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通过外源施加N肥、P肥和N-P混合肥的试验,研究了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不同肥料的响应,3种肥料均设置了0(对照)、5、10 g·m-2和20 g·m-2 4个投加水平。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在3种肥料作用下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高的N肥(20 g·m-2)处理下,优势种草本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和冠芒草(Enneapogon brachystachyus)的密度及总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在3种肥料处理下的响应同种群密度,即地上和根部生物量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而减小,其中,3种优势种草本植物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总的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大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其决定系数(R2)均在0.80以上。可见,在荒漠区较低的降水条件下(年降水<180 mm),施肥会抑制荒漠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且其抑制作用与肥料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82.
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投罗钾)提供的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和氯化镁饱和卤水为原料,探索出了一条以硫酸钾镁肥浮选尾矿为原料,以氯化镁饱和溶液为浸取介质,通过中温溶浸、冷却结晶(包括盐田冷析)等工艺方法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路线,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3.
试验证明,施用沸石长效多元素复混肥可以抗旱、提高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我省绿色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将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同时促进我省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基于小麦、玉米、高粱籽粒及烟草烟叶镉(Cd)消减率、修复边际效率及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的变化等对比了实验室与田间条件下骨炭粉与海藻肥对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骨炭粉与海藻肥使玉米、小麦、高粱和烟草对Cd的吸收、转运均有显著(P<0.05)降低作用;在田间条件下,骨炭粉与海藻肥对不同作物籽粒或烟叶的Cd消减率为16.2%~39.8%,可增加作物产量12.3%~38.6%。钝化剂对不同作物增产效果有一定差异,对小麦籽粒增产作用最为有效。研究发现添加钝化剂改变了Cd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分布,使得Cd在大粒径团聚体中负载量增加,并且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土壤pH(提高0.43~0.77),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有利于控制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总体而言,不同钝化剂的Cd污染土壤修复边际效率为3.99%~14.74%,同海藻肥相比,骨炭粉的修复边际效率较高。不同钝化剂在盆栽实验的修复效果优于田间实验的效果,可能是因为相比于田间实验,盆栽实验条件下根系的作用范围有限,钝化剂的作用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85.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准确掌握一定地域范围的土壤湿润程度(即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再结合一定时期的降雨量和气象预报信息,比较准确的预测出市场化肥需求量,用来帮助化肥厂家制定出科学的生产和销售方案,尽可能的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6.
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 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根据我国各地区1990-1998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该地区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的增产潜力。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大多在3500-5250kg/hm^2范围,粮食单产增产潜力一般在300-600kg/hm^2左右,增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一般在5-10kg/kg(粮食/化肥)范围,但是各地区的差异较大,对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单产(5372kg/hm^2)和生产潜力(7462kg/hm^2)均东部地区(高施肥水平)最高,中部地区(中等施肥水平)的粮食单产和生产潜力居中,分别为4940kg/hm^2和7216kg/hm^2,西部地区(低施肥水平)的粮食单产和生产潜力最低,分别为3844kg/hm^2和5470kg/hm^2,按播种面积计算,粮食单产的增产潜力以西部地区最高,平均达948kg/hm^2,东部地区局中,平均为754kg/hm^2,中部地区则相应较低,为714kg/hm^2,化肥增产效率(增施单位化肥的粮食增产量)以西部地区最高,达9.41kg/kg(粮食/化肥),中部地区居中,为7.17kg/kg(粮食/化肥);而东部地区最低,为-11.1kg/kg(粮食/化肥),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虽然粮食生产潜力大,但是增产潜力很小,由于施肥量较大,增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今后我国的化肥应该重点考虑投向中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7.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治国 《湖南地质》1992,11(1):84-88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较丰富,可分为含钾岩石和含钾矿物两大类及若干亚类。含钾沉积岩有:富钾火山沉积凝灰岩(绿豆岩),含钾砂、页岩,含钾泥灰岩,含钾石膏泥,含钾磷块岩等;含钾岩浆岩有:霞石正长岩、霓辉石石英正长岩、流纹斑岩、正长斑岩、花岗伟晶岩、钾长粗面凝灰熔岩等;含钾变质岩有:钾长浅粒岩、云母片岩、钾长混合片麻岩等;可作钾矿资源的含钾矿物有:钾长石、明矾石、伊利石、白榴石、海绿石等。目前,绿豆岩,含钾砂、页岩,流纹岩,海绿石,白榴石等已可单独开采利用,制作钾肥;霞石正长岩、伊利石、钾长石、明矾石等可被综合回收利用;粗面岩、响岩、粗玄岩,含钾泥灰岩、钾长浅粒岩等尚待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8.
对平作表层(1~2cm)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1~2cm)、中层(25cm)、底层(45cm)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低到高。三叶期时根、叶含N量以表层施肥>中层施肥>底层施肥。而表层施肥的垄作与平作间对比,则根叶的含N量无显著差异,三叶期以后小麦根、茎、叶、粒、壳的含N量影响不大。另外,垄作底层,中层施肥比表层施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89.
电气石硼肥制作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宗柳 《矿产与地质》2006,20(6):702-705
硼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七种微量元素之一。目前给土壤补充硼元素的主要方式是施硼肥(来自硼砂矿),随着硼砂矿资源的日益减少,寻找硼替代资源日渐紧迫。笔者认为,电气石是可替代硼砂的主要矿物之一。利用电气石中硼的关键是将电气石中的硼变为可溶性硼。实验表明,高温焙烧法对电气石中硼的溶出非常有限,而用添加HF等助剂的化学法将电气石中的硼活化溶出的方法,效果较好。因此,可通过化学法先将电气石中的硼元素溶出,然后再加入部分电气石及辅料来制作电气石硼肥。  相似文献   
90.
吉林省西部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对比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指出了当前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土壤肥力,使其能够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