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21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11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济南市岩溶泉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泉域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环境,揭示各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转化关系,总结出济南地区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自东南向西北沿流场方向为:HCO3?SO4-Ca→HCO3?SO4-Ca?Mg→HCO3-Ca→HCO3-Ca?Mg;地下水NO〖_3^-〗-N浓度总体呈增高趋势,总硬度和TDS浓度较高,农业种植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引起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2.
Nagahama Bay of Satsuma Iwo‐Jima Island, southwest Japan, is an excellent place for studying sedimentation of iron‐oxyhydroxides by shallow‐marine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ts fishing port has a narrow entrance that limits exchange of seawater between the bay and open ocean, allowing the accumulation of fine‐grained precipitates of iron‐bearing materials (Fe‐oxyhydroxides) on the seafloor. The fishing port is usually filled with orange‐ to brown‐colored Fe‐rich water, and deposits >1.5 m thick Fe‐rich sediments. To elucidate the movement an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of the Fe‐rich precipitates in the bay, we conducted continuous profiling of turbidity throughout the tidal cycle and monitoring of surface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ear seawater entered the bay during the rising tide, and turbid colored water flowed into the ocean during the ebb tide. Neap tide was found to be an optimal condition for sedimentation of Fe‐oxyhydroxides due to weak tidal currents. Storms and heavy rains were also found to have influenced precipitation of Fe‐oxyhydroxides. Storm waves disturbed the bottom sediments, resulting in increased turbidity and rapid re‐deposition of Fe‐oxyhydroxides with an upward‐fining sequence. Heavy rain carried Fe‐oxyhydroxides originally accumulated in nearby beach sands to the bay. Our finding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Fe‐rich sediments in shallow‐marine hydrotherm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983.
青海省春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花  李林  苏建军  王志俊 《冰川冻土》2012,34(6):1416-1423
基于青海省1961-2010年47个气象站和8个农气代表站气象资料、 干旱灾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分析了春小麦生育期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关系, 确定了青海省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干旱风险评估的实际阈值, 并对青海省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干旱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 在青海省春小麦营养期, 轻旱易发生在祁连山地区、 青海湖地区西南部及东部农业区的少数地区, 轻旱的频率大都在15%以上; 中旱易发生在柴达木地区大部及东部农业区大部, 频率大都在10%以上; 重旱和特旱出现频率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较高, 频率分别为10.7%、 34%以上.生殖期的轻旱易发生在祁连山地区, 频率在15.3%~23.3%之间; 中旱易发生在青海湖地区南部及东部农业区少数地区, 频率大都在4.0%~5.7%之间; 重旱频率从东南部到西北呈现带状递减趋势, 频率最高的主要发生在东部农业区, 出现频率为8.3%~9.6%; 特旱易发生在柴达木盆地地区, 出现频率为27%~44.3%之间.产量形成期的轻旱、 中旱、 重旱均易发生在东部农业区, 频率分别为2.3%~3.3%、 8.7%~13.3%、 6.0%~9.0%之间, 特旱易发生在柴达木地区, 出现频率为43.3%~51.3%之间.  相似文献   
984.
福建无岩浆热源的深循环水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杰 《现代地质》2012,26(1):85-98
近年来对福建省存在具有岩浆热源的高温水热系统的呼声甚高。因而在福建是否可能存在具有岩浆热源的高温热田再次成为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福建省地热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温泉分布状况、地热系统的特征、深部是否存在岩浆热源以及地壳的热结构,系统论述了福建深循环水热系统的特征。认为由于地质构造条件所决定,福建有大量的温泉出露,其中大部分为中温水热系统(90~150 ℃)和低温水热系统(<90 ℃),均属受断裂控制的深循环水热系统,皆为温水热储。极少数高温热水系统(>150 ℃)也仅仅是地下水沿断裂循环的深度较大所致。笔者认为福建不具备形成“有岩浆热源的水热对流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985.
The replenishment source of Xidatan drinking mineral springs in island permafrost area on north slope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are mainly the melting water from the modern glaciers bottom, snow and ice melting water,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water in Yuzhu Peak area on the Kunlun Mountains. This scenario i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hydrogeology, water-conducting and water-controlling faults, and water chemistry, and on the EH-4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deep exploration. The original water recharges the deep groundwater at fracture zone of active normal faults F3 and F4 , then groundwater enriches at normal faults F2 and F2-1,2 , and then run northward. A water-rich triangle area is formed when groundwater reach the active reverse fault F1 . Groundwater then discharges through fracture zone of F1 , which is the major cause of the Xidatan mineral spring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86.
裂隙岩溶含水系统溢流泉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王云  于青春  薛亮  马浩 《中国岩溶》2010,29(4):378-384
本文利用非连续裂隙网络介质模型,耦合水动力条件和碳酸盐溶蚀动力条件,建立岩溶含水系统演化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法进行模拟分析。在已建数值模型基础上,构造了两组实例模型(降水入渗补给的裂隙岩溶含水系统和河流补给的裂隙岩溶含水系统)来研究裂隙岩溶系统中溢流泉早期演化过程。模拟发现,裂隙岩溶含水系统演化过程中,裂隙不断被溶蚀拓宽,致使系统中潜水位不断下降,许多小泉被疏干;同时不同裂隙之间存在溶蚀差异,在潜水位及优势通道附近的裂隙溶蚀速度快,而其它位置则相对慢得多,差异溶蚀促使系统形成优势溶管,优势溶管逐渐袭夺水流,形成大泉。另外对比两模型发现,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源的裂隙岩溶含水系统,泉管道从汇向源发育;而河流入渗为主要补给源的裂隙岩溶含水系统,泉管道则由源向汇发育。   相似文献   
987.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2007年全国逐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变化明显。小麦种植比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大;水稻种植比例变化南北方反向,且变化幅度趋缓;玉米种植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加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均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增减趋势。而作物熟制、复种指数也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原来的玉米优势种植区为水稻所替代。  相似文献   
988.
本文介绍了烧焊熔凝石英的实验设备,拉制及焊接石英丝、石英弹簧等元件的技术。同时,还简要介绍了熔凝石英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89.
用SG-C053超导重力仪长时间观测数据潮汐分析结果中的M2潮波振幅因子,对同址观测的28台gPhone重力仪标定因子进行了精密测定,结果表明,28台仪器标定因子的变化范围为0.999 9~1.019 6,反应出仪器的标定因子在出厂前已经过测定,但在新的观测位置产生了微小的变化。对经过改正后的观测数据重新进行分析,得到的M2潮波振幅因子精度均优于0.8‰,去除漂移后的残差时间序列中重力非潮汐变化为(4~10)×10-8 ms-2,周日波振幅小于0.1×10-8 ms-2,半日波振幅小于0.3×10-8 ms-2,较之测定前有明显的改善。因此利用精确的M2潮波振幅因子测定仪器的标定因子,能够保证所有gPhone弹簧重力仪在统一的潮汐基准下观测。  相似文献   
990.
本文研究长白山天池火山区长白聚龙泉温泉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氚含量分布规律。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温泉水来源于大气降水。温泉水氚含量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表明地下水由南向北运移,其补给区在温泉区的南部山区。温泉水的年龄为40年左右,地下水迁移速率约为7.5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