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6篇
  免费   2278篇
  国内免费   1596篇
测绘学   1215篇
大气科学   1123篇
地球物理   1865篇
地质学   5066篇
海洋学   1204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634篇
自然地理   29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10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常规照相天体测量工作中 ,对暗天体的定位是采用逐级定标星过渡的方法实现的。由于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的存在 ,最终定位结果可能包含难以把握的误差积累。在CCD小视场观测情况下时常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定标星。鉴于此 ,推导了CCD观测联合平差方法的严格矢量表达式 ,以期通过共同星的过渡 ,实现大天区统一平差。原理上此方法可实现相对于河外天体的定位 ,以削弱星表系统差和局部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讨论了CCD联合平差方法实现中的问题 ,包括底片常数模型选择、切点位置改正、共同星的较差改正和法方程解算方法等 ,并分析了具体的处理措施。用实例初步检验了CCD联合平差方法的效果 ,表明通过对多张CCD观测的联合平差 ,可以削弱单张CCD观测参考星数目过少、单张CCD观测参考星分布不均、个别参考星存在位置偏差和局部区域参考星存在系统性位置偏差等不利因素对归算结果的影响 ,进而达到扩大视场和提高归算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松杰  王歆  刘林 《天文学进展》2003,21(3):231-240
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形成各种类型的星座)来替代单颗卫星,这就给卫星轨道力学的应用增加了一些新内容。重点阐述了卫星星座整体结构的演化、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星-星相对几何构形及其保持问题,以及星座卫星定轨所涉及的测控方式和天地基网联合定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卫星星座轨道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内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搭建了中、东段的构造轮廓和构造组合样式,认为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至地表的推覆逆掩。由于位移量大部分转移至地表,阜康断裂带的前陆部分无喜山期构造带;西段造山带内的挤压往前陆方向传递过程中以前列式不断释放其位移量,造成在纵向上呈现三排主要的断层相关褶皱带。根据正演平衡地质剖面制作技术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剖面反射波的构造识别进行了模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Vertical profiles of chl-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and eddy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a cruise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ebruary to March, 1997 and a cruise in July, 199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a vertical distribut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 situ hydrological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Chla-a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22 to 0.35 mg/m3 and 0.93–1.09 mg/m3 in the eddy area and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respectively. In both areas, chl-a concentrations in deep layer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llow layers, but wa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In summer, when a thermocline existed in the water column,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t the base of the thermocline layers in both areas. In the eddy area, chl-a concentration maximized at 31.743 mg/m3, and averaged 1.143 mg/m3 below 30 m depth.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the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 was 2.120 mg/m3, the average was 1.168 mg/m3.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reached 1418.76 mgC/(m2·d) in summer and 1360.69 mgC/(m2·d) in winter. In the eddy area,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787.50 mgC/(m2·d) in summer and 159.04 mgC/(m2·d) in winter. Vertical carbon sinking rate from the deep layer to the bottom in both area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ntribution NO. 4183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No. 49636210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17.
18.
杭锦旗区块二叠系气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杭锦旗区块上古生界二叠系发育了多套近源陆相碎屑岩沉积,自下而上存在着多套含气层砂体。储层具有中低孔低渗且纵横向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致使气层需压裂改造后才具有一定产能。综合运用薄片、X衍射、压汞等实验资料及钻井测试成果,对气层的伤害、产能与探测半径和产能系数之间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气层易受外来侵入流体污染,压裂规模和解堵有效程度将制约着气层产能。因此,若要有效改造气层和提高天然气产能。必须针对本区二叠系气层特有的特征,研究和采用合理的钻井技术、压裂工艺保护气层和加大压裂规模、扩大其渗流面等气层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9 species of pontoniine shrimps collected from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Sea ,by the Joint Chinese-German Marine Biology Expeditions,in which Peri-climenaeus arabicus (Calman,1939) and Periclimenaeus hecate (Nobili,1904) are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Hainan Is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