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羌塘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充填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近两年对北羌塘盆地内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岩石组合、沉积相、重要层序界面的研究,对盆地充填序列、盆地性质及油气资源前景作了详细分析,对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研究,初步建立了北羌塘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征,其中Stigmosphaerostylusoumonhaoensis,Triloneheechinata,Archocyrtiumriedeli等主要见于晚泥盆世法门阶。上述2个动物群在西藏尚属首次发现。才多茶卡地区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构造带是否东延”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位于祁连造山带东段的白银地区,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两条近科平行排列的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据几何形态和显微组构特征,该剪切带均属于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是加里东末期祁连造山带与泰岭造山带呈反“S”型拼接的产物,区内在构造-岩浆作用下,造成陆块间的走滑或旋转定位。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1:5万堡子坝幅,临江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扬子地台西北缘文县地区的泥盆纪地层进行了重新研究,共识别出Ⅳ个三级层序,层序均发育有TST和HST,前3阶层序缺乏LST和SMST,经四个层序发育SMST。通过对区内沉积层序的对比,初步建立了扬子西北缘泥盆纪地层格架,并对泥盆系区域地层格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文县白垩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县一带1:5万区域地质调查,认为该区内白垩系紫红色砾岩、泥岩、灰色页岩,系受秦岭造山带燕山期构造控制的山麓-河湖相沉积。在灰色页岩中首次发现了Lycoptera sp.鱼类及丰富的植物化石,证实其属早白垩世沉积。将其与徽成盆地的东河群相对比,为秦岭中生代地史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根据沉积学研究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圈定了其空间展布。砾岩、砂岩系碎屑流沉积,而紫红色泥岩、灰色页岩则为典型的湖盆相沉积,两垧在很大程度上属同期异相沉积。  相似文献   
16.
帕南岩体位于西藏桑日县马门地区,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二长岩组成。本文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等研究,探讨其构造背景和岩石成因。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帕南岩体的成岩年龄为80.91±0.48Ma,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帕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高钾、高铝、低钛,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稀土分馏较明显且富集轻稀土((La/Yb)_N=8.88~11.86),具负Eu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显示,样品具较高的Pb、Sr、Sm、Nd含量,偏低的I_(Sr)值(0.70442~0.70486),正εNd(t)值(+1.99~+2.73)。综合帕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认为帕南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可能是新特提斯洋俯冲角度变缓进入了平板俯冲阶段之后,由陆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岩浆形成,同时也预示着109~80Ma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在该区的落幕。  相似文献   
17.
董瀚  张海峰  肖林 《地质通报》2001,20(4):343-347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分布广泛,前人将其划分为桥头组、屯寨组和洋汤寨组.在其中部的屯寨组中首次发现了微古植物化石,计30多个种属,时代确定为晚震旦世,为三河口群的划分与解体提供了新的依据,证实桥头-康县裂陷盆地是南秦岭新元古代裂陷海槽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董瀚 《地层学杂志》2004,28(1):59-63
在南秦岭西段文县北部三河口地区 ,广泛出露一套变质沉积岩系——三河口群 ,根据最新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认为三河口群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体 ,故而建议将三河口群解体 ,对前人以零星化石所代表的年代建立相对规整有序的地层系统予以重建。现据空间叠覆关系 ,将前人划分的桥头组、屯寨组和羊汤寨组三个地层单位重新厘定 ,认为该套变质沉积岩系由两个不同时代的岩片组成 ,分别相当于晚震旦世雪花太坪岩群和早泥盆世桥头岩组、羊汤寨岩组 ,两者是印支期构造混染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海现代海岸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广西北海现代海岸各种环境的自然地理分带、地质营力、沉积物以及生物生态等特征,指出环境能量直接决定了环境类型、沉积物类型以及生物组合类型。海岸环境据其能量划分为高能海滩、低能海湾、中能岩质潮坪和砂质潮坪、低能泥质红树林潮坪以及高能潮上沙丘等6种沉积类型;混合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高能海滩和中能潮坪沉积环境内。涠洲岛现代地壳的上升活动控制着该区海蚀地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浆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早新生代(205~40 Ma),正的锆石ε_(Hf)(t)和全岩ε_(Nd)(t)显示了新生地壳组分的特征,其形成普遍被认为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板片断离有关。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显示,冈底斯岩浆带中部的早始新世挡顶拉和先弄错纳花岗质侵入岩具有明显的负ε_(Nd)(t)值。锆石LA-ICP-MS U-Pb年龄表明,上述侵入岩形成于~50 Ma,与冈底斯早新生代岩浆大爆发时期(~50 Ma)一致。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以及中等的负Eu异常特征,但先弄错纳岩体具有低的稀土元素总量和更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明显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96~0.7121,εNd(t)=-7.3~-8.0。这些侵入岩主要可能来自古老地壳的重熔,且其源区组成矿物可能为黑云母+角闪石+石英+斜长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尽管目前的研究资料还无法解释这种富集的同位素特征是与拉萨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还是与俯冲的印度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熔融有关,但是明显负ε_(Nd)(t)值的花岗质岩石在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基中部的出现,有可能为新特提斯洋俯冲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