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247篇
地球物理   142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1.
首先介绍了耿贝尔逻辑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南海海域的涠州岛海洋站的风速和有效波高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耿贝尔逻辑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年极值风速和有效波高两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采用得到的极值风浪联合概率分布推算了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和波高,表明考虑风速和波高相关性对设计荷载的确定有显著影响。由于耿贝尔逻辑模型具有函数结构简单,参数估计方便,因此有望成为极值风速和波高联合分布的较理想概率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莱州湾地区盐业生产的潜力,盐产品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995年和2000年莱州湾地区盐业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分析,为编制《莱州湾开发与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博港沿岸沉积牧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GSTA模型结果表明,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近期处于淤积状态;万泉河口以南岸段即玉带滩大致以NNE走向到NE走向的转折点为界,北部主要是由岸向海运动,是侵蚀岸段,而南部则主要为由海向岸运动,有少量的淤积,博鳌港沿岸泥沙输送在纵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由南向北运动,万泉河口以南,北部是由北向南运动,南部是由南向北运动,其次还运用了经验公式对GSTA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通过万泉河口南部(玉带滩)3个断面的沿岸漂沙量,其沿岸漂沙方向主要为南北向,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和当地的许多地貌证据基本符合,而GSTA模型在玉带滩北部泥沙纵向输运方向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所表现出的一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时间尺度和所用的资料特征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在南海鱼类胆囊中发现寄生粘孢子虫角形虫属五新种。其中的肾形角形虫C.reniforma和石斑角形虫C.epinephela寄生于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桂山角形虫C.guishanensis寄生于青石斑鱼E.awoara,陈氏角形虫C.eheni寄生于黄鳍鲷Sparus latus,Ji角形虫C.clupanoda寄生于斑Ji Clupanodon punctatus.  相似文献   
16.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GPS应用的普及,高斯投影在测量中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许多文献上都给出了推导过程,这个推导过程的运算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计算精度难于提高。经过研究,一种易于编程的递推公式被发现,虽然这个公式在计算量上没有减少,但是可以较好地解决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壳的拆离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约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伸展条件下的地壳拆离作用是岩石圈减薄的重要浅部构造响应。晚中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包括拆离断层、变质核杂岩构造和断陷盆地)在华北、华南、东北和东蒙古及贝加尔地区普遍发育,它们切过上部地壳(断陷盆地)、中、上地壳(拆离断层)或中部地壳(变质核杂岩)。地壳拆离作用具有运动学极性(NWW或SEE)、几何学宏观(区域)对称与微观(局部)不对称性、遍布全区但不均匀性,以及形成时间的跨越性(140~60Ma)等特点,并使得地壳和岩石圈发生显著的减薄。本文研究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厚度变化与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是,除新生代裂陷发育区岩石圈厚度明显较小且厚度有迅速变化外,从华北向贝加尔地区总体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加厚,也即东亚地区岩石圈具有楔形形态。晚中生代时期的地壳(或地幔)拆离作用伴随着广泛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区域岩石圈同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破坏,华北克拉通在这一时期的破坏仅仅是区域岩石圈减薄在华北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工程,对晋城某矿南翼大巷东南区5m×5m×1ms的三维地震数据体,采用三维地震属性参数预测煤层厚度及其变化规律:沿3煤层、15煤层10ms时窗提取地震属性42种,根据钻孔资料,计算出煤厚与地震属性相关系数;从中优选出相关系数大于0.35的地震属性,其中3煤层9个、15煤层10个;然后进行地震属性互相关分析,优选出与3煤、15煤层厚度相关系数较大的4种属性,建立预测煤厚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选取3煤层12个、15煤层4个实测数据作为学习训练和测试样本,以钻孔地震属性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最终获得全区煤层厚度。经与预留钻孔成果资料对比,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用。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取心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探讨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岩石相、沉积微相、沉积亚相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分析了其岩电响应特征,进而建立岩电响应模式,并通过研究区井-震对比,建立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地震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