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关于中国的研究成果打开了近代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他命名的“丝绸之路”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并沿用至今。国内学界对李希霍芬学术贡献的评述聚焦于他对中国地质和地球科学的贡献,但对其研究成果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价值尚缺少深入的总结。本文分析李希霍芬到中国考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为基础文献,梳理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间在中国的历次考察路线和主要考察内容,以及与中国古“丝绸之路”相关的考察计划;从当代人文-经济地理学视角总结分析了李希霍芬对中国研究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如区位分析、“联系”与“流”的分析、农业地域差异分析、人地关系分析、制度与文化因素分析等;最后提出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研究对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及人文-经济地理学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342.
海洋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1996年1-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3011、三角褐指藻2038、扁藻1040及小球藻1061等4种饵料微藻中与藻共存细菌单菌株及群落均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各培养时期除菌微藻3011不能限制弧菌生长;除菌微藻2038具有微弱限制弧菌生长能力,处于生长指数后期时作用相对较强,与藻共存细菌群落回加除菌微藻3011及2038,则恢复排斥弧菌能力,细菌先于弧菌加入时(如先加入3d)排斥能力显现较快,反之则较慢。另外还发现,除菌藻2038代谢产物(0.65μm 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能力,4种饵料微藻(自然藻-菌混和体)代谢产物(0.2及0.65μm滤膜过滤获得)无限制弧菌生长作用。因此,微藻培育系统抗弧菌机理可归结为:以微藻为基础的微小生物群落因优先占有生态空间而对弧菌菌群具有排它性。  相似文献   
343.
世界多极化进程与亚太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立足亚太地区,研究多极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首先指出对世界多极化进程需要进行再思考,强调过程的长期性、复杂和多变性。接着对亚太地区的多极化态势及其与区域合作的关系,作了具体分析。最后从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格局、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结构性特征和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等方面,对中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4.
花粉植被化与全球古植被计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革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306-311
花粉是全球陆地分布最广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来源。以花粉为基本资料的重建全球古植被计划自1994年实施以来,经数百名国际学者包括我国在内的第四纪花粉学等领域的专家合格,在综合和重建晚第四纪植被和制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成果提出了6kaBP和18ka BP两个时期的植被,在填补地理空白的基础上构成了全球规模古植被分布。  相似文献   
345.
无人机组网技术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海洋多个观测平台间组网通信的迫切需求,作者从体系架构和通信链路等多个层面对无人机组网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关注了军用和搜救方面的特殊应用。最后结合实际项目中多机协同海洋观测的具体场景,分析了现有无人机组网通信技术的成果和不足,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6.
分析有关资料,结合笔者参加标准研制工作经历,讨论了地理空间信息标准涉及行业多、学科广的特征及其带来的要求和问题。比较了ISO/IEC技术工作程序和国内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提案和立项过程、研制时间、意见征集、合作与联络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标准提案和立项的论证工作,要求提案中提供“合作与联络”信息,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延长征求意见时间,调动多方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制定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7.
北极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欧盟作为北极域外行为体,为保障其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航道贸易、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的潜在利益,出台了一系列北极政策文件。在2008年《欧盟与北极地区》、2012年《欧盟的北极政策:2008年至今的进展及未来的行动》与2016年《欧盟北极政策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欧盟北极政策三大优先发展领域: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为适应北极国际博弈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欧盟新北极政策将会把关注重点放在“绿色”“平衡”与“合作”,旨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平衡欧盟内部与外部的利益纷争,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欧盟北极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研判也可为同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48.
基于2011-2017年CNKI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论文合著数据,借助UCINET与ArcGIS软件研究高校“青年千人”对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影响及其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内部知识合作网络度中心性总体差异显著,呈现多核心趋势;长三角外部以香港、台湾和北京为主要集聚区;而与国外建立的知识合作网络则集中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及欧洲的英国等国家;此外,知识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并将长期存在。在此基础上,从邻近性、城市能级驱动、社会关系网络驱动等方面探讨高校“青年千人”对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9.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1世纪以来城市蔓延国际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①城市蔓延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发表在城市类或地理类期刊上;②城市蔓延研究的国家合作较为密切,但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较为分散,最活跃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分别是美国、中国科学院和萨尔瓦蒂(Salvati);③以城市、增长、土地利用、城市化、美国、格局、中国、影响、区域、GIS等高频关键词为主线,大致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研究阶段;④早期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蔓延单个领域,近期则开始与其他领域(如景观生态、人类健康、土地财政等)相结合。未来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和合作网络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多尺度研究的增多等方面。  相似文献   
350.
马英杰  姚嘉瑞 《海洋科学》2019,43(3):106-1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能够在共同面对海洋灾害风险中承担起大国责任,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内海洋防灾救灾体系与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通过阐述海洋灾害防御的国际合作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以期得到稳定的海洋环境,更好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