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城市地质工作模式,这是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的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模式,是围绕城市地质数据中心,建立城市地质数据采集与处理、城市地质数据管理维护、城市地质数据分析应用、城市地质信息共享与服务、城市地质成果汇报与展示等几个主要信息化环节.城市地质信息化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对DL102电子水准仪性能与实测精度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L102电子水准仪的特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一些检验,百建立了一个试验场,进行实测精度的试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矢量波数变换法(VWTM)的多道Rayleigh波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二十年来,多道面波分析法(MASW)由于其便捷、高效等特性在浅层地震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多道面波勘探的采集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面波多道分析方法——矢量波数变换法(VWTM).该方法通过对震源的近似,基于水平层状模型得到台站与震源间近似格林函数,然后进行矢量波数变换得到含有高阶模态Rayleigh波(频率-相速度)频散能量图.本研究首先利用合成地震数据到频散能量图与理论频散曲线进行叠加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然后与相移法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频散能量图中VWTM法对基阶、高阶模态成像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最后我们将其应用于实际多道瞬态面波探测中,通过与相移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VWTM法是一种方便、实用、有效的Rayleigh波频散提取方法.VWTM法提取多模态的Rayleigh波频散特征具有巨大潜力,可为基阶、高阶面波频散联合反演提供丰富的高阶模态频散信息.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在黄海区远东拟沙丁鱼海上试捕过程中,我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近几年春夏季(4月—7月)我们对黄海区所采到的标本进行的性腺观察来看,该鱼在5月中旬以前,性腺发育均趋于Ⅲ—Ⅳ期;5月中旬后至6月底,性腺大部分已达Ⅴ期;7月初,则发现不少性腺处于产卵后恢复期的个体。同时,鱼群的密度较5、6  相似文献   
15.
秦岭隧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指出了该工程勘测设计阶段高程控制测量存在的问题;介绍采用一等水准测量进行隧道洞外精密高程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方案,采取的措施与施测方法,以及应用新技术所取得的经验等。通过外业成果整理和内业计算,表明成果质量优异,为秦岭特长隧道这一巨大贯通工程,提供了高精度的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16.
杨振涛 《城市地质》2009,4(4):37-39
为了能将上海三维地质成果更好的展示,根据演示厅实际情况,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采用了三通道投影系统,在环屏幕上高分辨率地展示三维地质成果,实现了大场景的平面演示和虚拟三维投影之间的切换。  相似文献   
17.
GPS地籍控制测量的联网及其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PS地籍控制测量的几种联网作业形式,为一个地区的城区网、建制镇和已知点之间的联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成果经二维约束平差,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振涛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67-70,78
非开挖管线的埋藏较深、跨越距离大,成为后期工程建设中管线探测的一个难点。介绍了现今对不同类型非开挖管线的探测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总结了不同种类管线可采取的探测技术方法以及优缺点,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对高压天然气管道采用直接监测点与间接监测点相结合的沉降监测方法。分析了间接监测点代替直接监测点进行管道监测的可行性;并对直接监测点与附近水准点沉降关系,即管道沉降与地层沉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过去经验地认为管道在敷设后一年后即达到稳定沉降与地层一起沉降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