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26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大多数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对第一批500余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资料初步评估汇总表明,占矿山总数的3/4矿山为资源型危机矿山,近200座约占1/3的调查矿山具有进一步寻找接替资源潜力;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区的区域分布、主攻矿床类型、找矿预测方法及找矿勘查技术手段等资料数据开展综合汇总,结合相关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获得了一批数据图表,为编制“纲要”实施方案和危机矿山专项的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国务院批准 ,由中国地震局主办 ,科技部、民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科协、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 (UNOCH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 (UNISDR)、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会 (IUGG)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 (The 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 tinentalEarthquakes———Mechanism ,Predic tion ,EmergencyManagement&Insurance ,简称IIIICCE)将于 2 0 0 4年 7月 1 2~ 1 4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IIIICCE将…  相似文献   
13.
本系统对T213和ECMWF的部分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处理,使预报员检索更加方便直观,T213降水和ECMWF温度经过分县插值处理订正预报后,对中短期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台风路径统计预报79年改进方案(下称79方案)投入业务使用已有九年,虽然预报效果较好,但存在着稳定性有所下降等问题,为此我们从样本资料、因子选择及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扩充和改进,并将预报时效延长到24—72小时,并以1986年和1987年的台风独立样本对改进后的业务模式(下称改进方案)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对广西森林高火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形成广西森林高火险气象条件的大气环流型作了分析,指出“两高(冷高压、副热带高压)两低(西南热低压、热带气旋)的异常活动,是形成广西森林高火险气象的四种天气型,掌握其形成、变化、相互转换的特点是开展森林高火险中期天气预报、警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这次泥浆体流变试验的比测使用了五种不同规格的旋转式粘度计,并把其测试结果与毛管式粘度计的测试结果作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若用旋转式粘度计测试具有非牛顿体特性的泥浆体,应尽可能采用具有转筒半径比(α=外筒半径R_c/内筒半径R_b)较小的测试室;若是用具有α>1.05的测试室测试,所得的数据则应作特殊处理。毛管式、旋转式两种粘度计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并具相仿的精度。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超过仪器的测试误差。这有待进一步研究、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