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含凝灰质的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成岩作用研究薄弱,相对高孔高渗储层成因机理认识不清,使该区勘探开发进程受到明显的制约。反射光识别、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微束荧光光谱、盐水包裹体测温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发育一类不含玻屑的凝灰岩和凝灰质岩,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 A 晚期,经历了酸碱交替的成岩过程,早成岩 A 期碱性环境下绿泥石薄膜的胶结作用和早期油的充注有效抑制了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孔隙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中成岩 A 期酸性条件下,长石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扩大了储集空 间;中 成 岩 A 晚期成岩环境逐渐向碱性转变,铁方解石等碳酸盐胶结作用使储层进一步致密。盆地西北部长4+5油层存在2期原油充注事件,均不遵循正常有机质热演化;早期油充注发生在早成岩 A期,油包裹体发绿色荧光,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60~70℃间;晚期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中成岩 A早期,原油成熟较早,成熟度差异较大,油包裹体发绿色、蓝绿色和亮蓝色荧光,具有交替充注的特点,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80~130℃间。综合研究表明,凝灰质沉积促进了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发育,而且对烃源岩成熟排烃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庆华  柳益群 《沉积学报》2015,33(5):1000-1012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含凝灰质的延长组长4+5致密油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成岩作用研究薄弱,相对高孔高渗储层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使该区勘探开发进程受到明显的制约。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显微荧光、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高压压汞和常规物性等方法,对镇北地区的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石英自生加大等硅质胶结作用和铁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特低渗的根本原因;绿泥石膜胶结作用和早期油的充注抑制了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保护了储层孔隙;长石碎屑的溶蚀作用扩大了储集空间。划分出机械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四类主要成岩相,其中长石溶蚀相常形成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区,一般面孔率大于6.0%,孔隙度大于14.0%,渗透率大于1.30×10-3 μm2,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中部。综合研究表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用采自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河段的水和沉积物进行自净试验。试验池内介质由某一段面的水和相应断面的沉积物组成。试验按加入和未加入污染物、流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条件组合进行。从试验获得的数据看,在加入污染物的试验池水中,CODMn、油类和砷含量变化有如下规律:以石油含量降解最为迅速,在1—3d内可降至未加入水平;其次是砷,自净速度与盐度有关,其含量降解50%时在低盐度水试验池中为6h,在盐度较高水中约需2d,水中CODMn、油类和砷的自净作用在试验开始后的第一天里进行最快;相同介质的试验池比较,动态条件比静态条件更有利于水中污染物的自净。此外,还应用试验结果对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水中污染物自净效应作了初步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营养盐的化学自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是河流污染物质的集散地。为了揭示营养盐(氮、磷)在河口区复杂的化学自净过程,深入了解其微妙变化,首次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采集的水和沉积物,在香港浸会学院进行自净试验,探索其自净过程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海域悬浮物样品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其中Fe,Al,Mn,Zn,Cu,Pb,Co,Ni和Cr九种元素,用数理统计处理,探讨局部区域金属元素分布的异常。悬浮物中各种金属元素在河口的分布和迁移过程主要有絮凝、吸附、解吸和沉淀等。悬浮物的成分差异很大程度影响着金属元素的浓度,当悬浮物的有机成分增加,金属元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4种重金属残毒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 2 0 0 0年 3月大亚湾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 ,对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残毒量进行现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 ,评价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及其食用质量。结果表明 ,该水域底栖生物未受重金属污染 ,但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u和Zn具有潜在的严重积累问题 ;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d含量已超过人体消费标准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  相似文献   
17.
黄天坤  郑庆华 《地下水》2018,(6):131-132,140
吴起薛岔地区是近年来延长油田的潜力目标开发区,其长8油层组油藏分布面积和储量潜力大。因此,本文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和粒度、X衍射全岩分析、黏土矿物定量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8油层组岩性主要由灰褐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组成,长石砂岩次之,具有"低石,高长石"特点;碎屑颗粒多为次棱角状,分选性中等,胶结类型以孔隙及加大孔隙型为主;填隙物含量均大于15%,主要以绿泥石膜、水云母、方解石以及铁方解石等自生矿物为主,以及少量高岭石和网状粘土等。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黑色岩系中首次发现主要呈纹层状、脉状等顺层分布于油页岩或凝灰岩中的碳酸质岩浆—热液喷流型沉积岩(简称喷积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取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全岩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上述碳酸质喷积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与生烃母质关系特征进行了初探。结果显示,按物质来源、形成方式和结构构造可将长7油层组碳酸质喷积岩划分为碳酸质喷爆岩、碳酸质喷溢岩、碳酸质喷流岩三大类型,三者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岩浆碳酸岩和热水沉积岩的双重特征,且与生烃母质的发育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碳酸质喷积岩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黑色岩系沉积期发育,且对长7油层组生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以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及粉砂为主组成。表层沉积物的污染表现以硫化物及铅、锌、汞、砷为主,其中硫化物、铅、锌的污染现象在本海区普遍出现。污染物质从海水向沉积物转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悬浮物、生物及沉积物的吸附等多种转移方式都可能存在。沉积物中某些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沉积物与其粒度组成的粘土含量及海水理化要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