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7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测绘学   942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1334篇
地质学   1657篇
海洋学   60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Both seismic and tsunami hazards design criteria are essential input to the rehabilitation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ity of Banda Aceh Post Sumatra 2004 (M w=9.3) disaster. A case study to develop design criteria for future disaster mitigation of the area is presented. The pilot study consists of probabilistic seismic and tsunami hazard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t baserock for 10 and 2%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in 50 years is 0.3 and 0.55 g,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also provides spectral values at short (T=0.2 s) and long period (T=1.0 s) motions. Some non-linear time-domain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es for soft, medium, and hard site-class were conducted to recommend design response spectra for each site-class. In addition, tsunami inundation maps generated from probabilistic tsunami hazard analysis were developed through tsunami wave propagation analysis and run-up numerical modeling associated with its probability of tsunamigenic earthquake source potential. Both the seismic and tsunami hazard curve and design criteria are recommended as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for design criteria, as part of the disaster mitigation effor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ity. The methodology developed herein could be applied to other seismic and tsunami disaster potential areas.  相似文献   
952.
郭永丽  张文静  滕彦国 《水文》2013,33(4):45-54
以东北地区某石油烃污染场地为例,在充分掌握研究区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相关污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最优化监测决策支持系统——MAROS为平台,对研究区内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进行优化设计。在阐述数理统计方法、Delaunay方法以及修正的CES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内单井浓度变化趋势和监测网系统污染物质量的空间矩特征、监测井的冗余性以及单井监测频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基于MAROS平台优化结果,并结合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取样点的冗余性、空间分布以及监测频率的有效性的分析,提出了该研究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现有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中可以去除5口监测井,并根据每口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及其冗余性调整为一年四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或不监测,进一步提高区内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监测效率、降低监测费用,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3.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及进化求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优化方法建立了一个用于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包括最小化监测费用、污染物质量评估误差、污染羽一阶矩评估误差和二阶矩评估误差等4个目标函数,以充分揭示减少地下水污染监测费用与提高污染监测精度之间的权衡关系.将改进小生境Pareto遗传算法与地下水流模拟程序和污染物运移模拟程序相耦合用于求解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多目标设计模型.算例研究表明,采用进化算法求解监测网的多目标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各个目标函数间的权衡关系,并且不用考虑传统方法中惩罚因子的影响.与单目标优化模型相比,多目标优化模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优化问题的一系列Pareto权衡解,以利于相应条件下决策者选择最为经济有效的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以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成果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为依托,系统地阐述了应用于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成果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该质量控制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实用性和代表性,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该方法技术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应用前景,适用于各类地质空间数据项目成果数据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55.
为了验证YGL-S100型声波钻机在复杂地层的成孔取样效果,在向家坝水电站深厚覆盖层进行了钻孔试验。阐述了YGL-S100型声波钻机的技术特点、各项参数以及在钻进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56.
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应贯穿于立项到竣工验收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施工前的决策和设计尤为重要。基于这种情况,本文简述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必要性,论述了在建筑设计的各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7.
本文简要介绍了悬臂式排桩挡土墙作为永久性支挡结构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58.
陆国璋  边富昌 《气象》1994,20(3):28-33
设计出一套地面气象测报资料处理系统的全新业务流程,并在微机上开发出整套业务软件,使地面气象测报资料处理工作实现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到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959.
梁玉辉  陈建国  肖凡 《江苏地质》2013,37(3):465-470
针对地质数据的特点以及GIS技术在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与表达、地质统计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将GIS技术与成矿预测模型进行集成,综合利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质数据、物探数据、化探数据、遥感数据等),基于ArcGIS Engine和.NET平台,采用C/S和B/S双模式结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成矿预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研究区潜在矿产进行预测,并划分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60.
新型平口式集沙仪对不同粒级颗粒的收集效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国内缺少对集沙仪集沙效率问题的深入研究。采用风洞实验手段,就新型平口式集沙仪对不同粒级颗粒的收集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集沙仪对1~0.85、0.85~0.5、0.5~0.25、0.5~0.1、0.25~0.1、0.1~0.05、<0.1、<0.05mm粒级颗粒的平均收集效率分别为54.9%、59.6%、69.7%、52.6%、24.6%、21.0%、17.7%、13.2%,表现出对>0.25mm粒级颗粒收集效率较高、对<0.25mm粒级颗粒收集效率较低的特点。该集沙仪的集沙效率不是随着颗粒粒级增大而一直增大的,而是在0.5mm左右存在一个峰值。集沙仪的集沙效率没有表现出随风速变化的明显规律性,与各粒级颗粒风蚀强度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集沙仪对不同粒级颗粒收集效率差距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粒级颗粒运动状态的差异和沙网孔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