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海表层海水Sr-U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热电离质谱方法分析了取知南海不同海域的现代珊瑚和全新世珊瑚样品的Sr、U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南海珊湖代表的礁区表层海水^87Sr/^86Sr比值介于0.708902-0.709401之间,分布相当不均一,而δ^234U则主要介于170-180之间,明显高于开放大洋144的结果,反映周边大陆物质输入对南海表层海水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ICPAES)的分析方法精确分析了南海珊瑚的SrCa和MgCa比值,结合实测表层海水温度(SST),标定了海南岛南部三亚海域和西沙海域两个滨珊瑚的SrCa和MgCa温度计。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两个南海北部全新世时期的珊瑚进行SST记录重建。结果显示约540aB.P.(小冰期)西沙海域夏季月均SST较现代低约1℃,而约6500aB.P.(大暖期)海南岛三亚海域夏季月均SST则高出现代1.0~1.5℃。  相似文献   
13.
南海的现代碳酸盐质沉积,主要是生物源。据生物组分、矿物成分和主要化学元素的垂向变化,分为三带:文石质生物富积带(60m以浅);镁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60-400m);方解石质生物富积带(400-3800m)。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Corals are an important proxy for reconstructingpaleo-environment and revealing global changes in thepast. Vari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growth bands ofcorals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oce-anic environment.Bastidas and …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的全新世环口目苔藓虫2新种和2新亚种,系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84—1986年间在曾母暗沙海区采集的砂样,经笔者挑选到的11属17种环口目苔藓虫中的种部分,其他部分已在文献中另行发表。采样地点包括曾母暗沙及其南面的86—13礁、新西南面的86—10礁和86—15站,采样点水深21—44m。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滨珊瑚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定了1982-2001年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111^* 11’E、21^*21’N)滨珊瑚中的Pb、Cd、Cu、Co、Cr、Mn、Ni、Zn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珊瑚中有高的Ni和Zn含量的平均值,且在1990和2001年Zn的含量高出平均值1.8和2.3倍;1997和1998年,Pb的含量高出平均值3.5和2.3倍;1987年Cu的含量高出平均值1.5倍。这表明珊瑚样品在上述的年段内受到了Zn、Ni、Pb和Cu较显著的污染。其他重金属元素未构成明显的影响。此外,还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率与气候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以及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五千年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型块状滨珊瑚的生长上限充其量只能达到大潮低潮面,礁坪面成为古高海面的极好标志。多数学者认为,5000aB.P.以来南海周边曾有3—6m的高海面。但南海曾否有古高海面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作者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恒春半岛珊瑚礁的考察,实测礁顶面的高程,钻取岩芯样品做(14)C测年,并收集大量古高海面礁的资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同它的周边情况一样,确实出现过至少比现今高2—3m的高海面。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龙湾港滨珊瑚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AES)技术,测定了1986—1997年海南省琼海市龙湾港(19°20′N、110°39′E)滨珊瑚中的Fe、Cu、Al、Ba、Zn、Mn、Cd、Ni 、Cr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1993 年珊瑚中 Fe的含量高出其平均值的1.03倍,受到了较明显的Fe污染。另外,珊瑚中的Fe含量在1994、1995年,Cu在1986年,Mn在1993年,Zn在1995年的含量高出各自平均值的0 5~1倍,受到相应重金属的轻微污染。然而,与广东省电白县大放鸡岛滨珊瑚、南沙珊瑚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相比,龙湾港在近12年中海洋珊瑚受重金属的污染不显著。运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重金属之间、重金属与降雨量和径流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的污染来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珊瑚的影像密度恢复南海海表温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南海西沙永兴岛 ( 1 6°50′N,1 1 2°2 0′E)西北的造礁珊瑚的岩芯 ,制成 X射线负片。用显微光密度计在 X射线负片上获得沿生长轴方向的影像密度值 ,时间序列为 1 937~ 1 993年。根据影像密度数据 ,计算出珊瑚的各年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珊瑚生长率和钙化率的代用指标都与 SST呈显著正相关。根据 1 960~ 1 993年的资料统计 ,相关系数分别是 0 .91和 0 .85,从而建立了珊瑚生长率温度计和钙化率代用指标温度计。并用这两个温度计测算到 1 937年 ,揭示出南海的 SST变化既受到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为主的影响 ,也受到半封闭海域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珊瑚的古环境信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由于有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成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信息载体。珊瑚骨骼“年轮”的发现和TIMS铀系法高精度测年的应用奠定了珊瑚时间序列研究的基础,珊瑚骨骼的生长率、钙化率以及其中所含的元素、同位素成为示踪环境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评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珊瑚骨骼的生长率、钙化率的环境意义;δ18O、Sr/Ca、Mg/Ca、U/Ca温度计的应用比较;珊瑚的荧光研究;以及TIMS铀系法测年等。这些研究反映出珊瑚作为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的信息载体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