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9篇
  免费   3024篇
  国内免费   3072篇
测绘学   687篇
大气科学   1555篇
地球物理   4228篇
地质学   8587篇
海洋学   2641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078篇
自然地理   265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664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1186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934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1029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843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0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大庆-哈尔滨地段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昌  宋鹤彬  高鹏飞 《地球学报》1994,15(Z1):168-176
作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古水文地质条件及现代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入手,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中段的地热及其赋存特征,认为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温梯度都较高,具有形成深部地热的条件,但只在上部具有较厚的含水层及断裂发育凹陷带中的局部地区,才能赋存可开采的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962.
白杨水源地座落在渭河下游重镇——渭南市西北约5km处,为渭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区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巨厚,地形平坦,降水充沛,地表水丰富,为地下水储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按含水介质的埋藏条件可划分为潜水、浅层承压水、中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4个含水岩组。为了进一步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形成机制、储存运移过程、排泄开采条件,本文结合环境同位素(包括14C、13C、3H、D和18O)对水源地地下水年龄、地下水运动速率以及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研究和探讨。而同位素测定表明:水源地潜水为现代水,3H含量较高,河水补给量占1/2  相似文献   
963.
佳木斯市地下水水量水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佳木斯市是一个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本文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佳木斯市的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模型.用有限元法求解水量模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用特征有限元法求解水质模型进行地下水污染预测,该方法在求解对流一弥散方程时能有效地消除数值弥散和数值振荡,精度较高.为使该方法付诸实施,文中也提出了当利用特征有限元法求解时确定运动水质点所属单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4.
开敞水域中航槽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模拟开敞水域中航槽流场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流速分布与袁美琦、李安中等人试验值相吻合,并计算了相当于天然情况下(各种水深、挖深比及航槽与水流的不同交角)的流场,得到了各种航槽与水流交角、不同挖深比的航槽流速折减系数变化规律图,及各种航槽与水流交角、不同挖深比的航槽中流向与航槽轴线交角的变化规律图,为开敞水域中航槽选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5.
胡昌新 《水科学进展》1994,5(4):280-286
根据感潮河流的水流特性,研制了准动态水质回荡模型,并利用相似的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对其进行求解,提出了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模型适用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变化分析,经黄浦江干流氨氮浓度资料验证,成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66.
柯礼聃 《水科学进展》1994,5(4):328-332
水利科学是在有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实践中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水利建设推动了水利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其进入一个综合发展的新阶段。现在,随着水利事业发生的战略性转变,水利问题中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显着增多,正确处理水利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愈来愈成为水利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水利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强水利学科中的软科学建设是今后水利科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7.
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坑开挖中的突水和坑道碎屑流的成因做了探讨,并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水同位素及水文地热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的二期井下工程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68.
应用箱状模型的理论,建立了茶卡盐湖及其外围水系的箱状模型,在测定茶卡盐湖丰水季节和枯水季节卤水的水量及流入湖区河水、泉水的流量的基础上,计算了茶卡盐湖溶洞水上渗补给湖水的平均速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9.
Kettle ponds in the Cape Cod National Seashore in southeastern Massachusetts differ in their evolution due to depth of the original ice block, the clay content of outwash in their drainage basins, and their siting in relation to geomorphic changes caused by sea-level rise, barrier beach formation, and saltmarsh development. Stratigraphic records of microfossil, carbon isotope, and sediment changes also document late-glacial and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The ponds are separated into 3 groups, each of which foll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scenarios. Group I ponds date from the late-glacial. They formed in clay-rich outwash, have perched aquifers and continuous lake sediment deposition. The earliest pollen and macrofossil assemblages in Group I pond sediments suggest tundra and spruce-willow parklands before 12 000 yr B.P., boreal forest between 12 000 and 10 500 yr B.P., bog/heath initiation and expansion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between 11 000 and 10 000 yr B.P., northern conifer forest between 10 500 and 9500 yr B.P.,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ape oak and pitch pine barrens vegetation after 9500 yr B.P. Sedimentation rate changes suggest lowered freshwater levels between 9000 and 5000 yr B.P. caused by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on the Atlantic Coastal Plain. Lake sediment deposition began in the middle Holocene in Group II ponds which formed in clay-poor outwash. These ponds date from about 6000-5000 yr B.P. In these ponds sediment deposition began as sea level rose and the freshwater lens intersected the dry basins. The basal radiocarbon dates of these ponds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analyses of the pond sediments suggest a sea-level curve for Cape Cod Bay. Holocene topographic changes in upland and the landscape surrounding the ponds is reconstructed for this coastal area.Group III ponds in the late Holocene landscape of the Provincelands dunes originated as interdunal bogs about 1000 yr B.P. and became ponds more recently as water-levels increased. Peat formation in the Provincelands reflects climatic changes evid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region.This is the 8th in a series of papers published in this special AMQUA issue. These papers were presented at the 1994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Quaternary Association held 19–22 June, 1994,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Dr Linda C. K. Shane served as guest editor for these papers.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