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2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387篇
测绘学   62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86篇
地质学   1309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6篇
自然地理   14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不动产登记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了当前不动产调查的现状及难点,重点比较了当前几种不动产调查技术路线的优劣,提出了农村不动产调查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贵州省水城县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采用的几种完善的技术流程、创新性的技术方法,解决了农村不动产调查中的大量难点。  相似文献   
92.
简要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量中的塔尖交会技术,生成平差文件的方法,以及平差计算的理论模型,最后给出了平差实例,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真实、准确的土地所有权数据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某村为试点,介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探讨了权属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在桥墩一侧施工、堆载等,会造成桥墩发生偏移,影响线路的平顺性,严重威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需对其进行纠偏整治。本文以某城际高铁K19段高架桥桥墩的偏移整治工程为例,在整治期间,对线上监测点和轨道线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直至达到纠偏目标。监测结果表明了监测方案的有效性、正确性,能够对施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且能够为纠偏是否达到目标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可为类似高速铁路的纠偏整治及线上监测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付仲良  翁宝凤  胡玉龙 《测绘学报》2016,45(9):1115-1121
针对当前常用示意性地图生成方法中往往存在简化程度不够、未考虑长度信息以及时间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stroke构造、移位一体化的道路网示意化方法。该方法在对道路网进行stroke划分构造的同时,直接对其进行渐进式的移位示意化及拓扑检查。同时本文还提出利用相似分形维数来定量比较并验证不同示意化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本算法在考虑原始线形的基础上,示意化过程简单,时间效率较高,减少了拓扑冲突问题,保证了拓扑一致性及路网的均衡分布,具有较好的清晰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96.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型交叉性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该文对我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为适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已有28所高校开设了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此专业主要设置在理工类普通高等院校,并以测绘科学背景院校为主。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培养目标各具特色,课程体系与结构设置差异较大。为深化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在专业的地区分布、设置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7.
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模型构建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度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Agisoft PhotoScan的非量测相机影像三维模型构建及精度检验方法。在对非量测数码相机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数据定向、点云提取、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及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根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缩短建模时间并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98.
张建坤  陈昌彦  陈浩 《测绘科学》2016,41(8):156-160
针对盾构施工参数变化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的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了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关系模型。以北京市某地铁盾构区间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变形的关联度和相关性,得到不同参数对沉降变形贡献值的大小;之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主要影响参数与地表变形的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利用该模型得到的沉降量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
以济宁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论述了区域内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条件、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建设重点和保护恢复的主要措施,针对济宁市河流、库塘(塌陷地)、湖泊为主体的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特点,提出相关的景观建设要点和植物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00.
Decreasing population density is a current trend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auses a l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However, besides the desirable effect on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es of semi-natural forest ecosystems,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echniques can also lead to detrimental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land use pattern changes in a micro-region (in North-Eastern Hungary) between 1952 and 2005, based on vectorised land use data from archive aerial photos. We also evaluated 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isons using GIS methods, fuzzy sets and landscape metrics. We found that both GIS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ndscape metrics resulted in more or less the same findings. Differences were not as relevant as was expected considering 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the past 60 years in Hungary. The change in the annual rate of forest recovery was 0.12%; settlements extended their area by an annual rate of 3.04%, while grasslands and arable lands had a net loss in their area within the studied period (0.60% and 0.89%, respectively). The kappa index showed a smaller similarity (~60%) between these dates but the fuzzy kappa and the aggregation index,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spatial and thematic errors, gave a more reliable result (~70–80% similarity). Landscape metrics on patch and class level ensured the possibility of a detailed analysis. We arrived at a similar outcome but were able to verify all the calculations through statistical tests. With this approach we were able to reveal significant (p < 0.05) changes; however, effect sizes did not show large magnitudes. Comparing the methods of revealing landscape change, the approach of landscape metrics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 as it was independent of spatial errors and ensuring a multiple way of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