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时上部海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北部海水物理化学性质不但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还受到珠江陆源输入的影响。文章根据对南海北部ODP 1144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和氧同位素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MIS 3期的表层海水温度在H2~H6事件时明显降低,并在H4~H5(45.66~38.77kaB.P.) 期间,表层海水冬季温度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35~29kaB.P. ,浮游有孔虫暖水种含量减少,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值增重,同时高生产力属种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的含量增加,说明冬季风在该阶段强化。此外,52~46kaB.P.期间,N.dutertrei含量增加,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较低,表层海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此时南海北部的高生产力可能与珠江陆源输入的增加有关,指示东亚夏季风的加强。  相似文献   
12.
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南海南部ODP 1143站2.1 Ma以来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群进行研究, 发现在冲绳海槽及南海北部普遍被认为是黑潮标志种的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在中更新世革命(MPR)前后对冰期旋回的响应截然相反; 且在MPR之后的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冲绳海槽相反, 即冰期时含量高而间冰期时低.交叉频谱分析和相位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ODP 1143站P.obliquiloculata与全球冰量变化之间的上述关系.该种在MPR前后冰期旋回的转变, 可能是由于MPR之后南海南部在冰期时切断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水交换, 或者是冰期时海水盐度增加等因素引起的上部水体结构的重大改观所致.   相似文献   
13.
1.5 Ma以来南海南北上部水体温度变化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古温度转换函数、表层暖水种属种含量比值,以及次表层暖水种含量的变化,表明南海北部1.5Ma以来表层、次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其主要变化阶段为0.86~0.94Ma和0.64~0.68Ma。与南海南部西太平洋暖池区的17957站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南海南部1.5Ma以来表层、次表层海水温度逐渐增加.发生的主要时间为1.23~1.3Ma和0.64~0.68Ma。南海北部的上部海水结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影响,而南海南部则主要受西太平洋暖池影响,因此,南海南、北上部海水温度的变化说明0.9Ma后尤其是0.68Ma以来东亚冬季风强化,西太平洋暖池加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早第四纪(2 500~1 600ka)ODP 807、1143和1146站位底栖有孔虫Favocassidulina favus含量变化的对比发现,该种在西太平洋ODP 806站位中持续出现,且最高含量可以达到15%;南海ODP1143和1146站位,早第四纪的沉积物中该种的含量较少,在7%以下,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表现出"间断性",即在2 500~1 600ka期间,南海沉积物中该种主要在冰期时"出现",间冰期时缺乏;在约2 100~1 950ka和1 830~1 750ka期间,未在南海沉积物中发现该种。根据对已有研究资料的分析和西太平洋ODP 807、1146和1208站位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的对比发现,该种在南海的分布可能受到西太平洋北部来源的深层水(PDW)和南部来源的深层水(UCDW)控制范围变化的影响,即在该种进入南海的早第四纪冰期期间南部来的UCDW发展、扩大,其前锋最少可以影响到北纬20°,生活在UCDW中的F.favus可以随着UCDW的扩展进入南海,而在间冰期及2 100~1 950ka和1 830~1 750ka期间,UCDW前锋影响的范围可能在20°N以南,而此时PDW的前锋可以像现在一样影响到赤道以南的海域,其海水性质不适应F.favus生存,而使该种在南海消失。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用采自南海东北部冬季风上升流区的17924-2沉积柱状样(19°24.7'N,118°50.8'E;水深3440m),对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碎壳率进行分析,并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夏季风上升流区的17954站位(14°47.8'N,111°31.5'E;水深1515m)进行对比.由于这两个站位具有不同的碳酸盐旋回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中新世"碳位移,,事件在南海的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海北部ODP1148A孔(18°50.17′N,116°33.93′E,水深3308.3m)中新世24~5Ma底栖有孔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和C.kullenbergi及18~5Ma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两者的δ13C曲线总体上同步波动,呈现由早-中期重值向晚期轻值的演化趋势;记录了早-中期23.1~22.2和17.3~13.6Ma两次显著的正位移和晚期10.2~9.4和6.9~6.2Ma的两次负位移,这些位移都具全球意义,为南海与全球进行同位素地层学对比提供了基础,更是研究全球碳储库及其相关的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地球、海洋和大气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要理解引起碳循环、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快速扰动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其中海洋生物圈的演化研究包括 3个目标 ,分述如下。( 1 )理解演化过程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在朝这个目标努力时 ,我们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更好的认识生物经历了怎样的演化途径形成了现代众多的生物种类 ;二是获得关于我们人类自身起源的基本知识。( 2 )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对诸如气候突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海洋食物链主要部分的迁移等巨大变化的敏感性。而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和海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 600 m上下,北部则在2 200 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600m上下,北部则在2200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相似文献   
20.
南海中部沉积物捕集器中浮游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南海中部沉积物捕集器中浮游有孔虫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它们与海洋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G.ruber的δ^18O值和δ^13C值都比G.sacculifer的轻;两者的δ^18O差值(△δ^18O)平均为0.520‰,δ^13C差值(△δ^13C)平均为0.544‰,证明G.ruber的生活水深(约30m)比G.sacculifer的(约50m)浅。G.ruber与G.sacculifer之间的△δ^18O呈现夏季大,冬季小的特点,可能与海水的垂向温度梯度在夏季较大有关,G.ruber幼体的δ^13C比成年个体的轻,幼体的δ^18O比成年个体的重,揭示了该种在繁殖期前,随着个体发育,生活的水层深度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