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6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转型成为解析区域乡村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窗口。科学诊断中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及其存在的核心问题,可为调控农业生产政策和完善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论文以中国传统农区黄淮海地区为例,以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划分为突破口,系统诊断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类型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案。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尺度分析法是分析农业生产转型阶段差异的有效手段;空间弹性视角下,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转型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耕型、现代市场型和城郊休闲型3类;传统农耕型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农业劳动力转型的失调、缺乏核心产业支撑及实际城镇化率较低是限制乡村有序转型的关键问题;现代市场型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态和小农户的有效组织是当前亟需突破的难题;城郊休闲型地区完善农户的市场参与方式和降低资本风险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各转型类型的差异化问题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992.
李智轩  胡宏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12-1725
虽然国内外大量研究探讨了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但较少将城市地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结合,从理性行为角度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论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居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传统社区、单位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和商品房小区的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和健康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居民健身意向和健身活动的最重要因素为知觉健身行为控制强度感知。消减居民健身的主观限制,包括为其提供健身设备、公共健身资源和对健身进行补贴,可提升其健身活动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通过改善建成环境进行健康行为的主动干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传统村落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通过梳理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成果,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态势,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首先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将国内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历程分为起步探索、初步成长、繁荣发展3个阶段,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研究者及发文机构、关键词及研究内容、研究前沿进行量化分析,发现:①核心研究者之间联系较弱,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②发文机构之间合作度低且地域主要集中在南方;③研究内容主要为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开发、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社区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及传统村落与生态旅游;④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前沿分别是传统村落旅游新业态、传统村落旅游与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新路径及传统村落旅游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居住区是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其建成环境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核算居民各类出行碳排放,通过POI抓取、空间句法、网络分析等方法识别开封市主城区成规模的248个居住区的建成环境特征,借助核密度和GWR等方法剖析居住区尺度居民各类出行碳排放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 城市内部居民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居住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问题突出,外圈层快速扩张区域应作为城市碳减排工作的关键区域;② 居住区尺度能较好地揭示建成环境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路网设计、建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等因素对各类出行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差异较大,作用强度亦存在不同方向上的空间渐进规律;③ 根据出行碳排放结构及其对应的建成环境指标可识别出外层高密度欠通达低混合型居住区碳排放水平较高,内层低密度高通达高混合型居住区碳排放水平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居住区空间重构和城市碳排放的分区规划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将CNKI数据库1992~2017年中CSSCI、核心期刊、CSCD作为数据基础,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期刊发文量方面,建筑学和规划学期刊暂时领先,地理期刊紧随其后,地理核心期刊中《经济地理》发文量最多;(2)发文作者方面,团队相互之间合作紧密度不强,团队影响力也有待提升;(3)核心关键词方面,以传统村落为基础上向保护、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继续拓展延伸;(4)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主要研究内容,3者之间呈现不断递进又相互交融的关系;(5)传统村落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传统村落在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基础,今后需要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6.
Integral to the geographic discipline are cross-cultural analyses, many of which use languages outside of the researcher’s own. There are few analyses, however, that address issues of translation that are inherently geographic; namely, that language is understood as a manifestation of place and cultur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interviews must be interpreted through a lens that evaluates how the translation of a word, or even a concept, is understood differentially based on one’s sense of plac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of the Etsha villages situated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 comparing perceptions of changes in both the local area and the flooding regime. Findings show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how residents perceive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ight of their residential histories and their production of place.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an area is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previous residences,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time spent in reside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at place. The process of interviewing regarding such change, especially when translation is necessary, should therefore proceed by incorporating inquiries about previous residences and the environments of those areas to correctly contextualize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a particular area.  相似文献   
997.
Since 1978, within social geographic pattern of Chinese metropolis, differentiation not only has come to be in social entity, but also by some degree embodied within residential space. Through the study on spatial segregation, the authors implicate these abov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from social polarization to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cause by change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urban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rom project-specific t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i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 of urban planning (from a sectional-subordinated to a municipally based control). The imprints of transition on social space are illustrated eight references to the example of Nanjing metropolis. Among the new phenomenal identified here are the six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 according to soci-economic statu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9838280) and the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Projec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Z952-J1-206). Biography: ZHU Xi-gang(1956–), male, a native of Taic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s a Ph. D. stud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urban plann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desine etc.  相似文献   
998.
青岛市区土地与住房价格关系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迅速飙升,超出了广大群众的承受范围,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该文充分利用所掌握的青岛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大量翔实的原始数据,客观真实地揭示土地价格与住房价格二者的关系,以便为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淑佳  孙九霞 《地理学报》2021,76(4):921-938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虽然政府与学界进行了大量保护与研究工作,但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因此建立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准确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传统村落的长期实地调研,本文提出社区和遗产两个基本属性间协调关系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使用层次分...  相似文献   
1000.
居民建筑物(民用住宅建筑物)碳排放对节能减排策略制定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城市碳排放计算方法尺度较大且缺乏居民建筑物碳排放一致性计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居民建筑物碳排放定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结合夜间灯光图像,将武汉市居民碳排放总量分配到每个地块;然后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构建由地块规划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以及单体居民建筑物形态因子组成的居民建筑物碳排放反演模型。论文使用该方法计算了武汉市所有单体居民建筑物的电能消耗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① 居民建筑物碳排放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城区向郊区不断递减的模式,和人口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② 居民建筑物碳排放量分布具有异质性,呈现出长尾分布的特性,其中89%的居民建筑物的碳排放量低于平均值1.28 t,而11%的居民建筑物的碳排放量高于平均值;③ 同一地块上的居民建筑物碳排放量差异相对较小,地块之内平均标准差为7.66 t,而不同地块上的居民建筑物碳排放量差异相对较大,地块之间平均标准差达到51.30 t;④ 居民建筑物的碳排放量更容易受到规划因子中的容积率影响,社会经济因子中的人口密度影响,以及居民建筑物形态类型的影响。论文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居住区可持续规划等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