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层状岩体的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层状结构岩体,从建立一个标量出发,推导出二维平面应变状态下,Cosserat介质理论中第二剪切模量Gc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Gc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阐述了动力离散元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并将其用于一个受高烈度地震威胁的滑节理岩体边坡的动力响应分析与动力稳定性评价, 阐明了滑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3.
岩体工程可靠性分析的响应面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体工程等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 得到极限状态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响应面方法结合数值试验对其进行拟合, 求系统的可靠度, 并应用于某地下岩体空间围岩稳定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74.
张玉军  刘谊平 《岩土力学》2002,23(3):278-283
建立了一种正交各向异性岩体的粘弹-粘塑性模型,推导和描述了相应的数值计算表达式和有限元分析的步骤,并使用所编制的三维有限元程序,以在层状岩体(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地下洞室开挖为算例,考察了围岩的流变动态,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5.
西南某坝区右岸由海西期花岗岩组成。除断裂构造发育外,右岸岩体蚀变类型多,分布广,风化和卸荷强烈,深度大。上述现象组合在一起,使右岸岩体极为复杂。实地调查表明,这一复杂岩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右岸丫口后山穹隆新生代以来曾经经历过较强烈隆升导致放射状和环状张裂隙发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对岩体加固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裂隙岩体的透水性各向异性和透水率大小的随机性,决定着渗控 (加固 )工程钻孔方位、倾角的多样性。它说明渗控工程设计中把裂隙岩体透水性假定成各向同性是不合实际的。应根据岩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寻找出裂隙隙宽、透水性和透水率相对较大的方位和倾角作为渗控工程钻孔的矢量。  相似文献   
77.
在对一般性的岩体风化程度划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选用了针对嵌岩桩的且容易获得的量化指标,建立了量化表达式,给出了风化程度量化分带的数量限值。  相似文献   
78.
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断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两个概念,提出了水文地质结构及其分类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水库地震案例解析,阐述了水文地质结构对诱发地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基于水文地质结构进行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思路。对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裂隙岩体加索支护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强勇  李术才  陈卫忠 《岩土力学》2004,25(9):1465-1468
根据预应力锚索与裂隙岩体的联合作用机理,在深入研究了裂隙岩体的损伤断裂变形特性以及锚索的空问锚固效应后,建立了一种加索支护模型模拟锚索对裂隙岩体的加固效果。将建立的力学模型用于指导一岩体边坡工程的支护设计与施工,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0.
软岩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兴松  周德培 《山地学报》2005,23(4):447-452
目前已提出了多种预应力错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例如按Winkler弹怀地基梁的方法、错索与桩的协调变形的方法等.由于软弱岩体的变形特征,结构与岩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较为复杂,这些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软岩高边坡工程,需要加以分析改进.应该分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施工顺序、实际受力条件、锚索预应力的主要控制因素等,分阶段进行计算,这样得出的计算结果才有可能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充分吸取现有计算方法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得出了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