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射线追踪是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基础,射线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及射线走时的精度决定了层析成像的可靠性.本文根据哈密尔顿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程函方程解稳定性的特性,采用辛几何算法(SAM-Symplectic Algorithm Method)及二维三次卷积插值技术进行地震波射线追踪.由于采用了SAM算法,保证了地震波波前精度,提高了射线空间位置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SAM既能保证哈密尔顿系统的稳定性又具有运算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粗差探测一直是自动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有效的粗差探测是确保监测工作能否反映变形体真实变形的关键。以GNSS自动化平面位移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卡尔曼滤波,建立监测点坐标序列粗差探测模型,对GNSS自动化监测坐标序列粗差探测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工程实际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散粒体斜坡俗称“溜砂坡”,对其运动和堆积特征的研究是溜砂坡防治的关键.在斜坡模型架上模拟碎块石的运动过程和堆积过程,探索其颗粒大小、形态与斜坡角的关系.通过堆积体纵剖面取样发现,溜砂坡堆积呈现分形结构,其颗粒质量粒径分布分维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781铀矿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程度现状分析、提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案,从而消除了铀矿渣核辐射威胁,恢复了矿区生态环境,改善了矿区及附近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结果表明:通过治理前后水样及矿渣堆放射性测量结果对比、治理后的矿渣堆积区的各种测试值均相对治理前大幅度降低。说明方案科学、可靠、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中观测值定权的问题,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以IGS提供的精密星历为参考,将卫星坐标的三维均方根误差与附有加权因子的用户等效距离误差作为精度指标,对各系统轨道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找寻其规律。对2013、2014、2015各年8月份轨道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DS系统在逐步完善,GPS/GLONASS/BDS 3系统轨道误差的权比在3年间显示出5∶2∶1、5∶2∶2、5∶2∶3的变化。以后的组合定位观测值可参考2015年的权比定权。  相似文献   
16.
李川  张廷军  陈静 《高原气象》2004,23(Z1):97-103
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气候变化,利用我国高原地区的地面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ECMWF(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再分析值地面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分析发现,40年来所选地面代表测站气温变暖现象较明显(南部的帕里除外),特别是青藏高原北部的茫崖气温增暖非常显著,而40年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没有显示明显的气温变暖,没有大的地域差别,而再分析气温资料在华北平原地区却能显示出较明显的气温变暖,再分析气温资料尤其是NCEP地面气温资料在青藏高原上明显偏低.ECMWF再分析地面降水资料的年际变化显示,近40年来,青藏高原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但近十几年属于有资料以来较湿的时段.地面测站年降水观测值不像气温观测值那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主汛期四川盆地雨型及其与全国雨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多年来,对于四川盆地主汛期(6—8月)总降水量及其分布缺乏总体、仔细的了解,对其与全国雨带的关系更无人研究,本文通过图1四川省主汛期总雨量分布图2盆地主汛期雨型本文选取盆地内16个站点、43年主汛期(6—8月)降水总量进行计算,获得43年平均的主汛期降水总量分布  相似文献   
18.
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陈静  李川  谌贵珣 《气象》2002,28(8):24-29
利用2001年9月17-21日T106客观分析资料,较详细地分析了“9.18”四川盆地西北部大暴雨过程的物理条件和可能机制,发现向北推进的低空偏南风急流促使川西北形成有利于暴雨的热力、水汽和动力条件。低空急流最大风速出口辐合上升区与地形抬升作用共同造成盆地西北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激发对流云团强烈发展,是本次暴雨的触发条件。局地地形的强烈抬升作用增强了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对暴雨产生了较强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34 a青藏高原年气温变化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结果表明:①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35°N为界的南北变化的区域特征明显。在年平均气温和年最低气温中,西藏地区的累计方差比青海地区大,年最高气温中青海地区的累计方差比西藏地区大。②青藏高原地区年温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而年温度的标准差与高原地区年降水的分布相似,但趋势相反,标准差大的区域主要在高原的西北部和四川的西南部。③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基本上是以增温的趋势为主,高原的西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最明显,尤其以柴达木盆地增温幅度最大,增加幅度为0.8℃·(10a)-1以上。年最高温度青海的增幅比西藏明显,而年平均最低温度西藏的增幅比青海明显。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暴雨短期集合预报系统试验与检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PSU/NCAR的高分辨率MM5模式,采用多物理方案构建长江上游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于2004年8月16日—9月30日进行了预报试验。降水集合预报检验表明,在25mm以上级别的降水预报中,集合预报能改进单一模式的预报能力。对“9·3”暴雨过程的检验表明,降水集合预报平均对暴雨过程的开始、持续、结束时间均有预报指示意义,特别是大于50mm的降水概率分布区域和值的大小对预报大降水的范围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