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通过精细岩芯描述、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测井相综合研究,认为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部含油气砂体中,发育3种类型的准层序:①粒级由底部粗—中下部细—上部粗的、反映整体向上变浅的海侵滞留沉积—海泛泥岩—滨岸沉积准层序,羊屋2井5460~5468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②粒级向上变粗的滨外泥岩—临滨-前滨沉积,顶部受风暴影响的准层序,跃南2井6503~6512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③粒级向上变细的潮下带—潮间带沉积的准层序,吉南1井5465~5486 m含油气段属于此准层序。发育于羊屋2井中的第一种准层序内含油气砂体在时间上属于较早的准层序3,发育于跃南2井、哈得13井中的第二种准层序与吉南1井中的第三种准层序内的含油气砂体属于稍晚的准层序4。早期沉积的、发育于羊屋2井顶部的第一种准层序是有利储层发育段,该井区以北靠近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面尖灭线附近的准层序3时期沉积的临滨相储层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正交距离圆曲线拟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圆曲线拟合准则基础上,提出采用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圆曲线。该方法以圆曲线正交距离残差平方和极小为准则。基于间接平差原理详细推导了相关模型和算法,并以实际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4.
依据野外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微观特征,结合相应的地化资料,对川北地区灯影组灯二段的储层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其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粘连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和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藻粘连格架溶孔、顺层溶孔—溶洞—溶缝和穿层葡萄花边溶洞最为常见,储层类型多为孔洞型,常规物性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颗粒粘连滩和藻丘为区内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压实—压溶和多期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消失的基本原因,桐湾运动Ⅰ幕导致的表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颗粒粘连滩、藻丘与表生岩溶水平潜流带的叠加使其储层主要分布在灯二段的中部。该研究结果可为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震数值模拟中,完全匹配层(PML)边界能有效地吸收衰减地震波,得到无边界反射干扰的波场快照和地震记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分裂完全匹配层(SPML)的衰减机制,通过波动方程模拟,分析了震源主频、空间网格间距、介质速度等参数对SPML边界吸收衰减特征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条件下,PML边界对地震波的吸收效果。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震源主频对PML吸收效果无直接影响,空间网格间距与PML吸收效果成反比,高速层PML吸收效果缓慢等结论。并通过Marmousi2模型测算,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复杂模型、不同尺度数值模拟中SPML参数的选取方法,为地震数值模拟中SPML边界参数的定量选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北部盐湖相膏盐岩极其发育,膏盐岩对烃源岩性质及生烃特征的影响研究薄弱。采用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途径,探讨了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特性及其成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区与无盐区烃源岩的特性有很大差异,北部盐湖相含盐区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Ⅰ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南部淡水湖相无盐区主要发育有利生气的Ⅱ—Ⅲ型干酪根,反映东濮凹陷烃源岩的质量及生烃潜能与膏盐岩的发育密切相关。观察到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成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生油窗的范围显著增加;随着盐岩厚度(>50 m)的增加,湿气窗的范围也逐渐增加;当膏盐岩厚度约400 m时,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湿气窗的范围仍有增加趋势。膏盐岩对烃源岩“生油气窗”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以地质解剖为依据,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东濮凹陷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演化特征对该凹陷及同类含膏盐岩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乐元  吴嘉鹏  刁宛  李洋 《地学前缘》2021,28(1):155-166
浅水三角洲是沉积学和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坳陷型盆地内,部分学者研究证明在断陷湖盆萎缩期或裂陷初期也存在浅水三角洲沉积,但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利用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Muglad盆地研究区内Aradeiba组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有利条件、沉积特征以及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湖平面变化、物源供应等情况,建立其沉积演化模式。研究区在Aradeiba期构造相对简单,基底起伏不大,地势宽缓;古气候温暖潮湿,利于母岩区风化作用的进行,物源充足;古水体水浅动荡,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的有利沉积条件。综合组分、沉积构造、岩心旋回及粒度、录井等多方面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取心段由多个小型冲刷面或沉积间断面分隔的正韵律叠加而成,每个正韵律下部为中-粗砂岩沉积,发育强水动力沉积构造,顶部则多为杂色泥岩。石英含量很高,分选好,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为主,跳跃总体含量较高,也有一定量的悬浮总体,反映了浅水牵引流的沉积特点。根据Aradeiba组岩心相及测井相特征,研究区内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延伸远并且多分叉的水下分支河道发育,表现出高幅箱型-高幅钟型-中高幅薄箱型等多种测井相类型;河口坝在测井曲线上呈中高幅漏斗型。Aradeiba组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小层,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岩心相与测井相特征以及砂岩含量图,对不同小层的垂向沉积特征分析,发现不同小层主体沉积微相发生明显演化。综合湖平面、构造演化等因素,提出Unity凹陷Aradeiba组各小层沉积演化模式。裂陷初期,湖平面上升,第5小层主要为远砂坝、席状砂沉积;随着断裂活动加强,物源充足,浅水三角洲规模增大,第4、第3小层分别主要为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沉积;第2小层沉积时,湖泊水动力增强,分支河道发生明显席状化;伴随湖平面快速上升,第1小层主要为浅湖相泥岩披覆沉积。以上分析,对于加深Muglad盆地的沉积学认识并拓展油气勘探的领域和范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反转阶段,古近纪弱断陷阶段,新近纪的中新世—上新世早期坳陷阶段和上新世晚期—全新世挤压反转阶段。沉积构造演化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展布,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两次挤压反转期是圈闭构造的主要形成期,控制盆地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9.
影响GPS RTK作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RTK的作业原理和特点出发,主要针对影响RTK作业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通过RTK严格的作业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作业过程控制,提出了解决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对策和方法,使广大使用GPS-RTK技术的测绘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钻井井位测量的要求,结合钻井现场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GPS测量和常规测量相结合的钻井井位测量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对其他单位的井位测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对今后的井位测量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