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地学报》2006,24(B10):F0004-F0004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主峰海拔4359米。第四纪以来,螺髻山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留下了大量的冰川遗迹,如羊背石、冰溜面、U型谷、冰川刻槽、侧碛、垄岗、冰窖、冰斗、冰蚀湖和冰蚀洼地等等。当地群众称湖为“海子”。这些海子,大都深藏于原始森林中,四周冷杉密布,风景迷人。  相似文献   
2.
杨根生 《中国沙漠》2002,22(5):443-445
通过历史资料揭示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在历史上曾是“风景宜人、水草丰美“的牧场,或繁荣的商贸通道—古代的“丝绸之路“,或“林桑翳野“,繁荣富庶之地.沙漠化的产生,除了气候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人为不合理活动,破坏地面植被,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韦中兴  伏元洲 《水文》1994,(3):60-60,44
减少流速仪取草次数的一种途径韦中兴,伏元洲(黄河水利委员会北道水文站)一、问题的提出在流速测量中,水草对流速仪的缠绕,直接影响洪水测验工作。特别对那些暴涨暴落、水草多杂的山溪性河流,流速仪缠草问题更为突出。而一次测流中多次清除杂草,既费时费力,又易延...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观鸟     
王小龙  ;叶学龄图 《地球》2009,(3):104-105
我国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汉,以千年古镇——永修吴城镇为中心,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洲湿地碧绿一片;鱼虾螺蚌丰富,水草野花飘香,美丽的水乡泽国风光,吸引了大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珍禽候鸟到此越冬。  相似文献   
5.
保安湖沉水植被恢复及其渔业效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消除对沉水植物生长有破坏作用的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在低水位的早春选择无风浪的天气移栽水草,于199年保安湖一个面积为3.3hm^2网栏湖汊成功地恢复了绝迹8个月的水草群落,秋季水草覆盖盖达50%,同时研究了在无鱼类摄食破坏的条件下苦草和黄丝草的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6.
康静 《地图》2008,(2):54-57
额尔古纳河在康熙年间就被确定为中俄界河,与俄罗斯的赤塔州隔河相望。边境线长达667公里。河的右岸就是因它得名的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曾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过的地方,蒙古室韦部落在隋唐时期就在此游牧,是蒙古族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的故乡。小城北部是大兴安岭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哈乌尔河、得尔布干河与根河之间是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  相似文献   
7.
8.
利用GIS校正自动计产数据中的收割面积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样周期内实际收割面积计算误差造成的产量数据误差是联合收割机计产数据中的一种常见误差。为了消除由收割面积造成的产量数据误差,利用产量数据中产量点的精确GPS位置信息,并基于当前产量点与相邻产量点之间的时序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确定当前产量点的实际收割小区,最后通过谷物流量和实际收割面积计算产量点的实际产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误差校正,收割面积的计算误差由校正前的10%左右降低到1%以内,平均产量提高8%左右,同时该方法也可以检测出没有产量点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1960年以来太湖水生植被演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太湖的富营养化污染日益严重,针对太湖水生植被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然而全面的太湖水生植被调查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未见报道.基于2014年夏季全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比较分析1960年以来太湖水生植被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共有23种水生植物从太湖消失,其中1981、1997和2014年分别消失7、4和12种.从分布区面积来看,1960年以来太湖水生植被总体呈北部湖区水生植被消失,东北部、东部及南部湖区水生植被分布区面积持续扩张的态势,1981年全湖水生植被分布区面积占8%,到2014年已经有33.82%的水面有水生植被分布.从生物量组成来看,太湖水生植被先升后降,从1960年的10×104 t,持续上升到1988年的44.72×104 t,1997年下降到36×104 t,2014年进一步下降到29.09×104 t.但挺水植被以外的水生植被,尤其是浮叶植被的生物量一直保持上升态势.总生物量的下降与东太湖挺水植被大面积消失有关,到2014年全湖挺水植被生物量比重仅占5.15%,东太湖沼泽化问题已不复存在.从群落组成变化情况来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群落分布区面积锐减,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分布区持续扩张.目前太湖水生植被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北部湖区水生植被恢复和东部湖区水生植被过量生长.  相似文献   
10.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是芦苇湿地管理的主要手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分别比较了芦苇收割前、后鸟类群落及鸟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芦苇收割当月的鸟类物种数比收割前一个月明显减少,有10种鸟消失,而收割后一个月比收割前一个月另增加了6种鸟。除了一些鸟类物种消失外,收割导致了7种鸟的密度大幅下降,消失和密度下降的鸟的物种多为对芦苇较为依赖的物种。芦苇收割当月与收割后一个月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647;收割后一个月与收割前一个月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423。芦苇收割后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859 7,收割前一个月的多样性指数(0.734 6)次之,收割当月的多样性指数(0.604 4)最小;收割后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698 6)最大,收割当月的均匀度指数(0.580 4)次之,收割前一个月的均匀度指数(0.564 6)最小;收割当月的优势度指数(0.434 5)最大,收割前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367 2)次之,收割后一个月的优势度指数(0.240 3)最小。在水平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与收割次月鸟类物种分布特征一致,鸟的数量在芦苇湿地—水域、芦苇湿地—陆地区域较多。在垂直空间上,收割前一个月鸟的种类和数量在芦苇丛的下层居多。研究认为,芦苇收割的即时效应为对芦苇依赖性强的鸟的物种消失;之后则有新的物种加入;鸟类多样性经历短暂降低后,最终高于收割前。当地芦苇整体收割的方式对鸟类密度、冬候鸟越冬、特化种觅食影响很大。基于对鸟类群落和种群的保护,芦苇收割可以采取适当保留水域和陆地边缘芦苇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