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6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为了保证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的时空一致性和解决共享虚拟场景过程中的同步和一致,本文提出了在虚拟地理环境中通过统一的空间基准和环境描述来保证空间一致性,通过具体的减少数据传输延迟的技术方案来保证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2.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人们对各类信息需求的增加及企业面向社会提高知名度的需要,使得企业三维仿真WebGIS系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探讨了利用VisualBasic等开发企业三维仿真webGIS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3.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this paper designs an intelligent agent based on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VGE) system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data, rapid computation, multi-user, multi-thread and intelligence and issues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GIS models and algorithms. The new advances in software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lay a reliable basis for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4.
A few researches adopt virtual reality in landslide.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combine the physicsbased deformable method with the process simulation of a sliding landslide, this way the dynamic process of a going landslide can be simulated. Th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law of landslide provides a foundation to forecast and make it realiable to foretell disasters. After recounting the condition of VR and landsliding body simul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mulating landslide by the physics-based deformable method. The method divides landsliding into deformable body and rigid one. The deformation of deformable body can be compute by DDA and FEM, and DDA fits the great deformation and FEM is good for the tiny deformation. This paper shows it is feasible to simulate the landslide animation by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25.
1989年3月特强磁暴期间的电离层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欧亚大陆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考察1989年3月12~16日磁暴期间的电离层暴形态及其发展变化. 特强磁暴引发的电离层暴是全球性的,但自磁层沉降的高能粒子对热层低部的加热程度及区域分布不同,因而各经度链区域内电离层暴的特征也有所差异. 本文研究表明,与理论推断对照,欧洲地区内F2层最大电子密度NmaxF2(或f0F2)并不出现正暴现象,而负暴自高纬向低纬的发展则与典型的热层环流结果相符. 此外,此磁暴过程期间在中低纬区存在明显的波动过程. 在亚洲高纬地区,磁暴初期13日有约10 h的正暴,而负暴过程则与欧洲地区类似,但不太清晰;且无波动现象. 磁暴期间,同一经度链的中低纬地区,夜间常发生多站同时的h′F突增. 本文再次证实这是一般磁暴期间常出现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26.
半球成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植被结构参数及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测量等领域。高逼真度虚拟森林环境的半球成像方法模拟及验证可用于定量评估半球成像方法测量精度及地面验证研究。但高逼真度虚拟森林环境下半球成像方法模拟面临场景复杂度高、面片数巨大、模拟效率低等难题。首先,论文以高逼真度虚拟森林环境构建原理建立了不同林分密度、树木分布模式、场景大小及树木种类等特征的虚拟森林环境库;然后,在采用光线跟踪算法开展半球成像方法模拟时,对比分析了4种数据结构分割平面搜索方法,即空间中分法、对象中分法、启发式排序法和启发式BIN分区法,结果表明,启发式排序法性能最佳;最后,以高逼真度虚拟森林环境库,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Kdtree、BVH、Octree 4种数据结构方案组织、管理单树几何模型及虚拟森林场景两级数据集效率,并选择场景节点遍历数、单树几何模型节点遍历数、单树几何模型遍历数、面片遍历数及平均计算时间等参数作为衡量数据结构组织方案性能的定量化指标,研究发现Kdtree数据结构方案较其他3种数据结构方案更为优越,因此,其可作为高逼真度虚拟森林环境库的半球成像方法模拟之首选。  相似文献   
127.
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剖面图构建采用的数据源多为钻孔数据,对于构建过程中的地层尖灭、剖面图光滑处理等问题的相应算法应用较为复杂,稳定性与健壮性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虚拟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图构建算法。首先,根据地层尖灭处理策略构建其虚拟钻孔;其次,依据细分光滑策略采用4 点插值细分算法构建其虚拟钻孔;然后,对地层线要素进行多边形拓扑重建,构建地层多边形实体;最后,综合各项地质剖面图制图要素进行整饰输出。本文将虚拟钻孔引入地质剖面图构建的各个环节中作为算法中间单元,有效简化了建模算法实现过程,确保了算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实例表明,采用本文算法所构建的地质剖面图能正确反映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增加了细分次数,可明显提高出图平滑效果。  相似文献   
128.
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特殊性要求整个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及稳定性.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容灾备份,并通过虚拟机特性将原来在多台服务器上部署的系统在一台高性能服务器上实现,节约资源的同时,使异地移植更加灵活.基于虚拟技术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可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9.
地震干涉技术被动源地震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动源地震成像是基于地下反射波响应和透射波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地表接收由地下非人工震源发出的透射波响应,利用互相关运算来合成反射波响应的方法.合成的反射波响应,又称虚炮集记录等价于地表地震剖面记录.本文研究了由地下随机分布的被动源发出的透射波记录来合成虚炮集记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反射波记录和透射波记录的关系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被动源成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被动源地震信息进行成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0.
针对心内复杂结构,本文结合三维虚拟内窥镜技术和二维常规观测截面功能,开发了双源CT心脏图像的显示系统。用户可以在本系统内以自动和交互式的两种方式观测心内结构。自动方式,对造影剂增强的数据部分进行基于欧式距离的三维骨架化得到规划路径,光线投射法根据已算出的欧式跳过空白区域,减少了绘制计算量;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随时从内窥镜视角切换到当前视点所在的任意截面,便于进行二维和三维的结构和病理综合分析。而且,本系统根据规划路径自动检测标准四腔切面,改善临床检查的效率。本系统采用基于CUDA的体绘制技术有效实现了对心内解剖结构更加直观的观测,便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