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497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7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51.
基于移动定位的行为数据采集与地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个体行为的研究是人文地理学者解释人文地理现象的重要视角,而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是制约行为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定位服务为个体时空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与人口普查、交通调查等传统移动性数据获取方法的比较,基于移动定位的时空行为数据所具有特点包括:(1)采集个体位置和移动信息真实;(2)定位精度高、信号覆盖广;(3)可持续实时动态获取移动信息;(4)可减少行为数据编码过程的信息损失,适合大规模采集。详细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手机终端的移动定位技术原理,并通过微观个体行为分析和宏观城市动态空间规划的两个典型案例,实证基于移动定位的时空行为数据在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移动定位方法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但一些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仍没有解决,特别是个人的隐私保护和移动定位的地理尺度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基于移动定位数据的地理应用仍处在试验和探索阶段,新的数据获取协议、数据分析方法、地理时空模式提取方法等研究亟待展开。  相似文献   
952.
某巨型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大型常规三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大渡河流域广泛分布一套规模巨大,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中晚期的冰水堆积体.这类冰水堆积体在颗粒组成、结构特征、密实程度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松散堆积体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其变形特性、强度特性等方面与其他岩土体相比,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以大渡河某巨型冰水堆积体为例,在室内大型常规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冰水堆积体的变形特性、强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该冰水堆积物在剪切破坏过程存在较明显的应变强化和剪胀现象,其强度包络线在低应力水平下呈直线状,在高应力水平下呈非线性下凹形,由此提出了应力水平与抗剪强度参数的试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953.
以游客感知体验评价为依据,建立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首先构建了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一般模式,分析指出,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的关键是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认知、旅游产品谱识别与市场定位。以张谷英村为例,提出以"湘楚民居,龙形古村落"作为该村旅游主题,并探讨定位后的主题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954.
深度贫困的怒江傈僳族怒族自治州摆脱窘境的出路,在于开发丰富的水电资源,综合利用奇特壮丽的山水景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神秘奇特的民族文化、多种宗教和谐并存而又丰厚的历史文化综合旅游资源,以发展特种旅游,建成"天下神谷,乐活怒江"旅游目的地系统,将其推向世界。同时利用地缘优势,使片马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级口岸,联合缅甸科学有效开发、升值缅北多种优势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达到睦邻、友邻、惠邻、共赢目标。使怒江州彻底摆脱贫困,人民小康,人地和谐,让能歌善舞、敢于"上刀山,下火海"、奇风异俗共聚的兄弟民族成为新产业的主人,把怒江大峡谷建成为国人乃至世界探奇者乐游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55.
全断面盾构机异质岩土掘进载荷等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岩土结构的变化,全断面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推进力和扭矩需要进行适当的顺应性设计以获得良好的掘进效率,以减少刀具磨损和损伤破坏事故的发生。针对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地质结构,建立地质结构的圆形百分比模型,分析刀盘上不同刀具在掘进过程中载荷受力,建立不同刀具及总扭转载荷的数学表述方法,基于该方法对盾构机在异质岩土结构中旋转时刀盘总扭矩随旋转角度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软岩与硬岩比例大约为30%时刀盘的扭矩载荷波动最大,容易造成刀盘堵转及损伤事故,该可以解释云南上公山隧道掘进时频繁堵转产生机理,为异质岩土掘进时盾构机冗余驱动电机的顺应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56.
含水率对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结构的运行具有直接影响,而国内外对其作用机制少有研究。为此,采用填土尺寸为600 mm×600 mm×600 mm的大型叠环式剪切仪进行一系列拉拔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对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界面拉拔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拉拔力与土工格栅位移特征、界面应力变形特征、界面强度参数等具有显著影响。含水率较高,土工格栅发生刚体平动的时间较早,刚体平动时的单宽拉拔力更接近峰值,界面更偏于理想刚塑性特征;含水率较低,界面似黏聚力较大;而含水率对界面似摩擦角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7.
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青海地区"十五"期间架设的12个数字化水温(地温)井的观测现状,及年、月、日不同层次上的动态特征,对其在相关的地震前兆观测中发挥效能的可能性作了宏观的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井孔可在地震中期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期的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有7个井孔可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发挥效能。文中还介绍了主要影响数字化水温(地温)资料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958.
<正>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prestressed truss concrete composite beams(PTCCBs) under cyclic loading.Five beam models were designed and tested,in which the testing parameters include the global reinforcement index β_0,the prestress levelλand the ratio of stirrupρ P_ss in the potential plastic hinge zones.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failure mode and hysteretic behavior of the tested models are obtained.In addition,the P-△and sectional M- hysteretic models for the PTCCBs at the midspan are established.The P-△hysteretic model show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959.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刘法建  张捷  陈冬冬 《地理学报》2010,65(8):1013-1024
从旅游流的内在联系特性入手,分析了入境旅游流网络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基本特征描述、密度分析及EI 指数检验、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展开研究,然后运用QAP分析模型对旅游者流动矩阵和各省市旅游供给要素差值矩阵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 中国入境旅游流规模上呈现东部强,西部、东北次强,中部弱的态势,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且不均衡,空间结构上出现一定的集群 现象;② 东部一些省市不仅中心度指数高,结构优势明显,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而且内部联系紧密,另外西部个别省份的网络重要性有所增强,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态势有所改善;③ 自然资源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联系度、空间距离是制约入境旅游者流动的因素,而国际旅行社数、飞机起降架次为代表的高档次旅游服务水平、及是否同一地区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文章旨在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和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照。  相似文献   
960.
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 《地理学报》2010,65(12):1624-163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历来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间的内在关系关注较少。中国黄金周旅游流是典型的高强度的短期旅游流。选择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4 座重点旅游城市的7 处代表性景区为案例,建立黄金周客流周内分布偏度指数G,并使用相关分析及Person 相关系数,发现存在景区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现象,其机制为:在假日制度时间约束下,距离旅游集散中心的时间距离成为影响各城市及其代表性景区黄金周客流时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时间距离越大,则黄金周客流峰值出现时刻越迟,G值越高;而部分景区同时受不同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出现客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多重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