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28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跃动冰川的监测相对比较困难。本文采用Sentinel-1所携带的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特征匹配方法(Feature-Tracking)获得了喀喇昆仑北坡克勒青河谷音苏盖提冰川物质平衡年内比较详细的冰川表面流速。分析发现:选取的音苏盖提三条分支冰川中,南斯嘎姆里冰川(Skamri Glacier)流速整体大于其余两条,三条分支均存在快速运动区,斯嘎姆里冰川和北分支积累区流速突增,可能存在雪崩现象;两条南分支冰川整体流速夏季大于其他季节,而北分支冬季流速大于其他季节。虽然三条分支均存在快速运动区域,但是即使是流速最快的南斯嘎姆里冰川在物质平衡年内的运动速度也只有119 m·a-1,说明该物质平衡年内音苏盖提冰川并不处于跃动期。  相似文献   
982.
地基InSAR技术及其典型边坡监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展边坡活动实时监测,研究以IBIS-L地基InSAR系统为代表的地基InSAR形变时序分析关键技术,进行针对不同变形特征的观测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化,并开展了奉节大树场镇灾后滑坡、神农架林区人工不稳定斜坡和备战铁矿露天采矿边坡等边坡活动的监测应用,以及备战铁矿隧道南口冰川运动的监测试验。4种类型边坡地基InSAR监测结果表明,在复杂工作情况下,地基InSAR设备具有较高的观测稳定性,在满足观测条件的情况下,地基InSAR测量精度能达到亚mm级,已成为监测边坡微小形变的重要技术手段。这扩展了形变监测模式从星载InSAR技术的“大尺度、宽覆盖”走向地基InSAR技术的“小尺度、局部精细测量”,进一步丰富了科研人员对边坡变形现象的动力学过程认识,为“星-地”联合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过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83.
研究冰川跃动过程及特征是理解冰川跃动机理的重要途径,目前仍然缺乏详细的冰川跃动过程观测。利用Envisat-1/ASAR、Sentinel-1A、TerraSAR-X/TanDEM-X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得了东喀喇昆仑山昆常冰川详细的表面流速与表面高程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2年冰川中部隆起,平均增厚(10.19±1.79) m,冰川接收区以消融为主,平均减薄(39.71±1.79) m;2012—2014年冰川主干中部隆起向下迁移,平均增厚(8.21±1.37) m;2018年后积蓄区厚度平均减薄(9.77±3.38) m,接收区平均增厚(19.67±3.38) m。冰川主干表面流速从2007年起增加,并且在2017—2018年内经历过两次快速运动期,两个阶段的最高流速分别达到2.36 m·d-1和2.12 m·d-1。根据表面高程变化以及流速变化特征,认为昆常冰川在2007—2019年间发生跃动。时序流速表明,昆常冰川很可能是积蓄区发生微跃动/雪崩形成隆起(跃动前锋),并且两次快速运动后突然减速发生在夏末,很可能是冰下水文通道打开排水使得冰下静水压力减弱从而导致跃动停止,属于阿拉斯加型跃动。结合ITS_LIVE流速数据分析,初步确定其近两次跃动的间隔约为30年。同时对比时间序列的Landsat图像发现,2004—2005年间昆常冰川南分支发生跃动,致使分支末端的小冰湖消失。  相似文献   
984.
川西螺髻山清水沟保存着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冰期早期(MIS 4)和末次冰期晚期(MIS 2)较为完好的冰川沉积序列,该序列为螺髻山地区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提供了直接依据。基于野外地貌考察和冰川地貌特征确定出古冰川分布范围,计算古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LA),应用P-T模型和LR模型计算出各冰期时段的气温与降水。结果显示:清水沟MIS 6、MIS 4和MIS 2的冰川面积分别为3.44 km2、2.22 km2和1.20 km2,冰川体积分别为0.19 km3、0.12 km3和0.07 km3。各期次的古ELA分别为3 132 m、3 776 m和3 927 m,相对于现代ELA分别下降了1 716 m、1 071 m和920 m。冰川规模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MIS 6气温大幅下降(8~12 ℃)是导致该阶段冰川规模最大的原因;MIS 4降水为现在的80%左右,而气温下降幅度(6~7 ℃)小于倒数第二次冰期,冰川规模小于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2降水仅为现在的60%~80%,降温幅度(4~8 ℃)也不大,因此该阶段冰川规模最小。  相似文献   
98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国冰川呈现全面、加速退缩的趋势。冰川变化引发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循环过程的变化无疑将给中国西部,尤其是西北干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为了减缓冰川消融速率,提高中国适应气候变暖的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人工减缓冰川消融试验研究。具体是在2020年8月5日—10月17日,以达古17号冰川为研究标靶,进行人工干预减缓冰川消融试验,即在冰川表面覆盖光热阻隔物——土工织物,并在试验期间,观测了试验区域与非试验区域的冰川消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内,试验区的冰川消融速率为0.011 m w.e.?d-1,非试验区冰川消融速率为0.017 m w.e.?d-1,试验区冰川消融速率明显低于非试验区;500 m2的土工织物使达古冰川试验区域减少了204 m3 w.e.的冰川消融,使得总消融量减少了34%;覆盖光热阻隔物虽能有效减缓冰川消融过程,但受成本、环境及人力等因素制约,仅可以向西北部小冰川或冰川旅游景点推广。本次人工干预减缓冰川消融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应对冰川消融工程措施方面的空白,为以后进行工程类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的控制性试验来验证其在未来更大的时空尺度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6.
基于多源数据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2年RTK-GPS、2015年三维激光扫描和2018年无人机航测数据,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研究区,分别从物质平衡、面积、末端等方面分析近期冰川变化。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近年来呈快速消融趋势。2012—2018年冰川面积减少0.07 km2,年平均面积变化率为-0.01 km2·a-1;同期,冰川末端退缩率为6.28 m·a-1,且2015—2018年退缩速率大于2012—2015年;2012—2018年间表面高程下降,物质平衡为-1.13±0.18 m w.e.·a-1,物质损失主要发生在消融区。将2012—2018年间大地测量法冰川物质平衡与传统的花杆/雪坑法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二者较为一致。而2012—2018年间物质平衡减小速率(-0.64 m w.e.·a-1)大于1980—2012年间(-0.47 m w.e.·a-1),表明近期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继续呈快速消融趋势。  相似文献   
987.
揭示新疆山地冰川变化及其影响,对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系统梳理新疆冰川物理变化、化学过程、生物资源、气候响应与生态效应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①新疆山地冰川总体上呈加速消融之势,且受地形、气候影响,冰川变化的区域性差异明显;②气溶胶解释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层物质的组成与来源,同位素定量了各流域径流中冰川融水的比例;③冰川变化对极端微生物生存条件、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较为成熟,但其与生物资源间的综合反馈机理尚不明晰;④冰川消融对水资源的影响随冰川融水拐点的到来而加剧,造成的生态服务缩减和冰雪产业损失日益凸显。制定统一的冰川提取标准、扩宽研究视角、全面系统观测冰川、提高模拟预测精度、加强灾害预警与制定对策是未来新疆山地冰川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988.
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争鸣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所以存在争议,主要是目前发现的大部分冰川遗迹都是零散的、孤立的,具有多解性,不能充分支撑冰川存在的观点.经过对燕山山脉秦皇岛段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发现了大量的、类型齐全的与冰川有关的遗迹,主要类型有冰川漂砾、冰碛、石海、冰臼、冰斗、冰蚀槽、冰擦痕、羊背石、角峰和U形谷.这些遗迹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了有力的证据群和证据链条,为中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9.
Water availability is one of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ontrol ecosystem functions in temperate forests. Changing climate is likely to alter the ecohydrology and other ecosystem processes, which affect fores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We constructed a multi‐year water budget (2004–2010) and quantifie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n an evapotranspiration (ET) in a 70‐year‐old mixed‐oak woodland forest in northwest Ohio, USA. ET was measured using the 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along with precipitation (P), 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VWC), and shallow groundwater table fluctuation. Three biophysical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and validated to calculate potential ET (PET) for developing predictive monthly ET models. We found that the annual variability in ET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ranged from 578 mm in 2009 to 670 mm in 2010. In contrast, ET/P was more variable and ranged from 0.60 in 2006 to 0.96 in 2010. Mean annual ET/PET_FAO was 0.64, whereas the mean annual PET_FAO/P was 1.15. Annual ET/PET_FAO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ranged from 0.60 in 2005 to 0.72 in 2004. Soil water storage and shallow groundwater recharge during the non‐growing season were essential in supplying ET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hen ET exceeded P. Spring leaf area index (LAI), summer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autumn and winter air temperatures (Ta)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ols of monthly ET. Moreover, LAI regulated ET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and higher temperatures increased ET even during dry periods. Our empirical modelling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LAI and PET explained >90% of the variability in measured ET. Altogether, we found that increases in Ta and shifts in P distribution are likely to impact forest hydrology by altering shallow groundwater fluctuations, soil water storage, and ET and, consequently, alter the ecosystem functions of temperate forest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0.
Abstract

Ice-capped volcanoes of the Chilean Lake District have shown significant glacier retreat during recent decades, probably in response to tropospheric warming and precipitation decrease. Volcán Mocho-Choshuenco (39°55′S, 72°02′W) is one of the main active volcanoes in this part of the country. A mass balance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on its southeastern glacier in 2003, in view of its representative conditions as an ice body that is presumably not affected by current volcanic activity. The glaciers of this volcano have been retreating and shrinking in recent decades; by 2003 there had been a reduction of 40% of the original area of 28.4 km2 in 1976. A maximum decrease of area was observed in the most recently analysed period, a rate of 0.45 km2 year-1 between 1987 and 2003. The glacier average net mass balance of 2003/04 yielded ?0.88 m w.e. (water equivalent) per year (±0.18), with an average net accumulation and ablation of 2.59 and ?3.47 m w.e. per year, respectively. This is the first direct measurement of glacier mass balance in southern Chile, where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glacier variations and glacier–volcano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