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依沟群是西秦岭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厘定为震旦系下统,是一套浅变质水携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建造。依据其沉积环境的差异和岩石组合,划分为上、中、下三段。通过笔者研究,认为是大陆山间河流出口处近源冲积扇体中形成的辫状河体系,为主河道—河道心滩—洪泛平原与湖泊等环境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2.
隶属于西秦岭南亚带的拉尔玛金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太阳顶群主要有硅质岩和碳质板岩两类岩石。金与有机碳的关系、矿(岩)石的浸出率与有机碳含量的负相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Q型聚类分析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现代模拟实验表明:太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构成了拉尔玛金矿床主要的矿源层。太阳顶群硅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金关系密切的有机质的生物先质体为海生低等菌藻类生物。硅质岩中金含量与菌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太阳顶群硅质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论述西秦岭太阳顶群(寒武—奥陶系)硅质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化学成分特征,重点讨论球粒硅质岩的成因。通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硅同位素分析,查明硅质具有深部来源的特征,并指出喷溢到浅水盆地底部的海底热水的硅化作用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川甘边陲热泉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甘边陲热泉发育的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认为它们是放射性衰变热和居里面隆起热以及构造热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西秦岭硅灰泥岩型铀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硅灰泥岩型铀矿》主要的内容:1.详细介绍了西秦岭地质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前寒武纪主要为铀的初始富集;古生代时期为形成铀源层;中、新生代时期则是铀的后生成矿期,同时也是成矿的关键所在。2.含铀岩系形成于陆棚背景上的障壁海环境,属于泻湖(海湾)—滩后潮坪—滩礁坪相沉积组合。硅灰泥岩富铀带系滩礁坪与滩后潮坪的沉积产物。3.矿体群多赋存于岩性—构造圈闭区中,且以盲矿体为主。矿体形态复杂,多呈结状、囊状、树根状等。硅灰质过渡岩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  相似文献   
18.
阿西金矿地处川甘陕“金三角”成矿集中区,中三叠统为本区内最重要的金矿源层和赋矿层。阿西金矿田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沉积-成岩-富集成矿的漫长复杂的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是多阶段、多层次、多因素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赋矿岩系特征表明,阿西金矿田的主要成矿环境为半深海斜坡环境。区内岩石类型极为复杂,三大岩类均有产出。主要有细砂岩、杂砂岩、沉凝灰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变粒岩、石英岩、角岩、大理岩、夕卡岩、角砾岩;岩浆岩类主要为英安斑岩(玢岩)、闪长岩等。其中最重要的赋矿岩石为石英岩,其主要特征为具块状、不规则条带状构造,呈褐黄色/浅灰色变余层状构造。由石英(75%-80%)、高龄石(10%-15%)、绢云母(2%-3%)、钛铁质(3%-4%)、玉髓(2%-3%)及少量碳质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与典型硅质岩相比,SiO2偏低,Al2O3总体偏高,出现较强的高岭土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主要赋矿岩石石英岩的原岩应属正常碎屑沉积岩。  相似文献   
19.
天池金矿产于川甘陕“金三角”。含金层位为泥盆纪地层。该金矿具有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四位一体”的控矿特征。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