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蒙边境地区的海西至燕山期卫境复式花岗岩体属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关闭后加厚地壳伸展结果的产物。该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76.7~53.8 Ma之间,结合热模拟分析,卫境岩体在晚白垩世经历了一次快速的剥露事件,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则处于非常稳定的低速剥露环境中,没有明显的构造变动。卫境岩体的晚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对应于其北部和东部广大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内(如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松嫩盆地等)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该不整合代表了一次构造反转事件。华北北缘在晚白垩世曾遭受过比较强烈的构造事件的影响,该事件与Izanagi板块快速向东亚之下俯冲有重要关系。综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资料,晚白垩世构造事件影响的范围可至卫境岩体以西、满都拉以东地区。模拟结果显示,卫境岩体的剥露速率约为0.1~0.2mm/a。目前华北北缘东部地貌很可能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而非中生代早中期。铀成矿研究表明,二连盆地内晚白垩世二连组湖相泥岩中赋存超大型的同生沉积成岩铀矿化,早白垩世晚期的赛汉组中也赋存了大型的古新世-始新世时期形成的铀矿化,这些铀矿化的形成均在盆地西缘晚白垩世隆起事件之后,富含铀的卫境花岗岩遭受淋滤,铀在含铀含氧流体中不断被搬运至盆地赋矿地层中。由此可见,卫境岩体的抬升剥露是控制盆地内铀成矿的重要条件,抬升时间与二连盆地中铀矿形成的时代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地球磁场的成因、极性变化以及运用极性倒转划分对比地层和指示环境。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古地磁极性变化和古纬度方法对二连盆地某地区地层定年和地层界面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赛汉高毕-巴彦乌拉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具有明显从氧化环境到还原环境的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征,水中铀经历了由溶滤迁移到还原沉淀的矿化过程.在二连盐池、赛汉高毕-塔木敌地区和巴彦乌拉-白音塔拉地区有十分有利的铀成矿条件和良好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以矿产系统勘查为目的,提出了"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新理念,根据矿产勘查不同阶段、不同比例尺的任务要求,划分出成矿区(带)、矿区(带)、矿田、矿床和矿体5类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前三者统称为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以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相关矿产预测评价为例,在"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较系统地开展了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研究认为,在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致矿地质异常解析、成矿多样性及其与地质多样性的关联分析、成矿谱系建立以及多目标矿产(矿床)定量预测评价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产能结构的转变,"清洁、安全、高效"能源的使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核电俨然成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发展领域。了解、掌握境外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和核能发展动态,实施"走出去"开发战略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和UDEPO (World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s,世界铀矿床分布)的数据等为基础,综合分析美洲铀矿资源、生产和需求的最新情况及主要铀资源国家的核能发展动态。结果认为,美洲铀资源丰富,在全球铀资源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美洲铀资源现状及未来愈加激烈的竞争局面,掌握美洲国家核能及铀资源发展动态,对我国实施铀资源保障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库捷尔太铀矿床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砂岩型铀矿床时,发现铀与有机质的关系密切。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的正烷烃、甾烷和萜烷等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表明,主峰碳数以C29,C3l为主,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因此,认为库捷尔太铀矿床中有机质的先质母体主要为高等植物,个别样品为混合物源输入。同时。笔者结合地质实际情况和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断该地区为淡水沉积环境,这种沉积环境有利于高等植物的生长和保存。而铀的富集与高等植物的繁盛有关。所以,这种沉积环境对铀的沉淀富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还原沉淀和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7.
水的相变: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热液成矿作用中,流体主要组分是水。在研究热液矿床时,除了要重视不同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地质演化等因素外,水的相变也是了解热液成矿作用过程的关键。以热容为例,应用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提供的网上计算平台,研究了地壳中随温压改变水的热容变化规律,指出相变可造成水的物理化学参数急剧变化、是热液成矿作用的必要条件,揭示出热液成矿作用中水的相变和断裂(或断裂+岩浆活动)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指出通过水的相变可建立成矿期次与断裂期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水的相变是热液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赤峰地区金矿床中砷、锑、锰和锌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赤峰地区金矿床中不同介质中的As、Sb、Mn和Zn特征,简要地讨论了各元素形成异常的机制,指出了该区金矿床中这4种元素的基岩地球化学异常特点:As异常为宽而低缓,Sb异常为窄而高,Mn和Zn异常为环带状,这4种元素的垂向分带性不明显.本区金矿中的方铅矿中Sb含量特别高,远高于其他硫化物中Sb含量.在本区残坡积物组成的土壤中As、Sb、Mn、Zn明显富集,显著高于基岩中相对应的含量,但是基岩、蚀变围岩及矿体上方的残坡积物中这些元素含量趋于均匀化,大大地降低了这些元素对金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和铀矿地质工作的日益深入,显微铀矿物、精细铀矿物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次研究介绍了5种基于平面物相的显微铀矿物鉴定方法,分别为偏光显微镜鉴定法、放射性照相法、α径迹蚀刻法、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法、X射线荧光半定量分析法、自动综合矿物分析仪分析法,且这5种方法可以相互连用、相辅相成的鉴定显微铀矿物,从而达到精细、直观的研究显微铀矿物的目的。XRF半定量分析法可帮助鉴定工作者提前了解光薄片中是否含铀矿物,偏光显微镜法鉴定显微铀矿物最基本且必不可少的方法,放射性照相和α径迹蚀刻法能掌握整个光薄片中的铀矿物分布状况、辅助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鉴定铀矿物,并且为电镜下的原位微区分析提供明确的目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可以做到精细的研究显微铀矿物,与偏光显微镜连用可以直观的研究显微铀矿物;自动综合矿物分析系统结合其他方法可以全面、直观的掌握整个光薄片中的铀矿物。将这五种方法连用、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显微铀矿物的鉴定效率和水平,并将显微铀矿物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地震现象总结和地震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得知地震的共性主要有:具分带性及与断裂相关性,有多震层,震区深部常有高导低速层,与水关系密切,主震时短具突变性,部分动植物生长异常,地形地貌变化,出现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气象等异常。这些特征总体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与断裂相关,断裂的形成又是岩石性质与力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二是与水相关。主要从断裂降压与水相变两个方面研究,进一步完善岩石圈中断裂降压与水二级相变时临界奇性耦合触发地震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的临界奇异性致震说。(1)由于脆、韧性断裂(或带)降压和聚水,致使地壳和上地幔局部区域的压力下降和温度上升,使温度和压力同时达到水的临界值,从而引发水的二级相变。(2)在临界点处的水二级相变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奇异性突变,特别是水对固相溶解行为的奇异突变行为,使得地壳和上地幔局部的力学性质突变减弱;同时,二级相变时水CV的突变趋于无穷大,据Mie-Grüneisen公式热压(即热应力)趋于无穷大。断裂降压,造成岩石圈局部温压同时达到水的临界值,水发生二级相变,从而至少在以上两方面的作用下,引发局部水热爆炸而触发地震。(3)地震震级与水发生二级相变时的断裂局部聚水量呈正相关。(4)水临界奇异性会导致许多物理化学性质突变,是地震时各种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动植物生长、气象等异常的根源,也是地震监测的主要指标。(5)初步讨论了地震与热液成矿、油气形成等地质作用之间的关联。(6)这个地震成因理论主要用于壳内强震机制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