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牡丹江和海拉尔台下方地幔间断面结构及推论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牡丹江(MDJ)和海拉尔(HIA)台1988-2000年的宽频带三分量数字地震记录,通过地幔间断面产生的P-SV转换波,研究台站下方地幔间断面的分布以及日本海俯冲带对660km间断面的影响.为了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了线性-偏振滤波方法和修正的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来提取P-SV转换波.前一方法通过实验选取适当的光滑平均和提出立体角的约束;对后一方法进行了震源深度校正和间断面倾斜的修正.结果表明,在MDJ和HIA台下方,除在660,410,220和520km深度附近均存有间断面外,在140,350,570,740和1080km深度附近也存在间断面,显示了地幔中径向分层的复杂性;另外,MDJ台下方660-840km之间的间断面结果比HIA台下方的复杂,似有分层结构,可能反映了俯冲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1981~200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使用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面SdP转换震相,以研究660km间断面区域性差异.研究发现,自35N 到26N 的各剖面依次体现了和达 本尼奥夫带(Wadati-Benioff zone)倾角逐渐加大,且地震分布的最大深度也逐步增大,俯冲板块对660km间断面存在的影响也因此产生了差异性:没有俯冲板块影响的情况下,该间断面出现在CM)660km深度处,而受到俯冲板块明显作用的地区,则该间断面普遍出现下陷.转换点分布的一定程度分散性可能是间断面本身复杂结构、震相误判或一维球对称地球模型假定等因素造成的.这一转换点分布的分散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99~200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别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研究,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上地幔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S波介质品质因子Q,俯冲带研究,地幔间断面的研究,地球物质性质的实验研究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各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使用的主要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从这4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科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些原有领域中的研究更加深入; 开辟了新的方向;研究方法更先进.   相似文献   
14.
上地幔低速带底部的Lehmann间断面的存在形态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认识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耦合关系以及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自2004年以来汤加地区的深度介于75~150 km,震级介于Mb 5.0~6.0的6个地震的日本Hi-net台网记录的短周期波形资料;根据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对波形资料进行叠加处理获得的相对幅度灰度图,提取出离源下行的SdP转换震相,最终获得了近源230 km深度附近的6个转换点;进而据此发现汤加地区下方的Lehmann间断面存在深度及较小的水平变化,这意味着该间断面可能是从位错蠕变的各向异性区向扩散蠕变的各向同性区转换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受俯冲残留体影响的410km间断面起伏形态的研究对于确定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俯冲区域拥有全球少有的中、深源地震,为研究410km间断面起伏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利用日本Hi-net地震台网和美国TA台阵记录的帕米尔—兴都库什俯冲区域的6个震源深度为154.0~220.9km、震级为Mb5.6~6.4的中、深源地震的短周期/宽频带波形资料,经过4次根倾斜叠加处理,获得了36组Hi-net子台网和TA记录资料的倾斜叠加灰度图,从中提取了与410km间断面相关的次生转换震相SdP,发现受俯冲残留体影响下的410km间断面的深度位于372~398km.较之持续俯冲的西太平洋地区海洋岩石圈,研究区域俯冲滞留体对于410km间断面的相变线的影响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6.
茂县新磨特大滑坡-碎屑流的发育特征与运移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体积近800×104 m3的灾难性特大型滑坡-碎屑流灾害。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资料分析,本文对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崩滑危岩体及运移堆积特征,降雨及地震对崩滑的触发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碎屑流运动性的主要效应及其致灾机理,并评价了类似灾害的监测预警新方法。研究认为:(1)新磨村位于1933年叠溪MS7.5地震前已经存在的大型老滑坡堆积体上,多次历史强震和历年降雨循环使滑源区砂板岩坡体表层卸荷带失稳剥离,内部岩体完整性和强度进一步损伤劣化,滑源区在2003年之前已经发育了多条宽大裂缝,并存在显著滑前变形前兆,新磨滑坡本质上是一次后地震机制的灾难性高速岩质滑坡-碎屑流。(2)新磨基岩顺层滑坡体积约150×104 m3,但有约600×104 m3沟道老崩坡积体被刮铲、裹携。滑坡体高位撞击使老堆积体内“土拱效应”快速丧失并获得加速,“刮铲-裹携效应”促进了滑坡-碎屑流的流动性和扩散性,但大规模的裹携也限制了碎屑流运移得更远。这种冲击加载-刮铲裹携的破坏机制与1986年新滩滑坡、2000年易贡滑坡和2004年贵州纳雍左营滑坡等类似。(3)滑坡-碎屑流产生的地震信号分析可再现整个滑坡、冲击、运移、停积等全过程,震前InSAR形变资料分析则揭示了显著的变形前兆,两者结合应是未来这类超视距崩滑-碎屑流灾害早期识别、评价和预警的新方法。(4)鉴于滑后新磨流域仍然存在大量新老裂缝及其切割而成的危险块体,建议立即开展详细的灾害调查、风险评价和监测预警工作,避免类似灾害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在间断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N次根倾斜叠加应用于地幔间断面研究,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不同次根倾斜叠加的结果,展示了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的特点,不但可以增加信噪比,而且还提高了信号的清晰度,但有时会引起信号的畸变.N的选取取决于资料的噪声分布、信噪比和台站个数等因素.本文讨论了间断面倾斜对信号相对于参考震相的走时差、水平慢度差的影响,为分析倾斜叠加结果提出了修正标准,并为准确确定间断面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detailed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s a major field of geophysics study and the existence and the properties of mantle discontinuities are its important content. Since the lateral heterogeneity was discovered with the seismic tomography method,…  相似文献   
19.
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动力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耀霖  周元泽  张怀  王红才 《地球学报》2011,32(Z1):125-135
通过基于专项所属各项目的探测数据和成果, 结合课题组已经积累的数据与建模基础, 以及本项目组特定需要进行岩石物性参数测试及相关的流变本构关系研究, 进而开发并集成大规模并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平台系统, 进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综合定量模拟分析。同时建立高性能并行可视化平台, 据此进行中国大陆深部地幔对流与岩石圈耦合关系的探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并行可视化研究分析, 探讨回答中国部分典型构造区域的典型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地震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的存在、结构、成分、成因及其动力学稳定性对理解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化学分异、板块俯冲、地幔柱起源、板内火山、地幔对流模式和地球演化等深部物理化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由于其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剧烈,致使其地震学探测十分困难,再加上数据的限制,有关该低速层探测的研究不是很多,该低速层的结构、全球分布及形成原因等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该低速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各种地震学探测方法在该低速层应用上的优缺点,总结了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地区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研究取得的成果及不足,并探讨了未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