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6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广场公园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被城市建筑所代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居民开始越来越关注广场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广场公园的可达性逐渐成为现代人选择居住小区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客观真实地评价广场公园的可达性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距离摩擦系数β从0.6~2.2以步长为0.2变化时对可达性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了准确测定广场公园的可达性,将旅游域模型的思想首次应用至可达性研究中,对引力模型中的距离衰减系数β进行估计,最后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距离摩擦系数β较小的变化将对可达性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β的增加可达性计算值出现最大值越来越大、最小值越来越小、标准差越来越大的现象;② 基于旅游域模型的思想构建参数估计方法并选取5组不同实验对引力模型中的距离摩擦系数β进行估算,最终通过求取不同实验组的均值得β=1.70时的可达性评价结果更加可靠;③ 通过武汉市中心城区广场公园可达性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考虑广场公园规模与人口规模影响因子的同时,可以充分体现广场公园吸引力在距离衰减上的变化,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广场公园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912.
探究我国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关系,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力模型、二维组合矩阵等地理数学方法,研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表明:(1)从全国角度来看,我国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存在空间错位现象,3个重心均偏向东南方向;(2)从省(市、区)角度来看,在旅游景区与游客接待量的组合矩阵中,同步发展型和偏离错位型数量基本相当,在旅游景区与旅游收入的组合矩阵中,偏离错位型数量明显多于同步发展型,在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的组合矩阵中,两种类型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13.
在黄果树瀑布北约2km处,新发现一片长1-1.5km,宽0.5-0.8km的石林,命名为黄果树石林。贵黄高等级公路通过该石林南侧,交通方便。黄果树石林可作为黄果树景区风景点之一而共同开发。黄果树石林由早三叠世(距今2.4亿年前)浅海中沉积形成的安顺组白云岩组成。形成石林的岩层为厚层块状,发育东西向节理,也有南北向和其它方向的节理,且这套厚层岩石上下均为薄-中厚层状岩石。喜山运动以来的差异风化和溶蚀作用逐渐形成了黄果树石林。  相似文献   
914.
根据衡水市1972—2013年雷暴日资料、2009—2020年闪电定位数据及衡水湖湿地景区实地勘查资料,选取评估区域面积、评估景区级别、地形地貌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等18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比,建立湿地景区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对衡水湖景区开展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除闾里古镇区域风险等级为中等外,其他4个区域风险等级均为较高风险;影响其风险值的主要指标为土壤电阻率、地形地貌、相对高度、人员密度、材料结构、区域雷电防护水平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找出了衡水湖景区的雷灾易发区、隐患点和防雷措施薄弱环节,有助于更加科学地防雷减灾。  相似文献   
915.
We report on a photometric study of the flareM4.5 dwarf YZ CMi as based on photoelectric observations from the seasons 1972/73, 1979/80 and 1996/97. We suggest spot activity to explain the light and colour curves. Spots are generally 500K cooler than the surrounding photosphere and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solutions available for the observations: high latitude spot changing slightly basic properties such as radius and latitude or active near‐equatorial (belt‐like) centers represented by three spots. However, the activity centers changed in longitudes (∼180°). The typical spot coverage (inclination i = 60°) is 10‐15% and 5% for the season 1996/97 or ∼25% for the stellar inclination i = 75°. As a by‐product, V curve and (V‐I) and (V‐K) indexes turn out to be most promising in modelling of M‐type stars as far as present calibrations are concerned. (© 2003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16.
北方盛夏台风暴雨的天气型及其年际变率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永炎 《气象》1997,23(7):3-9
1949-1996年的48个盛夏期间,我国北方地区共有10次过程雨量最大值大于400mm的台风暴雨实例。从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观点对这10例进行分类。根据实践经验可以把台风槽、可套西风槽、日本海渤海高压、上海地区850hPa东南风急流以及弱冷空气入侵台风等5因子作为分型的判据。结果指出,10例中只有发生于1950、1963、1975、1984和1996年8月上旬的5例属于相互作用型,其他5例不是  相似文献   
917.
青岛海洋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海上旅游活动的历史悠久,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延续至今;现代海洋旅游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应采到有力措施,加大发展力度,以推动青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18.
The evolution of the large‐scale component of the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by an ensemble of Rossby vortices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ossby vortices excited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Carrington rotation is determ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Kitt Peak synoptic maps. Our model also considers 11‐year hydrodynamic and 22‐year magnetic field oscill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ossby vortices, the toroidal magnetic field is significantly amplified and the sign of the angle between the rope of the field lines and the equator is in accordance with observations for “normal” sunspots. We also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by our model of “abnormal” sunspot phenomena. We find that an inverse cascade, namely, the merging of Rossby vortices, gives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hydrodynamic structures with a life‐time on the order of a solar cycle period. We conclude from this that the formation of such structures can thus explain the appearance of long‐lived, large‐scale compone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