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顾慧  唐国平  江涛 《地理研究》2020,39(6):1255-1268
设定两种独立的调参方案,检验将高/低分辨率下的调参值应用到低/高分辨率中驱动模型模拟的可行性;同时分析驱动数据分辨率的差异对模型模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此外,设置9种集水面积阈值,分析驱动数据分辨率与集水面积阈值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调参方案下模拟的水文与生态数据相关性强、差异小,说明调参方案受驱动数据分辨率的影响不明显;分辨率对土地覆被和土壤类型面积影响小,而对高程和坡度影响大;驱动数据分辨率降低,模拟径流的均值减小、峰值增大、生态变量值增大;驱动数据分辨与集水面积阈值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集水面积阈值增大,模拟径流的均值、峰值均减小,生态变量值也减小,但阈值变化对峰现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邢伟  鲍锟山  韩冬雪  王国平 《湖泊科学》2019,31(5):1391-1402
沼泽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区域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湿地大面积退化和消失,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恢复退化湿地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而了解历史时期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则是建立合理湿地恢复目标的重要前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其中70%的湿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威胁;但由于数据的缺乏,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形成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探讨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约从12 ka(1 ka=1000 cal.)开始发育,在距今8.6 ka以后开始广泛形成,约有35%的沼泽湿地形成于全新世暖湿期(8.0-4.0 ka);而沼泽湿地发育的高峰期则集中在全新世晚期.这种发育趋势与全球北方主要区域沼泽湿地大规模发育趋势显著不同.古气候重建表明,全新世早期东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处在有利于沼泽发育的时期,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形成;而在全新世晚期,东北地区呈现冷湿的气候组合特征,冷湿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进而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大规模形成和发育.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时间和规模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而温度和降水则是影响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将为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3.
引入技术机会理论,解释大城市内部不同行业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技术层次产业的创新活动在城市内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选择。除汽车制造业外的大多数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高度集聚在中心城区;中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开始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扩散,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分布在远郊区。 行业间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差异主要由技术机会来源差异造成。大部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源于基础研究、产业间知识溢出、高技术劳动力,往往靠近大学或中心城区;对中技术产业来说,基础研究的影响并不像对高技术产业那样显著;对低技术产业来说,技术机会主要源于本产业的技术反馈,创新部门更倾向于分布在郊区的制造业集群中。  相似文献   
104.
建立针对大容量气枪震源的气泡振荡方程及压力子波方程,引入多个对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修正因子,包括基于开口的热力学模型、枪口节流作用、蒸发冷凝、枪体影响、气体释放率等来改善传统的单枪压力子波计算方法。利用模型及与水库实测的子波比对结果,分析各修正因素对子波模拟的影响,通过改进的单枪信号进一步计算大容量枪阵的压力子波。对比改进的模拟方法预测的子波波形与实测信号,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比原有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单枪和枪阵的震源子波。最后,分析了模型产生模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5.
作为南美南极鱼科中数量最为丰富的一个种,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在巴塔哥尼亚海域食物网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目前针对该鱼种的营养及摄食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反映短期摄食的传统胃含物分析上。为此,本研究分析了拉氏南美南极鱼3种组织(肌肉、肝脏和性腺)中脂肪酸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就3种组织中的脂肪酸是否能表征其食性及食性转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体内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由于涉及生长、繁殖等因素影响,肝脏、性腺组织对于脂肪酸的储存及使用情况并不适用于指征食性,而肌肉组织更新时间相对较长,故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对食物中脂肪酸的吸收。对不同体长组拉氏南美南极鱼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分析可知,未成熟拉氏南美南极鱼(100~240 mm)主要摄食浮游性生物;随着体长增加对底栖生物的摄食也随之增加,由浮游性摄食方式转变为浮游-底栖性摄食。另外,因拉氏南美南极鱼摄食一定量的渔业丢弃物,导致腐生食物链和捕食食物链的贡献率特征弱化。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针对大洋性鱼类,与肝脏和性腺相比,肌肉组织脂肪酸更适用于表征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06.
中生代白垩纪砖红色、紫红色砂岩、砂页岩致密、较坚硬,一直被水文地质工作者视为弱富水岩层。该文以诸城西北部中生界白垩纪红砂岩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取样化验、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的基础上,对区内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水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区内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总体富水性较差,孟疃-贾悦断裂北侧受构造及阻水地层影响,形成一个带状富水区;景芝-贾悦断裂和吴家楼断裂组交会地带,受多条断裂多次强烈活动,形成断裂破碎带,形成构造富水区。地下水质量较原来趋于变差,NO_3~-呈面状污染。  相似文献   
107.
Northeast China is the region with the largest area of wetlands in China. The Sanjiang Plain and the Songnen Plain are large freshwater marsh distribution regions that are affected by climate warming and by the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density of extreme weather and are the regions most subject to disturbances by human activ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wetlands of the Sanjiang Plain and the Songnen Plain have shrunk severely in the past 60 years, and wetland functions have been reduced substantially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unreasonable land use, fire episodes,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s and urbanization.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rted in the 1950s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 for wetland loss and degradation in the Sanjiang Plain. Water shortage ha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wetlands in the Songnen Plain. To mitigate wetland degradation and better protect wetlands, special regulations, long-term mechanisms and technical support of wetland prote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 wetland compensation program should be implemented, and technologies for increasing the adaptive capacity of wetlands should be developed. Moreover, it is most important to find the balanced threshold betw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08.
利用5头活动于南极普里兹湾的象海豹携带的CTD观测获得的2011年3—6月埃默里冰架前缘冰间湖区域海水温盐剖面数据, 研究了该海域上层水体结构在初冬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 可将该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海水温度从层化到均匀, 3月下旬次表层仍维持暖水特征, 随着表层海水冷却作用, 次表层暖水逐渐消失, 上下水体温度趋于均匀并接近冰点, 温度剖面从“逆温型”演变到“均匀型”; 第二阶段海水盐度从层化到上下均匀, 也就是从“均匀型”演变到“渐变型”, 海水结冰析盐过程使上层海水盐度增加, 增强垂直对流混合, 上下层盐度达到均匀; 第三阶段冷却结冰持续, 海水盐度继续增大, 形成盐度随深度减小, 温度随深度增大的“渐变型”结构。根据温盐剖面数据计算三个阶段的海-气之间的热通量分别是-90.93、-82.20和-43.44 Wm-2。考虑海水盐分的增加主要源于海冰形成, 由此推算三个阶段内平均的海冰形成速率分别是5.4、4.9和2.5 cm d-1。在南极初冬时期, 随着海水上层低温高盐化演变持续, 海水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渐减少, 海冰形成速率也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并采用谱逼近方法,对2021年冬奥测试赛期间的一次冷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探究了冷湖发展前后风温场的垂直变化规律,揭示了冷湖形成及消亡的具体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静稳的天气形势是冷湖过程维持及发展的大背景条件。冷湖发展期间,逆温层由上至下迅速建立,谷底出现偏东—东南向的冷径流。受重力下坡风的影响,冷空气不断向谷底堆积,冷湖深度增加。日出后,越山的系统风重新建立,逆温层从底部消蚀,冷湖结构破坏。夜间的强辐射冷却作用是冷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辐射冷却强度的差异会引起冷湖降温幅度的差异,后半夜辐射冷却作用的突然加强为冷湖中后期的维持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冷湖发生前后位温廓线、摩擦速度及边界层高度随时间的演变,均可印证湍流活动的发展是逆温消散、冷湖结构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台风暴雨灾害是台风三类灾害(暴雨、大风、风暴潮)之首,而台风极端降水是暴雨灾害的直接原因,对台风极端降水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对台风极端降水机理的认识和提高极端降水的预报水平。强台风“菲特”(1323)具有登陆强度历史罕见、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引发灾害重等特点,本文对“菲特”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菲特”的强降水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造成了杭州湾一带和浙闽交界处两个强降水中心。“菲特”极端降水之所以产生,源于环境因子、地形和内部条件多尺度相互作用:环境因子涉及双台风作用、弱冷空气侵入、台风倒槽、垂直风切变和高空急流等,其中“丹娜丝”台风外围偏东气流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是“菲特”极端降水形成的关键物理因子;山脉等地形增幅作用是浙江余姚等地出现历史性强降水的重要原因;水汽辐合和凝结与霰的融化和对流区雨滴的迁移是暴雨增幅重要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