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利用科研成果,结合旬邑防雹作业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旬邑防雹基地防雹作业专家指挥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12.
延安目前使用XDR WRDPS2000数字化雷达,手工地图绘制程序的画图工具窗口缺少放大、缩小、复制、粘贴功能,窗口仅为屏幕的1/3;只能用“↑↓←→”键绘制曲线,使用不方便。维护手册中用扫描仪制作实时采集用地图方法也烦琐复杂,需要多次图像转换、调整,很难操作。XDR WRDPS 2000数字化雷达的图像文件采用BMP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波辐射计分析了秦岭南北的水汽、液态水含量、湿度、云底高度等特征,结果表明:秦岭北垂直积分水汽量年平均为18.52 kg·m-2,秦岭南为20.94 kg·m-2,90%以上水汽秦岭北平均高度为4.26 km,秦岭南为3.87 km;垂直积分液水含量,秦岭南年平均为0.13 kg·m-2,秦岭北年平均为0.12 k...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雷暴弱降水云微物理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青藏高原3个雷暴弱降水过程,以极轨卫星反演云微物理特征分析方法为主,结合地面实况和探空资料,探讨了云微物理特征及这类雷暴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这类云的云底温度较低,为0℃左右,离地面1~2 km,属冷云底的对流云.与暖云底(云底温度15~20℃)相比,冷云底导致云中的水成物少,释放潜热少,这可能是该区域强...  相似文献   
15.
二维正方晶格光控太赫兹波调制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6年冬季在南京北郊盘城利用系留气球探测系统、自动气象站等仪器对雾日和非雾日的边界层进行了监测,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边界层结构。结果表明,非雾日主要为单层贴地逆温,并时常出现短时的双层结构,雾发展成熟时逆温则脱离地面。与非雾日相比,雾日平均雾顶之上温度日较差增大,雾顶之下则减小。平均风速的时间—高度分布在雾日和非雾日类似,在稳定性边界层中风速随高度出现一个或者两个极大值区。温度和比湿在非雾日没有显著的对应性,而在雾体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雾顶升降过程中反相关。较强的逆温、较低的温度和较小的近地层风速是南京冬季成雾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3—2014年5—10月西安地区观测得到的雨滴谱数据,结合C波段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对西安地区43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平均雨滴谱分布、微物理特征量及雷达反射率因子Z和雨强R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积层混合云降水的平均雨滴谱呈单峰型,Gamma分布对降水大粒子的拟合明显优于M-P分布;积层混合云中雨滴数浓度最大值及对雨强贡献最大值均出现在雨滴直径小于1 mm的范围内;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西安地区积层混合云的Z-R关系Z=168R1.43;当雨滴谱数据计算的回波强度小于(大于)30 dBz,雷达对回波强度有明显高估(低估)现象,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积层混合云雷达回波的5档修正方案;利用Z=168R1.43估算西安积层混合云降水个例的降雨量更接近实测降雨量,估算降雨量的相对误差从51.3%减小到25.4%。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个质量连续性约束的风场调整和诊断模式,对深圳地区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边界层风场作了数值试验。模式采用变分技术和直接差分方法联合使用的方案。模式以实测资料为初始输入,对该地区的风场作了较细致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式计算性能稳定,调整后的风场能较好地体现出实际大气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已建立的三维非静力中-β尺度动力学预报模式[1],以1993年9月3日为实例,模拟研究深圳大鹏湾海岸地区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形成的海陆风环流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合理的一致,并且表明:起伏地形对垂直流场及低层风场影响较大;不规则海岸线对地面流场的走向有显著影响;海角的辐散(或辐合)较强;地面温度波的振幅直接影响到海陆风环流的强度;海陆风转换期间,风速较小风向多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已建立的三维非静力中-β尺度动力学预报模式[1]以1996—3—31和6—1为实例,模拟研究关中地区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效应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起伏地形对垂直流场及低层风场影响较大;迎风坡空气抬升,背风坡空气下沉;层结稳定时易形成背风波,层结不稳定时,在背风波和水平温度梯度(地表性状不同)的共同作用下,在地形边界处易形成局地环流;除迎风坡空气抬升和背风坡引起上升运动外,还有地形加热引起的上升运动,它们对于水汽、能量等的垂直输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三次影响我省陕北、关中、陕南的冷锋层状云系分别进行飞机综合探测.得到相似的天气条件下,三个探测区内云场结构、微物理量、云水向雨水转化条件和人工催化后云内特征量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