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814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505篇
地球物理   359篇
地质学   3080篇
海洋学   8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乌鲁木齐市4座10层100 m梯度气象塔2013年6月~2014年4月气象观测资料和7个环境监测站[WTBX]AQI[WTBZ]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大气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特征,探讨了大气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与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混合层厚度夏季郊区高、城区低,冬季从南郊—城区—北郊随地势降低依次降低;夏季和冬季分别在1 559~1 772 m和526~1 156 m之间。地面至2 km以上每500 m高度间隔统计混合层厚度,500~1 000 m出现频率最多;月变化为6~9月基本在500 m以上,且每个高度区间其概率均超过10%,10月~次年2月1 500 m以上区间概率明显减小;日变化为中午13:00~16:00达到最高值,下午和傍晚迅速下降。白天较大的感热输送提供充足的热力条件,这也体现出白天以不稳定层结为主,夜间则以稳定层结为主。大气稳定度分类结果,夏季郊区和城区不稳定(A~C类)所占比例差不多,冬季北郊稳定(E、F类)所占比较最大、城区最弱。[WTBX]AQI指数冬季最大,从南郊—城区—北郊依次增大,这与采暖期污染物多、南郊比北郊地势高有利于扩散输送有关。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大气混合层厚度空间分布与气象要素、大气稳定度、地形等密切相关,对AQI[WTBZ]指数分布有重要影响,这对近地层大气污染状况预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化肥、农膜等在农业生产中的过量投入,耕地面源污染的程度随之加重。文章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上游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依据P-S-R框架理论,构建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加入土壤理化数据,使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和田地区1980 年及2016 年耕地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运用耕地生态风险模型、生态风险转移矩阵、Arcgis分析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论如下:和田地区1980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均为II级或III级,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上升至IV级或V级,呈“倒W型”分布,各县耕地面源污染程度较1980 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墨玉县和于田县在2016 年耕地生态风险等级达到最高的V级,而民丰县因自身生态环境的强脆弱性,同样需要提高关注。根据面源污染“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切实推进和田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增强技术指导,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和田地区耕地面源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主力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抽提—HCl酸解连续处理实验方法,对泥质烃源岩黏粒级组分的游离态有机质和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进行地球化学表征。结果表明:游离态有机质可以提供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有机质生源等地化信息,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能补充有机质生源信息;碳酸盐矿物结合态有机质能更好地保存烃类组分的轻质端,可以指示Botryococcus braunii生源的两环倍半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仅在赋存态中检出。此外单质硫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相对封闭的矿物晶格赋存环境使有机质的原生地质信息更好地保留下来。对烃源岩中游离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更为真实客观的地质推断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270个土壤剖面资料,结合1∶5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气象监测数据等资料,利用地统计学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11±2.19%,变异系数为70.72%,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广西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海拔、土地利用、气候和坡度6个环境因子对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的综合解释能力为47.9%。其中,土壤类型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独立解释其变异的36.0%,海拔和成土母质分别能独立解释28.5%和15.8%。气温对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比降水量更加显著,从而造成了广西土壤有机质整体呈南低北高的趋势。同时,土壤有机质对气温的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雨量的制约。此外,研究区农业耕作管理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洞庭湖区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渐变性和模糊性,本文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实验区,采用加权平均模糊数学模型,利用VB编程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每一元素的隶属度值,然后进行多因素成权叠加,采用MAPINFO得出土壤质量等级图。该评价研究结果将对湖南省洞庭湖区进行土壤治理和利用,区域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2005,(9):42-42
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群发性无证勘察开采等违法采矿行为,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说,煤炭企业无证开采、无证勘察等违法行为将受到重点打击。国土资源部将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无证勘察、开采、无证勘察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遏制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加大企业环保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秩序。莱芜市钢城区决定.从11月28日开始.利用1个月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1次以清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治理污染企业和打击暴力抗法为重点的集中整治活动。此次活动共分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和集中执法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水量持续偏枯,用水量不断增加,水污染范围逐步扩大,污染程度日益加重,黄河水资源管理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程度加剧两大难题。当前,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