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湘西南采金“信”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代珍 《湖南地质》1989,8(1):78-84
在湘西南民间开采脉金的活动中,人们积累了很多识别金富集的标志,简称“信”。本文收集列举了25种“信”,并相应地作了地质解释,评估了含金情况。从金的地球化学特性,论述了“信”与金富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宝山多金属矿田的矿化产于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灰岩中。以宝岭倒转背斜轴为核心,矿田中部是由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红组成的铜钼矿带,向外是由多个铅锌银矿床组成的铅锌跟矿带。笔者通过铜钼矿石和东部铅锌银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合及黄铁矿、黝铜矿的标型特征,探讨了宝山多金属矿田的矿化及蚀变组合分分带,并以此作为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本项工作着重探讨在植被覆盖、地质背景十分复杂的地区,利用遥感信息寻找金矿及其它多金属矿的方法。即从地层岩系、构造及构造交叉部位、蚀变带这三个方面,进行地质找矿专题信息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最后,通过信息提取及影像综合特征,进行遥感地质制图,圈定找矿有希望的地段。  相似文献   
14.
“准地籍测量”是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于实地标绘宗地界域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等;基于这种测量模式,其成果以传统的图、表展示已很难适应。实践运用MGE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开发出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其准地籍测量约70%的宗地成果与实际确权一致,不失为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宏城 《云南地质》2007,26(4):416-420
水泄铜钴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控矿因素较多,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受断层及岩性控制,地层初始富集,构造及区域变质作用提供通道及热源。水的循环、溶解作用形成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16.
第三纪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发育于板块汇聚边缘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火山-岩浆弧以及陆缘弧中,而大多数较古老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则主要发育于向大陆边缘增生的岛弧环境中.含矿斑岩的岩性变化范围从低钾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到高钾钙碱性石英二长岩到碱性的二长岩及正长岩,通常侵位于地壳浅部l~2km处,与同期的火山岩密切共生,并常见热液爆破角砾岩.其围岩蚀变从早到晚依次可分为Ca-Na硅酸盐蚀变、K硅酸盐蚀变、中级泥质蚀变、绢云母化、高级泥质蚀变,而浅部的高级泥质蚀变可以与早期K硅酸盐蚀变同期形成.Cu、Au矿化主要发育在K硅酸盐蚀变带中,矿化与A型脉密切相关,贫钼而富铂族元素.控制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过程包括:(1)源区有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2)能使Cu、Au等成矿物质有效进入岩浆熔体的机制;(3)合成矿元素的岩浆熔体在从地幔上升到地壳高侵位而形成斑岩体的过程中没有Cu、Au等成矿物质损失;(4)在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岩浆挥发份能有效的逸出,并且逸出的时间越早,对成矿越有利;(5)Cu、Au等成矿元素能有效进入岩浆挥发份;(6)在成矿斑岩体上部发育有利的相对封闭机制,阻止岩浆挥发份的逃逸;(7)含Cu、Au成矿流体的有效沉淀机制;(8)具有一个地壳上部的岩浆房,能够不断提供成矿物质和驱动热液循环的热能.要形成大型矿床一般需要多期岩浆脉动侵位与多期矿化热液蚀变事件的叠加.现多倾向认为交代的地幔楔可能是其主要物质来源.而有利于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岩浆有钾质钙碱性岩浆、埃达克质岩浆、碱性弧岩浆.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或者熔融产生熔体提供了上覆地幔楔熔融的高氧逸度条件,这种高氧逸度特征是地幔源区Cu、Au成矿元素能否进入岩浆熔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研究表明流体的冷却可能是Cu、Au沉淀成矿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扼要介绍了富金斑岩型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莲沱砂岩——南华大冰期前气候转冷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连君  储雪蕾  张同钢  黄晶   《岩石学报》2006,22(9):2387-2393
湖北宜昌地区出露的莲沱组中上部细屑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LA)介于60~70之间,表明是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比较莲沱组与板溪群中下部沉积岩的主化学成分和 CIA 值表明,板溪群源区遭受过强烈的化学风化,相应的古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而莲沱组源区化学风化弱,可见两者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明显不同。根据 CIA 值推测,地层层序上莲沱组位于板溪群的中上部,莲沱砂岩的 CIA 研究表明南华大冰期前全球气候已经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CIA 值继续降低预示着全球性的冰期到表,不久就发生了"雪球地球"事件。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 CIA 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 CIA 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 CIA 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9.
何照波  刘涛  杨宗  余红平 《云南地质》2007,26(2):175-182
萨尔布拉克金矿为北疆地区重要金矿之一,位于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矿床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走向延伸长,规模大,从地表向下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分带明显。明显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属构造一热液蚀变岩型微粒金矿。  相似文献   
20.
 Diverse spherulitic and granular crystalline fabrics, perlitic textures and fabrics related to the growth and migration of vesicles occur in the Garth Tuff, a largely welded Ordovician ignimbrite. Def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uch textures helps to constrain the ignimbrite's cooling and degassing history. Suites of spherulitic and perlitic textures closely reflect variation in cooling rates. Seven facies are defined based on the style and intensity of crystallisation: (1) a medium to coarsely crystalline, equigranular facies; (2) an intensely spherulitic facies; (3) a sparsely spherulitic facies; (4) a pectinate facies; (5) a microcrystalline to cryptocrystalline, equigranular facies; (6) a lithophysal facies; and (7) a transitional perlite–pectinate facies. Textural changes from facies 1 to 5 reflect progressively higher cooling rates. Facies 1 occurs in proximal settings in the ignimbrite's core. Facies 2 to 5 successively envelop facies 1, with facies 2 becoming the dominant fabric in the ignimbrite's core in medial settings. Facies 5 is typically developed in the originally glassy perlitic zones at the ignimbrite's welded margins. Crystallisation under hydrous conditions is reflected by second-boiling textures in the sporadically developed lithophysal facies. The seventh facies reflects a subtle interplay between cooling, hydration and crystallisation which locally prevented perlitic fractu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mygdales reflects patterns of volatile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In the lower levels of the ignimbrite, amygdales occur in irregular concentrations or rare subvertical pipe-like structures. Pipe-like structures attest to fumarolic activity while the ignimbrite was in a rheomorphic state. Amygdales are widespread and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levels of the ignimbrite. However, the top of the welding profile is characterised by a thin, poorly vesiculated, originally vitrophyric horizon that abruptly caps an intense concentration of amygdales. Ductile and brittle fabrics developed during the upward migration of gas. Microscopic drag folds occur around some amygdales. Jigsaw-fit to clast-rotated breccias originated through both late-stage pneumatic fracturing and autobrecciation. Vaporisation of water at the flow base provided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volatiles in addition to gas released during cooling and crystallisation. Secondary alteration has enhanced or modified some fabrics. Perlitic zones were susceptible to patchy chlorite–sericite–carbonate diagenetic alteration. Diagenesis and metamorphism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filling of vesicles. Received: 22 August 1997 / Accepted: 24 June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