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8篇
  免费   1470篇
  国内免费   2057篇
测绘学   646篇
大气科学   1482篇
地球物理   1837篇
地质学   2514篇
海洋学   3413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672篇
自然地理   136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孟文  吴国雄 《大气科学》2000,24(1):15-25
首先应用IAP/LASG GOALS气候模式的多年积分的结果,对赤道中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的SST和纬向风场进行分析,发现在模式中也同样存在与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相似的“印太齿 轮式耦合”。基于此,设计了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纬向风应力异常的4组敏感性试验, 去研究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太平洋或印度洋上的大气异常 信号通过印-太齿轮组合(GIP)作为桥梁(atmospheric bridge),影响到另一地的海气 相互作用,从而将太平洋上的ENSO类年际变率信号与印度洋环流和亚洲季风纬向分量的变 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92.
丘陵山区低空急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为锋  王庆安 《气象科学》1996,16(3):256-263
利用丘陵区边界层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8-9月份低空急流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从测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山凰 地形的力差异以及适中的风平流作用等,探讨了测站上空逆温的形成及其对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根据地形热力差所导致的气压斜压性,研究了低空急流的生消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利用GEOSAT/ERM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中国近海海平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海瑛  王广运 《测绘学报》1996,25(1):25-30,52
本文利用一年(1986年11月8日~1987年11月17日)22个ERM周期的GEOSAT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出中国近海海域(105°~135°E,0°~40°N)相对于GRS80参考椭球面的1°×1°年平均海平面。该海平面我们称之为IGGMSS95平均海平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混合轨道误差模型及交叠平差技术,极大地消除了在误差中占主要成分的径向轨道误差影响,使得IGGMSS95平均海平面的总体精度达到±20~30cm(RMS)水平。与OSU91A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龚玉珍  邵有清 《四川测绘》1996,19(4):151-156
本文介绍了古田汉一级大坝原有变形观测项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观测系统改造的原则和要求。详细论述了各观测项目增设、改造及自动化设计的实施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  相似文献   
995.
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谭友邦  谢利娟 《气象》1996,22(10):27-30
利用1960-1995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40年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日照以46.98小时/10年的倾向率减少,这种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同时还检测出内江市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突变,共后进入一个相对少日照对段。  相似文献   
996.
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动力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吕筱英  孙淑清 《大气科学》1996,20(1):90-100
本文对不同路径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动力特征及能量学研究。发现高空大值位涡空气的下伸是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初生气旋逐渐向强位涡区移近并形成上下位涡区相接的形势。使气旋迅速发展。高空急流与气旋发展有密切关系。发展中的气旋明显地向着急流左侧的辐散区移动。急流的突然加强及高空强风动量的不断下传,构成了下层的强风带及上下一致的急流结构。能量学研究指出在气旋发展前气旋内散度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的转换突然增强。散度风动能在爆发气旋发展时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997.
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对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傅云飞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6,20(6):641-654
本文从观测资料对80年代两次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及其对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暖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次ENSO事件的产生过程中,赤道西太平洋上空均有较大的西风异常,并且它由赤道西太平洋向赤道中、东太平洋传播,随着西风异常从西向东传播,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表层相继增温。分析还表明,1982/1983年ENSO事件发生过程中,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的强度要比1986/1987年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强得多,这使得1982/1983 ENSO事件的强度比1986/1987_ENSO事件强得多。为了说明热带西太平洋西风异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本文还利用IAP太平洋环流模式对西风异常在ENSO事件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结果说明了热带太平洋的西风异常对赤道太平洋暖水的向东传播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增温起了很重要作用,这与观测事实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998.
With the marine ship observation data set obtained by three cruise-phases of Chinese Xi-angyanghong 5 from November 5,1992 to February 19,1993 in the TOGA-COARE IOP at 2°S,156°E.the sea surface fluxes at this point are estimated by three different bulk schemes.Firstly.aquasi-linear 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eutral drag coefficients and wind speed.Then,the sta-bility-dependent drag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solved in the iterative method.Based onthus-derived transfer coefficients,the momentum,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are calculated.In the warm pool region,the fluxes corresponding to the westeily winds are much greater thanthose of the easterly trade winds.The magnitude of sea surface fluxes depends upon the atmo-spheric stability as well,in particular in the case of weak wind condition.The estimated sea sur-face net heat budget shows that considerable amount of heat transport from ocean to atmosphere ismainly produced by the effective longwave radiation,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Among themthe value of latent heat flux is the largest an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is the smallest.Finally,an ac-curacy analysis is made by direct measurements with the eddy-correlation method on the JapaneseR/V Hakuho board at the same time.It is shown that the bulk-derived fluxes are acceptable withmuch confidence.The estimated effective longwave radiation is used to compare with those by di-rect observations on Xiangyanghong 5.This research is compared with TOGA investigation in the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offers an approach to the relative confidence level of medium- and long-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methods by use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 construct the criterion judgment matric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 expert questionnaire known as the Delphi scheme. From the matrices we can obtain a scale for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or priority weight of each factor. The quantitative weights might be applied to make synthetic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 risk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seismic region.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在对通辽CK-9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动态特征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C-1500计算机,对该井的观测数据与气压、蒸发、降雨、开采、河水位、固体潮、地震波和潜水位等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相互分析.研究所得结果,对该井水位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