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生活型谱中地面芽植物明显减少,隐芽植物增多。群落最小面积由潜在沙漠化阶段的45m~2减少到沙漠化第5阶段的2.25m~2。投影盖度为“s”型分布,油蒿群丛盖度大于臭柏群丛。油蒿群丛盖度达31.62%,臭柏群丛只有24.99%。Simpson指数减少,种均匀度指数增大,该变化趋势与森林、草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相反。或许为沙生植被所特有。群丛优势度指数增大。优势度—多样性曲线在沙漠化发生前和初期为对数正态分布,沙漠化后期为几何级数分布。  相似文献   
12.
硫是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化肥。我国硫矿资源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为硫铁矿和伴生硫。2007-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了全国硫矿成矿规律及预测研究,编制了相关图件,建设了数据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文章在以往研究和省级硫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全国硫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和成矿类型,建立了典型矿床和预测工作区的预测模型,最后对全国硫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分类评价汇总。结果表明,全国共有硫矿床、矿点、矿化点共1 437处,其中硫铁矿1 418处,自然硫矿19处。成矿时代跨度为太古宙晚期-新生代,以元古宙硫矿储量最大。全国共划分为46个Ⅲ级硫矿成矿区带和17个矿集区;划分了沉积变质型、沉积型(海相、煤系)、岩浆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自然硫型6种预测类型和17个矿床式;梳理了6种预测类型典型硫矿床的预测要素和预测模型。全国共划分沉积变质型硫铁矿预测工作区20个,沉积型硫铁矿58个,岩浆热液型68个,海相火山岩型12个,陆相火山岩型9个,自然硫矿5个。全国共圈定硫矿3级预测区274个,其中硫铁矿268个,自然硫矿6个。全国硫铁矿硫铁矿和自然硫资源总量分别为241.35亿t和5.67亿t,其中预测资源量分别为184.57亿t和2.32亿t。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选冶性能、资源量可靠程度,文中遴选出21个硫矿优先勘查区,预测自然硫资源量2 229.3万t(S),硫铁矿50.58亿t(矿石)。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大,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知矿床深边部等近期可优先安排勘查工作的预测区,远景好时可作为整装勘查基地。  相似文献   
13.
江西亚热带风沙化土地的生态特征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国玉 《中国沙漠》1992,12(2):34-38
江西亚热带风沙化土地的机械组成以粗沙为主,粒径在1-0.25 mm的沙占65.37-78.38%。养分极其贫乏,有机质含量仅为0.05-0.20%,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4.2-19.9ppm,9.4-160.1ppm,80.0-87.0ppm。风沙活动强烈。保水能力差,雨后连晴数日,沙层含水率即降到凋萎湿度以下。植被稀疏,物种缺乏。建群种蔓荆群落的层次不分明,最小面积6.25 m2,常见种仅1-2种,隐芽植物占100%.因其恶劣的生态条件,防护体系建设中应补充灌溉、施肥。同时,扩大引种范围,解决种源缺乏问题。防扩体系由封育带,阻沙带和林带组成。阻沙带使用蔓荆灌丛结合草方格的方法,形成滞沙环境。林带的组成树种可选白花泡桐、湿地松等。  相似文献   
14.
泾河流域温度与器皿蒸发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泾河流域周边14个气象站点1957~2002年逐日温度、器皿蒸发数据,分析了近45 a来气温、器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Mann-Kendall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我国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均温存在显著变暖的总趋势,增温率为0.29℃/10 a。流域北部气候变暖趋势高于流域南部,变暖的季节主要是秋冬季节。年器皿蒸发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39.3 mm/10 a,在空间上变率表现为流域南部、北部减少趋势明显,中部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水—生态—经济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受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文因素也受水资源系统的状态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要从中辨析人文因素的作用,需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分析。目前采用的统一框架主要有统一的分析尺度和时空尺度两种。在辨析当前国内外人文因素作用研究的趋势和热点的基础上,从分析尺度和时空尺度的角度系统全面的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并针对我国典型内陆河流域的特征,提出了研究水—生态—经济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的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特点及其生态环境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是世界范围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速度快、规模大、资源能源消耗高,从而带来一系列水环境和热环境问题。系统梳理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热岛和生态水文灾害等生态环境挑战,提出要以城市生态水文学的理论和手段,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升中国的城市化质量,实现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①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荒漠半荒漠区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150—200mm。在地中海气候区,为100—150mm。②最大根幅区的降水收入与水分支出平衡时的降水量,就是理论上无灌溉条件下造林的降水极限。③水平根系越发达,无灌溉、无地下补给条件下植物的抗旱性越强。较小的造林密度有利于脆弱的水分平衡。④耐旱乔木造林的地下水埋深极限为4—6米;耐旱灌木(小乔木)为5—10m。耐盐乔木的矿化度极限为3g/l;耐盐灌木为3—8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