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29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Tselentis和Melis(1996)提出的震中位置容限依赖于震级这一引起人们兴趣的建议 。  相似文献   
2.
极光电射流指数 AE 最初是由 T·戴维斯(T.Davis),和 M·杉浦(M·Sugiuara)在1966年为量度全球极光带电射活功性而引入的。现在这个指数已广泛应用于地磁学、高空大气物理学及日地物理学的研究中。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所首先取得了 AE 指数并出版了1957—1964年这一指数每小时的值。同时,戈达德(Goddard 空间飞行中心)(NSAN)取得2.5分钟的值且出版了1964年9月到1968年6月的结果。此后,这一指数定期存克罗拉多州的博尔德(Bouldr)世界资料中心 A 定期出版。WDC-A 还出版了1966——1974中年期间2.5分钟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11月的大磁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引起2003年10~11月发生的3个特大磁暴的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以及中国东部地磁台链记录到的地面磁场变化。结果表明,这3个特别大的磁暴是由太阳质量抛射事件引起的。太阳向着地球喷发出的大量等离子体引起的强烈太阳风扰动和持续长时间的南向行星际磁场与磁层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别大的磁暴。ACE卫星、GOES卫星以及地面地磁台站较完整地记录了这3次日地扰动传输过程。对于每一个磁暴,中国东部地磁台链记录到的H分量变化形态一致,纬度最高的满洲里地磁台H幅度最大,而其他台站的幅度与纬度无明显关系,这表明磁暴的发展不完全由赤道环电流引起,在这样强烈的磁暴期间,磁层内的电流体系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4.
分析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AE指数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反映极区地磁活动特征,但其物理意义不清,不能描述亚暴活动的物理过程,不宜用来作磁层相空间重构等非线性过程的研究。AU和AL虽是不可缺少的描述极光电集流活动的指数,但仍须消除规则日变化SR的影响、改进推导方法(和台站布局)。  相似文献   
5.
6.
高玉芬  周耕 《地震学报》1990,12(2):159-165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沿120E经度线附近纬度均匀分布的十个地磁台站地磁静日变化水平分量的资料和主分量分析法,给出了详尽的Sq(H)季节变化随纬度分布的剖面及Sq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视焦点纬度.分析表明,Sq(H)中2的变化,主要由于电离层中等效电流体系对称轴偏离地磁轴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地磁台观测基线值进行处理,分析了影响基线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各台各地磁要素磁变仪的温度系数、滑动系数和剩余均方差,为定量处理基线值资料、科学地评价台站资料内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磁暴期内夜间h’F的突增现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3个经度链上电离层垂测站资料分析磁暴时夜间h'F的同时突增现象提出了电动耦合在夜间出现东向电场从而使F层抬升的物理机制同时也解释了突增现象在午夜后更多,且增幅更强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用自然正交函数法分析Sq场的有效性。通过用这种方法对北京台1965年夏至附近地磁静日资料的分析表明,基底函数φ_hi收敛迅速,仅第一特征向量就集中了资料信息量的95%以上,因此可以用第一特征向量及相应的系数研究Sq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1983年2月27日日本标准时间(JST)21时14分地震时,一个频带在81—82 kHz的多点方位测定系统正在工作。在杉户、杉并区、足尾山地和八岳已经建立起观测台,正期待着根据由地震活动性可能会产生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电磁前兆发射,用方位测定方法确定地震震中位置。虽然我们不认为已全部理解了这里所报告的资料,但对于1983年2月27日地震,的确有证据表明,在主震前约8小时开始,从观测到的不平常的发射可以得到震中位置的指示。在我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讨论这一地震预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