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39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与交通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测试,从主干道与非主干道磁化率的对比、十字路口与非十字路口磁化率的比较以及磁化率与路网密度相关分析三个方面,定量研究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及其与交通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灰尘样品磁化率(χlf)变幅为127.57×10-8~853.91×10-8 m3 · kg-1,平均值为322.55×10-8 m3 · kg-1,高于本地土壤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变幅为0.67%~3.99%,平均值为1.61%;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主干道灰尘的磁化率大于非主干道,十字路口灰尘磁化率大于非十字路口;灰尘磁化率和路网密度呈正相关,金华市街道灰尘磁化率可以指示交通污染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42.
中国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评价与演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成金  王伟  张梦天  程佳佳 《地理学报》2014,69(10):1496-1509
现代交通方式产生之前,传统道路设施及道路运输是主要交通方式,成为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本文力图探究道路设施网络的长期演化规律。为此,本文以具有国家意义的“国道”为研究对象,以商周以来3500年为时间尺度,设计了道路网发育指标和可达性—最短距离模型;刻画了中国道路网的拓展和演化过程,总结各时期的发展特征、空间格局及模式,揭示演变规律;评价了道路网的结构特征、成熟水平与连通性,分析各时期的可达性格局及演变,识别可达性优势与劣势区域;考察了道路网演变与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中国道路网遵循了“内陆扩张”模式尤其从内陆向边疆拓展,可达性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中心圈层格局,并同国防建设和国家集权、邮驿系统、贸易运输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43.
一种从SAR图像中提取城市道路网络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志强  鲍光淑 《测绘学报》2004,33(3):264-268
提出一种从高分辨率SAR图像中提取城市道路网络的算法.在高分辨率SAR图像中,道路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一细长的且宽度基本恒定不变的均匀区域.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高分辨率SAR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将道路类像素从原始图像中分离出来.为突出道路形状特征,减少冗余信息,对聚类结果进行细化,同时利用跟踪算子消除短线段;以提取道路中心线二值图的像素值作为图像能量,应用Snakes模型检测道路网络.通过实际SAR图像验证,该算法可以准确提取复杂的城市道路网络.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形态分割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基于灰度形态学,提出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道路网络的方法.首先利用灰度形态特征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进而得到基本的道路网络轮廓.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段特征匹配方法提取道路网络.提出的方法能适应于从道路和背景区别不很清楚的遥感图像中提取道路.实验结果也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网络.  相似文献   
145.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工作区深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路面不平整实测资料,获得了汽车动荷载的计算模型和参数,并利用此荷载模式来分析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考虑到公路结构的三维分层性状,利用Fourier变换技术和求解层状结构的精确刚度矩阵法,研究了公路结构在移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为了方便工程应用,利用Odemark厚度和模量的当量转换公式,将公路结构简化为由路面、路基及地基组成的3层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路基动应力的衰减规律,同时重点研究了汽车轴载大小、当量路面厚度及路基模量对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影响,最后建议了路基工作区深度的定量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长436 km,是沙漠公路沿线一条重要的绿色长廊,沙漠公路防护林带以滴灌为主,灌溉水源就地开采沙漠公路沿线的地下咸水(3.26~26.65 g·L-1),建有110眼灌溉机井,设计滴头流量为3.6 L·h-1,每次灌水时间6 h。针对沙漠公路防护林滴灌的灌水效率,开展了滴灌与根灌的对比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水量转化成有效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不到50%,滴灌存在地表土壤水分蒸发损失、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沙漠公路防护林提高灌水效率、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流沙区最长的公路,公路两侧防沙治沙工程体系是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以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垄区的公路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形测量、防护工程调查以及风沙数据观测,分析沙垄不同地貌部位防护林带内气流特征,揭示防护林带内风场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地貌部位防护林带的防护效果。主要结论是:①垂直于公路的防护林带断面风场存在3个区(防护林带前部风速迅速降低区、防护林带中部风速低值区、防护林带工程后部风速恢复区),气流穿过公路路面时风速呈增大趋势,利于公路防护;②现有防护林带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相对于防护林带上风向流沙区的风速,防护林带中部风速降低幅度在80%以上,多数断面在林带前缘10H后(H为植株平均高度)风速降低至最小;③沙垄不同地貌部位的工程防护效益存在显著差异,迎风坡底部防护效果最好,迎风坡中部防护最差。其研究结果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沙治沙工程体系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滴灌沙枣防护林地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新风  王炜  张涛  白元  徐海量 《中国沙漠》2012,32(3):763-770
为了研究不同滴灌措施对极端干旱区防护林土壤盐分的淋洗作用,以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防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塔里木河下游喀拉米吉绿洲沙枣防护林开展了灌溉与不灌溉、不同滴头距离、不同滴灌年限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①不灌溉林地土壤盐分含量与流动沙丘相似,流动沙丘土壤盐分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大于不灌溉林地。滴灌林地土壤含盐量低于不灌溉林地。②1.5 m滴头距离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压盐碱效果显著(P<0.01)。1.5 m与3 m滴头距离处理在50 cm土体中含盐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者比流动沙丘低30.5%~32.7%、后者比流动沙丘高17.1%~13.3%。与3 m滴头距离处理相比,1.5 m滴头距离处理产生水盐运移的“互作”影响,盐峰下移。③滴灌后的第1、2、3年,林地的土壤盐分分别下降至30 cm、50 cm和70 cm以下,基本对沙枣根系生长没有影响。随着滴灌次数增加,根系生物量逐渐增大,根系附近土壤盐分逐渐减少。滴灌能使防护林的根系分布上移,大部分在10~65 cm土层内,土层越深,林木的根系越少。④灌水季节末期,不同林龄的防护林在120 cm土体的含盐量表现为:1 a林>2 a林>6 a林,说明滴灌对林龄大的防护林淋洗效果更为明显;非灌溉季节里,防护林的林龄越大,其土壤盐分表聚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9.
道路交通节能减排途径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菠阳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13,32(4):767-775
交通运输行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耗行业,也是实现低碳生活发展路径的重点行业。基于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量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降低机动车单耗、控制排放物标准等四种挖潜减排途径,并利用排放量估算和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道路交通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按照高中低度三种减排情景发展,测算出2015年及2020年减排量,为实现至2020年我国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提供科学基础。研究认为:2010-2020年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高速发展阶段,要满足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我国需要实施更严格的产业和环境政策,若强化低碳情景模式,则2015年、2020年的碳排减少量分别约为2183万t、7148万t,达到我国道路交通部门的最大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50.
黄蓉  王辉  王蕙  南耀明  赵赫然  段雅楠 《中国沙漠》2013,33(6):1782-1788
为探讨华家岭低效防护林带改造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华家岭地区选取生长不良的低效杨树纯林和改造后的云杉纯林、云杉×杨树、云杉×油松、云杉×落叶松混交林5种典型林带类型,对其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的平均容重、平均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通气度与杨树纯林的差异显著(p<0.05),经过低效林改造后的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较杨树纯林的土壤容重有所下降,孔隙度和通气性有所提高\.(2)除速效P外,各林型的土壤速效N、速效K、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P、K和全量N、P、K养分均高于杨树纯林,pH值低于杨树纯林\.(3)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有机质含量和全N含量与容重和总孔隙度的相关性较杨树纯林的好,云杉纯林及其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能的改良作用优于杨树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