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梅仙花岗岩体位于幕阜山复式花岗岩基西南部,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对湘东北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带成因研究以及其构造背景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次研究对梅仙岩体中粗粒、细粒两种结构的黑云母花岗岩分别开展了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中粗粒和细粒花岗岩年龄分别为819. 6±4. 6 Ma和810. 4±4. 7 Ma,证实梅仙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代表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构造- 岩浆活动高峰的结束。梅仙岩体的中粗粒花岗岩εHf (t)=5. 4~10. 1, tDM2=1. 31~1. 04 Ga,细粒花岗岩εHf (t)=5. 0~9. 9, tDM2=1. 33~1. 06 Ga。梅仙花岗岩具有正的εHf (t)值,且其Hf二阶段模式年龄接近冷家溪群碎屑锆石Hf二阶段模式年龄峰值(1. 4~1. 0 Ga),暗示其母岩浆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梅仙花岗岩具有富硅铝、高钠、中低钾、弱过铝质,较富集Rb、Th、U、Li、LREE等元素,亏损Ba、Nb、Sr、Sm等元素的特征,以及复杂的Eu异常(δEu=0. 58~1. 61)特征,属于或近似于火山弧花岗岩。梅仙花岗岩的Mg#值(45~59)明显高于地壳熔体的Mg#值(17~38),又暗示其母岩浆可能混入一定比例幔源物质。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梅仙花岗岩应是幔源岩浆底侵导致新生火成岩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非典型I型、I- S型花岗岩,其形成于扬子- 华夏板块陆陆碰撞后期,江南造山带构造背景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闽中梅仙矿区花岗岩的成因,对小焦、寨头、根竹园花岗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小焦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为158±3Ma,形成于燕山中期晚侏罗世。同位素分析显示,样品具有高I_(Sr)(0.707099~0.710082)和低ε_(Nd)(t)(-9.79~-10.92)的特点,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结合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梅仙矿区燕山中期花岗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消减的伸展拉张环境,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广东梅县地区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南段之莲花山断裂带中。通过开展1:5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表明,广东梅县地区存在晚中生代伸展构造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剥离断层和2个不同层次的剥离层组成,结合火山岩、侵入岩、沉积地层接触关系及高精度测年数据,讨论了该体系的形成时限,认为其形成和主导作用时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 ~135 Ma),最大伸展期在145 Ma左右; 前人认为莲花山断裂为早古生代俯冲带,但研究表明,其构造属性为晚侏罗世形成的剥离断层。因此,政和—大埔断裂一带很可能也存在晚中生代的伸展构造体系,说明华南主要构造形迹奠定于中生代,这为华南主要热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论梅仙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周兵  顾连兴 《矿床地质》1999,18(2):99-109
梅仙铅锌矿床产于双峰式火山岩系内,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中,闽中裂谷带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控制着梅仙矿床的成矿过程。梅仙铅锌矿床特征的研究揭示其是裂谷火山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并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5.
李秋金  李金梅  王芳 《江苏地质》2016,40(2):234-242
梅仙铅锌矿田形成于闽中大陆裂谷环境中,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东岩组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内,层位和岩性控制特征显著。在充分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马面山群变质岩层序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对梅仙地区铅锌矿赋矿变质岩系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认为梅仙矿田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变质岩系自老至新为龙北溪组、东岩组。龙北溪组为下伏于东岩组的一套巨厚的海相硅质、钙镁质、半黏土质、泥砂质沉积变质岩系,间隙有小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喷发。东岩组为一套具多个旋回的"双峰式"(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与泥钙质沉积的喷发—沉积序列。研究认为,丁家山矿区与峰岩矿区的赋矿变质岩系并非同一层位,而是下伏于其下的含矿岩层,峰岩矿区深部具备寻找丁家山式铅锌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嵩溪银锑矿区位于广东梅县白渡镇.矿区早侏罗世为海底火山喷溢.在喷溢间歇期及期后,大量含有Fe、Ag、Sb等多金属元素的残余气液与海盆的陆源碎屑和内源碎屑共同沉积,形成矿胚层.经由后期的热液改造,成矿物质叠加富集,形成矿体.其外围几千米范围内,有着与矿区类似的成矿条件.所以,从矿区成矿机理入手,深入研究,建立成矿模式,对寻找“嵩溪式”矿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梅县嵩溪银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嵩溪银锑矿V2、V4、V5、V6号矿脉的产状、形态和矿化特征,分析了矿体沉积环境,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初步认为早侏罗系海底安山玄武岩熔浆,沿寨岗上盆地边缘扩张性断裂上涌,在喷溢过程中,大量含Fe、Ag、Sb及多金属元素从喷口溢在富含有机质的局限-半局限海盆中沉积,形成矿源层或矿胚层。由于海盆中不断地接受上涌基性熔浆,在带来新的矿质来源的同时,含矿热水溶液流经含矿层问破碎裂隙,促使矿源层或矿胚层中矿化组分活化、迁移,在有利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其矿床成因应属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梅仙铅锌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黑云母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为主。该次研究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梅仙矿区花岗岩成岩年龄在158~155 Ma。岩石具高硅、富碱、高钾、铝饱和指数较高,以及富铁贫镁等特征,富集Cs、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P、Ti等元素,Ga/Al比值较低,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其岩石成因类型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梅仙矿区花岗岩是板内伸展造山阶段的产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消减后的伸展引张环境。在岩浆热液活动作用下,早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初始矿源层受到强烈的构造-岩浆热液叠加和改造作用,对矿质富集和矿体最终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