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海洋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东山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东山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0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还有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双列笔螅(Pennaria disticha)、纵条肌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梳肢片钩虾(Elasmopus pecteniclu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厦门华藻苔虫(Sinoflustra amoyensis)等。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附着盛期在4-10月,月板的平均附着量(湿重)为979.43 g/m2,夏季可高达11 799.00 g/m2。污损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其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分别在泉州湾北岸布设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共计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样品166种,其中泥沙滩有80种,岩相有96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有145种,构成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调查的3条断面中,泥沙滩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 ind./m~2和24.48 g/m~2,岩相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412 ind./m~2和958.78 g/m~2.数量垂直分布,泥沙滩断面和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数量季节变化,泥沙滩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春季(170 ind./m~2和32.04 g/m~2)大于秋季(96 ind./m~2和16.92g/m~2),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为春季(1 360 ind./m~2)小于秋季(1 464 ind./m~2),而平均生物量为春季(1 122.83 g/m~2)大于秋季(794.75 g/m~2),数量季节变化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显示,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受到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109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89.90%,三者构成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Sch1断面的种数最少(42种),Sch3断面的种数最多(73种).种类季节变化,以春季种数(83种)大于秋季(59种).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12.4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68个/m^2.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7.34g/m^2),甲壳动物居第二位(2.55g/m^2);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196个/m^2),多毛类居第二位(154个/m^2).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以中潮区(15.20g/m^2)大于高潮区(12.37g/m^2)大于低潮区(9.78g/m^2);栖息密度以低潮区(563个/m^2)大于中潮区(483个/m^2)大于高潮区(56个/m^2).数量季节变化,生物量以春季(16.69g/m^2)大于秋季(8.21g/m^2);栖息密度以春季(677个/m2)大于秋季(58个/m^2).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按断面和所处的位置可分为3个群落:Sch1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中蚓虫-鸭嘴蛤-秀丽长方蟹带;低潮区:似蛰虫-焦河篮蛤-鸭嘴蛤带.Sch2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淡水泥蟹带;低潮区:似蛰虫-侧底理蛤-鸭嘴蛤带.Sch3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短拟沼螺-弧边招潮带;低潮区:不倒翁虫-侧底理蛤-齿腕拟盲蟹带.结果分析表明:春季Sch1和Sch2群落不稳定,秋季Sch1、Sch2群落和Sch3群落相对稳定,总体显示,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群落发生扰动,初步分析认为与优势种鸭嘴蛤和优势种才女虫季节演替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兴化湾口东北面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污损生物12门94种,群落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主要表现为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群落。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和代表种,其平均附着密度和湿重分别可达23 394ind./m~2和8 494. 4 g/m~2。其它优势种还有刚毛藻(Cladophora sp.)、叉节藻(Amphiroa sp.)、中胚花筒螅(Ectopleura crocea)、双列笔螅(Pennaria disticha)、细毛背鳞虫(Lepidonotus tenuisetosu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福建牡蛎(Magallana angulata)、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加尔板钩虾(Stenothoe gallensis)、长鳃麦杆虫(Caprella equilibra)、角突麦杆虫(Caprella scaura)、大室别藻苔虫(Biflustra grandicella)、史氏菊海鞘(Botryllus schlosseri)等。夏季为污损生物的附着旺季,其附着厚度、覆盖面积、附着密度和湿重分别为30. 5 mm、100%、25 175 ind./m~2、8 783. 6 g/m~2,其次分别为秋季、春季和冬季,下半年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上半年,附着强度的垂直分布差异并不明显,主要区别在于表层有部分藻类附着,而底层几乎没有藻类分布。  相似文献   
15.
泉州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泉州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1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次为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薮枝螅(Obeliasp.)、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外伪角涡虫(Pseudoceros exoplatus)、柄涡虫(Stylochus sp.)、僧帽囊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镰形叶钩虾(Jassa falcata)和角突麦秆虫(Caprella scaura)等种类。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种类丰富且附着强度大,附着盛期在4—11月,月板、季板、半年板和周年板的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2 624g/m2、5 309g/m2、6 210g/m2和8 247g/m2,夏季可达11 295g/m2。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试板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对三沙湾光滩、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影响,分别于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在三沙湾选择了2条互花米草断面、2条红树林断面和1条光滩进行底栖生物生态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时空差异、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经鉴定,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共68种,隶属于7门40科,其中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为互花米草区优势物种;宁波泥蟹(Ilyoplaxningpoensis)为光滩的优势物种;巴林虫(Barantollasp.)为红树林区优势物种。对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组成进行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极显著(P0.01),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稍有下降,但是互花米草入侵光滩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有所增加;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栖息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ABC曲线分析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显示光滩群落结构稳定,互花米草入侵后,优势物种变化显著,双齿围沙蚕数量迅速增加,降低了原有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除生境影响外,互花米草入侵的潮位区域、生长密度差异、入侵阶段等也均会对大型底栖动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莆田近岸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污损生物11门94种,群落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群落,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和代表种,其次为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中胚花筒螅(Ectopleura crocea)、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nigrescens)、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细毛背鳞虫(Lepidonotus tenuisetosus)、福建牡蛎(Magallana angulata)、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加尔板钩虾(Stenothoe gallensis)、镰形叶钩虾(Jassa falacata)、长鳃麦杆虫(Caprella equilibra)、角突麦杆虫(Caprella scaura)、大室别藻苔虫(Biflustra grandicella)等。春季为该海区污损生物的附着旺季,其附着厚度、覆盖面积、附着密度和湿重分别为25 mm、100%、65713 ind./m ^2、1735.1 g/m ^2,其次分别为夏季、秋季和冬季,上半年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下半年,表底层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差异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表层有部分藻类的附着,而底层几乎没有藻类分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2012年、2018年和2019年春秋季对兴化湾调查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兴化湾海域海上风电建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优势种变化,探讨可能造成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2019年,在海上风电工程建设后短时间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优势种主要以环节动物多毛类为主,其他类别例如软体动物小海螂(Leptomya sp.)、棱角贝(Gadila dominguensis)、节肢动物模糊新短眼蟹(Neoxenophthalmus obscurus)、棘皮动物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洼颚倍棘蛇尾[Amphioplus (Lymanella) depressus]等交替出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兴化湾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整体趋于小型化,以抗干扰能力强的多毛类为主,其优势地位恢复较快,大型底栖动物在应对环境变化后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福建海岛水域软体动物多样性与分布,根据1990年2月至1992年1月对福建乡级以上海岛水域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海岛水域软体动物有82科97属345种,主要有蚶科(Arcidae)、贻贝科(Mytilidae)、蛤蜊科(Mactridae)、樱蛤科(Tellinidae),帘蛤科(Veneridae)、篮蛤科(Corbulidae)、角贝科(Dentaliidae)、玉螺科(Naticidae)、骨螺科(Muricidae)、蛾螺科(Buccinidae)、织纹螺科(Nassariidae)、衲螺科(Cancellariidae)、塔螺科(Turridae)、笋螺科(Terebridae)、小塔螺科(Pyramidellidae)等.在12个乡级以上海岛水域,福建中南部岛屿水域软体动物物种数较多,北部相对较少.平均生物量为8.81 g/m~2,栖息密度为36个/m~2.生物量厦门岛水域最高(33.18 g/m~2),南日岛最低(0.73 g/m~2);栖息密度江阴岛最高(188个/m~2),湄洲岛最低(4个/m~2).福建省海岛水域软体动物种数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大于春季;数量季节变化,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栖息密度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