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362篇
海洋学   84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8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Geochemical analyses and geobarometric determinations have been combined to create a depth vs.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database for the Sierra Nevada batholith, California. This database shows that mean heat production values first increase, the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depth. Heat production is 2 μW/m3 within the 3-km-thick volcanic pile at the top of the batholith, below which it increases to an average value of 3.5 μW/m3 at 5.5 km depth, then decreases to 0.5–1 μW/m3 at 15 km depth and remains at these values through the entire crust below 15 km. Below the crust, from depths of 40–125 km, the batholith's root and mantle wedge that coevolved beneath the batholith appears to have an average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rate of 0.14 μW/m3. This is higher than the rates from most published xenolith studies, but reasonable given the presence of crustal components in the arc root assemblages. The pattern of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interpreted from the depth vs. heat production database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downward-decreasing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predicted from modeling of surface heat flow data. The interpreted distribution predicts a reasonable range of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shows that essentially all of the present day surface heat flow from the Sierra Nevada could be generated within the 35 km thick crust. This requires a very low heat flux from the mantl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model of cessation of Sierran magmatism during Laramide flat-slab subduction, followed by conductive cooling of the upper mantle for 70 m.y. The heat production variation with depth is principally due to large variations in uranium and thorium concentration; potassium is less variable in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Sierran crust, and produces relatively little of the heat in high heat production rocks. Because silica content is relatively constant through the upper 30 km of the Sierran batholith, while U, Th, and K concentrations are highly variable,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does not vary directly with silica content.  相似文献   
102.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mes as part of a research program dealing with the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rock salt. It aims to study laboratory and in-situ long-term behaviour by means of creep tests with deviator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laboratory results, using a triaxial multi-stages creep tests, highlighted the strain hardening character of rock salt. Furthermore, the in-situ results, using a borehole dilatometer multi-step creep test, have shown that the drilling is carried out in a weakly stressed pilla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boratory results, using the J.LEMAITRE law, did not indicate full agreement with all the test results. As a result a ‘double’ J.LEMAITRE model,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a double strain hardening variable, has been put forward. The validation of this model on the laboratory creep tests is very satisfactory.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energy seems satisfactory to repres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The in-situ behaviour modelling is clearly more complex than the modelization based on laboratory tests. In fact, it seems that if the rock salt behaviour is maintained by J.LEMAITRE law, it is necessary to vary with the stress, at least, one of the parameters assumed constant in the basic law.  相似文献   
103.
张钦文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5):14-16,37
通过对漳平市吾祠煤矿区的煤层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复杂构造条件下的矿井生产布局,主要是煤矿区段水平划分、煤炭采区的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有关地质硐探等问题,对矿山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图像平滑算法比较研究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图像平滑作为去除图像中含有噪声的图像增强处理技术,是各种与图像有关软件中必不可少的功能模块。文中在分析噪声模型的基础上,对均值平滑、中值平滑、边缘保持平滑等技术从图像处理空间域中的算法原理、实现方法及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针对图像中含有的不同噪声模型,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了值得从事图像处理研究者参考的结论。这将有助于提高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随着核探测与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复杂γ谱的获取、解析达到了在线测量的要求,从而使在线PGNAA(中子活化瞬发γ射线分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可对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物料进行在线测量,其分析精度、可靠性等皆能满足在线元素含量分析的需要,因而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里介绍了基于PGNAA技术的在线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发展,并概述了它在水泥、煤炭等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6.
地球内部放射性产热元素U、Th及K(HPE)含量如何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固体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限定地壳的热和流变学结构、地球化学、岩石和构造模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对HPE深部分布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大型花岗岩岩基的研究及对地表热流值和产热率之间关系的模拟,对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HPE随深度的分布缺乏认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实施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届时将提供超过5km的岩心,为确定苏鲁超高压带的HPE结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对CCSD的100~2000m岩心的732块样品详细的放射性产热元素含量的测试及现今产热率计算的初步结果表明:(1)花岗质片麻岩具有最高的产热率,平均为1665×10-11W/kg;(2)副片麻岩(变沉积岩)具有中等的产热率,为994×10-11W/kg;(3)金红石榴辉岩及石榴石橄榄岩具有最低的产热率,为17×10-11~20×10-11W/kg;(4)放射性产热元素的浓度及相应的产热率随岩性的变化而变化,呈现阶梯状的分布特征。产热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表明CCSD主孔中的HPE三明治结构。该结构可能代表着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的典型HPE结构,比大型花岗岩岩基的HPE结构更复杂,与传统的HPE指数衰减分布模式不吻合。CCSD主孔中所揭示的三明治式HPE结构是大陆被动陆缘中的基性及超基性岩、沉积岩及花岗岩在深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岩石圈热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热量在壳幔的配分比例、温度以及热导率和生热率等热学参数在岩石圈中的分布特征。岩石圈的热结构直接影响着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流变学性质,同时还控制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速度,从而制约着岩石圈的发展和演化。本文在前人CCSD主孔岩石主、微量元素研究基础上,利用Rybach生热率公式计算了钻孔岩石的放射性生热率,并结合岩石热导率的测定研究了CCSD主孔100-2000m岩石的热结构和主孔榴辉岩在不同退变质程度下生热率、热导率的变化:钻孔中岩石的平均生热率为0.95μWm-3,平均热导率为2.96mWm-1K-1。,其中片麻岩生热率高迭1.01-1.7μWm-3,热导率为2.76-2.96mWm-1K-1;基性超基性岩石生热率最低(<0.21μWm-3),热导率则高达3.20mWm-1K-1以上;新鲜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居中,分剐为0.16-0.44μWm-3和3.31-3.85mWm-1K-1。钻孔中榴辉岩生热率、热导率变化主要受岩性控制:从新鲜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热导率总体上降低,但从强退变榴辉岩到完全退变榴辉岩,岩石热导率升高;而在此过程中岩石生热率总体上升高,仅当从中等退变质榴辉岩退变为强退变质榴辉岩时,岩石生热率出现降低趋势。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预测CCSD主孔5000m深度处温度为139℃,温度范围为131-151℃。根据区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对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上地壳底部温度为256℃,中地壳底部温度为492℃,Moho面温度为683℃,岩石圈底部温度为1185℃,来自地幔的热流为44.1mWm-2,对地表热流的贡献率为58%。研究结果表明,由岩石物理方法获得的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地温曲线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推断的中国东部地温曲线十分吻合,本文从实验岩石物理学角度为CCSD主孔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108.
内陆盆地的盐分布与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系统分析水文、土壤、灌溉、水盐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水盐运移理论和水盐平衡原理,通过对盆地、流域、灌区、农田和土壤剖面等不同层次盐分分布与盐平衡分析计算,分析了内陆盆地不同层次的“干排盐”形成与特征,认为干排盐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系统地考虑不同层次干排盐出路与动力条件,才能有效地治理灌区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9.
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楠生 《地质科学》2002,37(2):196-206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60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10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岩石热导率增大;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其分布是均匀的,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25%~45%.因此,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0.
将广义Kопытов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预测开发指标中二者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