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53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is study, two modes of the Silk Road patter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NCEP2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simulation produced by Spect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odel of IAP LASG, Version 2 (SAMIL2.0) that was forced by SST observation data.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both modes were reasonably reproduced by the simulation, with a patter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63 for the first mode and 0.62 for the second mode. The wave train was maintained by barotropic energy conversion (denoted as CK) and baroclinic energy conversion (denoted as CP) from the mean flow. The distribution of CK was dominated by its meridional component (CK y ) in both modes. When integrated spatially, CK y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its zonal component (CK x ) in the first mode but less in the second mode. The distribution and efficiency of CK were not captured well by SAMIL2.0. However, the model performed reasonably well at reproduc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efficiency of CP in both modes. Because CP is more efficient than CK,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Silk Road pattern were well reproduced. Interestingly, the temporal phase of the second mode was well captured by a single-member simulation. However, further analysis of other ensemble ru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uccessful reproduction of the temporal phase was a result of internal variability rather than a signal of SST forcing.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bserve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both CP and CK were poorly reproduced, leading to the low accuracy of the temporal phase of the Silk Road pattern in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02.
应用EOF(经验正交函数)迭代方案,考虑多时次历史资料,在全球海区海温与四川盆地气温非同步联系的基础上,以海温为预报因子进行了夏季气温的长期预报。结果表明:西太平洋高温区等关键海区海温的异常对未来四川盆地夏季气温变化有重要影响,由此建立的引入多时次海温的EOF迭代长期温度预报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利用Landsat TM6数据反演大亚湾海水表层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andsat TM6数据,采用覃志豪单窗算法(MW)、Jiménez-Mu(n)oz单通道算法(SC)和Weng算法计算了大亚湾海域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分析比较了3种算法反演的海温空间分布特征,并选取12个样本点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算法反演的海温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在3幅海温图像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亚湾核电站的热废水扩散特征;反演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差值平均值分别为-2.21℃、0.19℃和-4.68℃,以SC算法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统计方法,首先探讨南方涛动指数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然后分析赤道和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温对南方涛动的响应情况,同时分析南方涛动响应区域的海温与当时及滞后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从中探讨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海温异常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一种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5.
西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52-2001年贵州15个测站夏季降水和前期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及3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求最大复相关系数的方法,把前期不同时间步长、不同时段的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与夏季降水求相关。结果发现:用前期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对贵州夏季降水进行预报,其预报因子的最佳时间尺度为单月滑动,并且存在着较好的“隔多季度相关”现象。预报因子具有实际预报意义的最佳时段为上1年的8~11月。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2002、2003、2004年的回报试验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根据上述理论和预报思路得到的预测试验,具有一定效果,并且对指导贵州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李多  肖子牛  李泽椿 《气象》2012,38(4):411-418
基于中国东部北方地区27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观测资料,以及1°×1°的全球海表温度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特征及同期全球海温与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东部北方区域(以下简称研究区)冬季降雪量存在2-3a、7-8a的高频振荡周期,及一个准16a的年代际尺度的低频振荡周期。在1961-2008年间,研究区域冬季降雪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45°N以北的研究区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在48年问增加显著,而45°N以南的研究区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变化并不明显。分析发现,位于北大西洋上30°-50°N,10°-40°W海区的海温与研究区域降雪的第一、二特征向量均为显著的正相关,研究区北部冬季降雪量与海温关系密切,南部区域冬季降雪量与全球海温的相关性不明显,海温变暖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北部降雪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海温和环流特征量的江苏省小麦适播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苹  张佩  谢小萍  胡洛林  项瑛 《气象》2012,38(12):1572-1578
基于江苏省6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间的气温资料,利用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 method)分析发现,小麦冬前生长期间日均气温及有效积温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均有明显的增暖趋势。同时根据江苏省各地区冬小麦有记录以来的农业气象资料分析可得,播期与冬前总积温、有效积温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尤以有效积温更为显著,均通过了0.001显著水平检验,故可利用冬前有效积温确定冬小麦适播期。在此基础上,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以及500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利用最优化因子相关技术对海温及环流特征量进行普查,从中挑选一批与冬前有效积温相关显著、稳定性强、因子相互独立、可靠的海温和环流特征量作为长期预报因子,建立冬前有效积温的海温模型和环流模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效果甚佳,可投入业务应用,提前1-2月预测冬前有效积温,从而确定冬小麦适播期。  相似文献   
108.
东太平洋冷舌区海表面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辨太阳辐射日变化,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LASG/IAP) 气候系统海洋环流模式 (LICOM), 模拟了东太平洋冷舌区海表面温度 (SST) 的日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弱混合对其影响。采用理想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强迫上层垂向分辨率为10 m的海洋模式LICOM, 模拟出了SST日变化一些特征, 同时海洋的上层流场也产生明显日变化。模拟的SST日变化振幅水平分布与观测接近, 且受太阳辐射日变化振幅水平分布调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 模拟的SST日变化振幅 (约为0.3~0.4℃) 比观测偏小约0.1~0.2℃。模拟的SST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5~16 时 (当地标准时间), 落后于太阳辐射峰值2~3个小时, 接近观测。进一步减弱混合后, 模拟的日变化振幅增加约0.1℃, 更接近观测。这说明在东太平洋冷舌区SST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日变化和垂直混合影响。此外, 混合减小后, 在太阳辐射日变化调制下, 平均态 (如混合层、温度和流场) 也出现明显变化。在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区北侧, 弱混合导致混合层变浅, 变浅使热量堆积进而使平均SST升高约0.3℃; 在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南侧, 经向平流加强导致平均SST降低约0.2℃。  相似文献   
109.
山西省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西省58个台站1960-2009年有观测记录的50a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月再分析位势高度场、NOAA逐月海温场资料,研究了山西省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山西省夏季降水异常与赤道东太平洋(Nino区)海温异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夏季降水异常年从前期春季到同期夏季,欧亚中高纬度500hPa位势高度的大气环流存在异常,尤其是乌拉尔山高压脊、贝加尔湖低槽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尺度环流系统都有明显的变化;850hPa风场上蒙古气旋南部纬向风的异常,以及我国东部到华北地区经向风(东亚夏季风)的异常,是直接影响山西省夏季降水的重要环流因子;赤道东太平洋秘鲁冷水舌和太平洋东岸暖水舌均是山西省夏季降水的敏感区,Nino区域前期海温异常对山西省夏季降水有显著的影响,即Nino区域前期海温偏低有利于山西省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10.
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关的两类海温异常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_2005年广东省8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 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 大气多要素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广东跨季节持续性干旱事件(下称广东干旱)与海温外强迫之间的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 与广东干旱相关的海温异常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型(即La Nia型)、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两种类型。约在1975年之前, 广东干旱基本上属于La Nia型; 在1975年之后, 除了La Nia型外,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干旱出现概率明显增加。可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广东干旱成因更复杂。近几年来广东干旱频繁发生, 与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出现概率增加有关。La Nia型、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与广东干旱之间都存在物理上的联系, 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对广东干旱影响的物理过程有所不同, 即使同一种海温异常型对不同季节的影响过程也有所不同, 然而所有物理过程最终都是通过改变和削弱降水所需的动力条件或水汽条件, 从而造成局地干旱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