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17.44%~20.86%)、w(MgO)低(3.05%~4.98%)、富钠贫钾(Na2O/K2O=1.82~3.04),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6),相对富集Rb、Ba、P,亏损Nb、Ta、Th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亏损石榴石地幔橄榄岩在一定深度(约75km深度)情况下发生10%~20%的部分熔融,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中酸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w(SiO2)(70.29%~75.46%)和全碱[w(Na2O+K2O)=5.13%~9.90%],以及较低的w(TiO2)(0.25%~0.30%)、w(Al2O3)(12.85%~15.88%)和w(MgO)(0.36%~1.01%);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6~0.86,平均为0.64),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中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萨尔乔克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中酸性火山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20.3±1.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末期。结合进一步的地壳w(Rb)-w(Sr)和Zr/Y-w(Zr)判别图解,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早石炭世晚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地区七角井组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轻稀土轻微富集的特征((La/Yb)N介于1.89~2.21之间)及弱的Eu负异常(δEu=0.89~0.96),并且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Nb-Ta-Ti负异常特征。微量元素中除活动性较强的元素(Cs、Rb、Ba)其余元素均为N-MORB的1~2倍,接近下地壳的含量。(La/Nb)N介于1.82~2.62之间,远远大于1,暗示了该地区的火山岩在上升过程中可能遭受了地壳的混染。Zr含量大于142×10~(-6)、Zr/Y值大于4,也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在多种环境判别图解中均落入大洋岛弧边缘,靠近IAT和MORB或板内构造环境区域内,显示了同时具有IAT和MORB的特征,结合研究区内的早石炭世地层的沉积构造环境,笔者认为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地区在早石炭世期间处于一种伸展(弧后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区位于中祁连地块南缘, 青海湖南- 古雷深大断裂南侧,是祁连成矿带铜镍矿找矿最有利地区。铜镍矿矿体产于
同源同期侵入的基性- 超基性岩体内, 铜镍矿化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岩体的侵位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对乙什春基性-
超基性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CL) 成像观察, 结合Th/U比值特征,显示其为岩浆成因;并应用LA-ICP-MS 对锆石微
区U-Pb 年龄进行了测定,获得乙什春含矿岩体中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455.1±1.7) Ma,表明其含矿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
用发生于晚奥陶世,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为陆缘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西天山伊宁县北琼阿希河谷出露的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火山岩系列,LREE强烈富集[(La/Yb)N介于2.76~7.03之间],具有弱的Eu负异常,样品的强不相容元素(Cs、Rb、Ba、Th、U)LILE均明显富集,总体在原始地幔的10倍以上,显示了岛弧火山岩的Nb-Ta负异常特征。但是,其(Th/Nb)N、(La/Nb)N的比值远远大于1,Ba/Nb、La/Nb的变化范围较大,Zr/Nb、Zr/Hf接近N-MORB的比值,Ta/Nb却接近上地壳的比值,暗示该地区的火山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所有样品均显示为中钾-高钾系列,这种钾质类型的优势地位也反映了陆壳基质在岩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样品的Zr均大于300、Zr/Y均大于4,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成分特征,在Zr-Zr/Y判别图解中,大多数样品投到板内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区域内。结合区域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地区在泥盆世一直处于抬升阶段,在石炭纪时碰撞结束并进入碰撞后伸展阶段,局部地区产生一定的裂谷化特征。琼阿希河谷的火山岩的Nb-Ta负异常特征应为地壳混染引起,火山岩的形成环境为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的玉奇布拉克和乌图精河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包体发育矿物相互包裹的嵌晶及岩浆冷凝矿物不平衡结构,同时出现淬冷形成的针状磷灰石,指示岩体形成过程经历了二元岩浆的混合作用。包体较寄主花岗岩有明显低的SiO_2、K_2O,高CaO、FeO~T和MgO,但二者的微量元素高度一致,相对富集Rb、Th、U、K等LILE,贫HFSE,亏损Sr、Nb、Ta、P和Ti等元素,为二元岩浆混合作用所致。经LA-ICP-MS锆石U-Pb定年,两个岩体寄主花岗岩和包体分别获得301 Ma、308 Ma和303 Ma、298 Ma的形成年龄,指示同期不同源岩浆活动并存。寄主花岗岩的ε_(Hf)(t)值分别为+4.20~+8.33和+4.97~+7.0;Hf陆壳模式年龄T C_(DM)为782~1045 Ma和863~998 Ma,揭示它们主要源自新元古代早期陆壳物质。包体的εHf(t)值分别为+2.75~+6.41和+4.63~+7.92,与区域上同期基性岩脉正的εHf(t)和εNd(t)值相当。结合区域上同期花岗岩类高ε_(Hf)(t)和ε_(Nd)(t)、中等n(~(87)Sr)/n(~(86)Sr)推断,该期花岗岩是新元古代早期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浆与被消减带组分改造的略亏损岩石圈地幔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并构成由晚石炭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向早二叠世富钾花岗岩/或A型花岗岩转换的岩浆演化系列,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西天山造山带转入后碰撞晚期向伸展转化的构造环境。陆壳伸展导致幔源基性岩浆上侵,诱发陆壳部分熔融产生壳源岩浆,二者混合形成晚古生代以来西天山最为广泛的花岗岩浆活动,成为区内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17.
哈夏林场一带发育一套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含少量的流纹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流纹岩LA ICP MS锆石 U Pb同位素年龄显示该套岩石的形成年龄为(296.6±2.7)Ma,为早二叠世产物。玄武岩富钠贫钾(K2O/Na2O=0.21~0.37),高Al(w(Al2O3)=17.67%~19.65%)、低Mg(w(MgO)=3.30%~4.64%),表明原始岩浆经历了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轻微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微弱的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高场强元素Th、Zr、Hf,亏损高场强元素Sr、P、Ti;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学实验证明,玄武岩为岩石圈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区域低程度(5%)的部分熔融产物,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流纹岩与玄武岩体现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并具有一致的演化趋势,暗示二者具有同源演化特征。流纹岩为玄武岩上升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该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证实伊犁北缘哈夏林场一带在二叠纪时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此时北天山洋已完全封闭,并开始进入碰撞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萨尔乔克地区出露大量早石炭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岩石类型主要有亚碱性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主体属拉斑系列。玄武岩w(SiO2)为48.69%~52.09%,w(TiO2)(1.16%~1.34%)略高于N型大洋中脊玄武岩,w(Al2O3)高(17.44%~20.86%)、w(MgO)低(3.05%~4.98%)、富钠贫钾(Na2O/K2O=1.82~3.04),表明其原始岩浆发生过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06),相对富集Rb、Ba、P,亏损Nb、Ta、Th等不相容元素。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亏损石榴石地幔橄榄岩在一定深度(约75 km深度)情况下发生10%~20%的部分熔融,且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中酸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w(SiO2)(70.29%~75.46%)和全碱\[w(Na2O+K2O)=5.13%~9.90%\],以及较低的w(TiO2)(0.25%~0.30%)、w(Al2O3)(12.85%~15.88%)和w(MgO)(0.36%~1.01%);显示右倾负斜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铕负异常明显(δEu为0.36~0.86,平均为0.64),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指示中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有斜长石残留。萨尔乔克地区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火山岩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同时获得中酸性火山岩中锆石的U Pb年龄为(320.3±1.1)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末期。结合进一步的地壳w(Rb)-w(Sr)和Zr/Y-w(Zr)判别图解,表明早石炭世早期开始的博格达初始裂谷在早石炭世晚期进一步快速拉张,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博格达造山带在石炭纪处于大陆裂谷演化的观点,为进一步理解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板块构造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进行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查明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成岩时代为465.0Ma±3.7Ma,相当于中奥陶世。结合前人的矿田酸性火山岩精确的同位素定年资料(467.3±2.9Ma和467.1±2.2Ma),认为白银矿田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于奥陶纪的岛弧—裂谷环境。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白银矿田的构造演化和指导北祁连山白银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北祁连山西段,区内出露有南北2个火山穹窿,分别为南侧的清水沟—香子沟火山穹窿和北侧的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北侧穹窿中已发现的矿床均产出于穹窿周边,而南侧穹窿中目前发现的矿床产出于穹窿的中心,研究认为矿床与火山穹窿关系十分密切。矿田中铜多金属矿床均产出于酸性火山岩中, LA ICP MS单颗粒锆石U Pb测年,获得含矿酸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502.6±3.1)Ma,表明清水沟—白柳沟矿田成岩成矿时代为中寒武世,含矿火山岩系形成环境为大陆裂谷环境,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