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跨域单点登录技术建立在各高校已经建立的校内统一用户管理基础之上,为高校间的用户共享和网络应用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平台。与校内统一用户管理技术相比,在用户管理模式、用户身份信息描述、用户信息存储、用户信息交换、用户认证过程及用户授权模式等几个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变。以CARSI项目为背景,介绍跨域单点登录中的用户身份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已在CERNET高校中试验并验证。  相似文献   
52.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与问题, 兼谈规范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鑫 《地质论评》2014,60(1):22-30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是工程地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在我国几十年的工程地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项特有的区域工程地质理论方法体系,在重大工程场地选址、国土资源规划、减灾防灾等地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理论方法,被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所广泛接受使用。本文通过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划分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上世纪50~70年代的孕育期、60~80年代的形成期、80年代~21世纪初的发展期、21世纪以来的徘徊期,并分析了目前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部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规范的制定,对规范的社会需求、编制理念、主要内容结构等进行了说明,对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解决意见,目的为这项我国特有的区域工程地质理论的发展和规范的贯彻实施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53.
李峰  张传合 《山东地质》2011,(11):60-61,64
该文分析了菏泽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现阶段菏泽市土地整理应以农用土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对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管理是当前土地整理发展的方向。因此,菏泽市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科学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监管得力,缓解了该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规范化发展,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迅速,设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数量持续增加,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数量增加与质量缺乏保证的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UCGIS提出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其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启示,建议借鉴该体系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进行改革与指导,进而提出了制订专业规范、实施专业评估、编写系列教材、培训师资队伍、构建教学基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55.
何茂传 《山东地质》2013,(10):90-93
大地构造相数据库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矿产资源调查、矿产勘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大地构造相图所表达地质内容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该文描述了大地构造相数据库中具有叠加关系的各图层文件的组织以及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全过程,并总结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在研究分析国内外遥感应用标准规范研制现状基础上,从中国各有关行业遥感应用业务对标准规范的实际需要出发,梳理分析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标准规范的实际需求。采用统一建模工具(UML)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基于信息视角和计算视角,研究提出了中国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技术规范体系框架,包括基础标准、专业应用标准和主题应用标准3个层次,涉及通用类、数据类、数据产品类、应用服务类、管理类、专业应用类和主题应用类共7大类、42小类。根据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技术规范体系框架,研究提出各类体系下需要研究制定的具体标准规范。其中基础标准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基础标准涉及5大类、24类小类。针对基础标准,研究提出了目前需要研究制定的具体技术规范共48项。  相似文献   
57.
岩溶洞穴调查技术规范目前在我国尚属空白,本文以我国岩溶洞穴调查现状为基础,论述构建规范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强调了制订的原则和思路,借鉴其它地学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经验,以规范体系层次分类为基础,尝试性提出了岩溶洞穴调查技术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分析了规范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节点,阐述了岩溶洞穴基础测量规范和数据库建设规范是近期体系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指出技术规范体系是制订针对岩溶洞穴调查各项工作内容具体性规范的基础,这对岩溶洞穴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新一代电子航海图标准S-10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 《海洋测绘》2013,33(1):72-75
S-101是基于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建立的新一代电子航海图产品规范,遵循了S-100规定的产品规范建立原则和方法,实现了对电子海图特定应用的准确技术描述。在与S-57标准兼容性、数据内容和结构、数据编码和数据分发/保护等四个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该规范仍处于开发阶段,探讨研究S-101的开发进展将有利于我国电子航海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王忠勤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4):55-57,59
详细介绍了取心工具的构造、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规格与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