户收入增长为村庄用地扩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村庄土地规划缺失与管理缺位使村庄用地扩展失去约束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扩展。最后,针对村庄用地扩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城市化视角下北京农村居住用地非正规市场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冉  黄大志  刘盛和 《地理研究》2010,29(8):1355-1368
针对北京快速城市化影响下的农村居住用地大量非法流转、亟待规范管理等现状特点,选择海淀区肖家河城中村和通州区张家湾镇小产权房分别作为非正规住房租赁市场和非正规土地交易市场,开展微观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农村居住用地非正规市场形成与发育的制度根源,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低价住房供应严重不足为其宏观背景,农民对现行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的日益不满和主动争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强烈意愿是其内在原因。非正规市场采用"低成本-低地租-高利润"的微观运作机理,市场参与个体(农民与消费者)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但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对于城市与社区,非正规市场则会带来较严重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7.
Part of a broader trend towards all-inclusive master planned developments, gated residential estates are an intensely private form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with a degree of securitisation. Gated residential estates have been the topic of intense debate in urban planning and policy circles and the target of fierce criticism for potential exclusionary outcomes as fearful residents lock themselves away from the ills of wider urban society. Crime, a fear of crime and the need for security dominate discuss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gate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 without much empirical validation. This paper poses two key research questions: does fear of crime and need for increased security drive residents towards gated estates; and what are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security, gates and crime once residing within a gated estate? Based on in-depth research in Macquarie Links (one of Sydney's largest gated estates) this paper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lived dimensions of gated estat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ttractions and realities of security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ontrol over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placed by the residents on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nature of their neighbourhood an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any ‘unwanted’ activities or groups.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study, residing in a secure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 is less about the role and place of physical security and security services, and more to do with protection afforded by the priv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neighbourhood.  相似文献   
88.
中小城市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异——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5年开封市居民家庭生活用能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标准差椭圆(SDE)方法,探索城市居住区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存在以热点区为主的空间正相关特性,碳排放高值集聚发生在城市新建开发区和建成区向外扩张较快区域,以2000年以后新建高档商品房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家属院为主,低值集聚区则发生在建成时间长、后续开发力度小的区域,以老商品房小区和胡同社区为主;② 开封市家庭电力消耗碳排放占生活用能总碳排放的67%,但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格局由供暖碳排放决定,且人均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又由集中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决定,故降低集中供暖能耗、缩小居民供暖用能差异成为居民生活用能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③ 家庭经济状况、集中供暖设施分布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是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9.
甘霖  冯长春  王乾 《地理研究》2016,35(10):1831-1845
城市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仅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相互之间也存在动态关系。研究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传统方法,如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无法刻画房价与地价之间多维的网络状关系,相比之下,结构方程模型能同时处理多个内生潜变量,且不受观测指标共线性的影响,为刻画地价与房价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工具。从住房与土地市场的供需传导机制出发,推导出房价与地价的结构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运用2003-2013年居住用地价格和2014年在售楼盘价格,与北京市GIS电子地图相匹配,提取商服中心可达性、公共交通可达性、道路可达性、商服繁华度、设施便利性等解释变量,构建地价与房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国外以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以智利、墨西哥等南美多地震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伊朗等亚洲多地震但经济欠发达国家为代表的3种模式的农村地区防震安保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分析对比,以期对我国农村地区地震安保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