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曹圣山  孙讷正 《地球科学》2003,28(5):492-496
给出了有限颗粒法(FCM) 的一个修正算法, 用来模拟二维多孔介质中复杂的物理、生物化学输运现象.该算法不仅具有与早先的FCM一样的优点, 而且可以在更微观的水平上保证质量守恒, 获得更为准确的颗粒位置, 从而有利于质量交换的高精度计算.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和早先的FCM的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深海弯曲菌(Thalassolituus)是一类海洋专属的石油降解菌.为认识其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获取石油降解菌资源,本研究对西太平洋和厦门近海的表层海水分别通过石油烃富集和直接涂布石油烃平板,对获取的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对Gen Bank数据库中该属的可培养和未培养菌株信息,进行了系统进化与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太富集菌群分离得到的32个菌株中,主要优势菌为假单孢菌(Pseudomonas)和海杆菌(Marinobacter);其次是食烷菌(Alcanivorax)和弧菌(Vibrio).深海弯曲菌仅有2株,但它们代表1个潜在的新种,它们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同源性仅为96.9%和97.0%.从厦门表层海水中分离到1株深海弯曲菌,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相似度为99.66%.基于本研究分离菌株及Gen Bank可培养及未培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开展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属存在3个明显的进化分支,即2个模式种T.oleivorans与T.marinus分别代表的2个分支和1个独立分支;此外,不同分支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即来自同一纬度范围的菌株或序列多聚类于同一分支中.我们推测,深海弯曲菌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因适应不同纬度海域的温度等环境因子,逐步进化出3个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分支.本研究加深了对深海弯曲菌在不同温度海洋环境中种类多样性分布特征的认识,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了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3.
从南海北部浅层气的成因看水合物潜在的气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宁  林青  刘英丽 《现代地质》2011,25(2):332-339
应用天然气浓缩轻烃分析技术、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和水合物分析资料,对南海北部浅层气的成因特征、运移特征及南海已发现的水合物成因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盆地浅层气藏普遍具有混合成因的特征,并主要以生物气-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混合气为主。浅层气的这种混合成因特征揭示了水合物的气源不仅与生物气有关,也与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有关,而混合气中的热成因气(生物降解气)的气源来自深部油气藏,表明水合物的气源与常规深部油气藏有密切的关系。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神狐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为生物成因和混合成因二种类型,生物成因的水合物δ13C1值分布在-57‰~-74.3‰之间, 混合成因的水合物δ13C1值分布在-46.2‰~-63‰之间。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为南海北部水合物最具潜力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4.
塑料垃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塑料污染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发现直接或者间接来源的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积累,呈全球化分布趋势;重点探讨了我国微塑料的来源、分布以及污染形势和生态影响,发现我国微塑料污染形势严峻,覆盖范围广泛,甚至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塑料的生物降解是受到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途径的归纳,总结了塑料降解的过程、生物种类以及相关的降解酶等,以期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提供启示。目前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对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鉴定以及污染物消除技术等研究极少,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5.
蔡丽希 《海洋科学》2018,42(11):29-34
为了研究蜡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四环多环芳烃芘的降解性能。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红树林污泥中分离到一株以芘作为唯一碳源与能源的高效菌株PY5,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与16S rDNA鉴定, PY5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时对该菌株降解芘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cereus对50mg/L芘的21d降解率为65.8%,投加Tween-80、葡萄糖、水杨酸、Fe3+、Mn2+等基质可以不同程度强化降解芘的能力,其中投加葡萄糖+Fe3++Mn2+的混合液对B. cereus降解芘的强化效果最好, 21 d的芘降解率可达到81.4%,相对于不加共代谢底物时提升15.6%,表明外加C源与酶活诱导因子对高分子质量多环芳烃污染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生物降解作用对储层抽提物中多甲基取代萘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辽河盆地冷东油田冷43块沙三段油藏3口取心井岩心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 族组成和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分布显示油藏遭受了不同程度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降解程度由油柱顶部向底部增大, 呈良好梯度变化特征.对比不同降解程度原油样品中三甲基萘、四甲基萘和五甲基萘含量和分布可以发现生物降解的明显控制作用, 根据甲基取代萘异构体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相对含量的变化初步确定了三甲基萘、四甲基萘和五甲基萘单个异构体的生物降解顺序, 结果表明那些热力学稳定性高的异构体容易遭受微生物的攻击, 而热力学稳定性低的异构体却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相对富集, 表明生物降解作用完全不同于热力学作用过程, 当原油遭受中等程度生物降解作用影响后, 根据热力学稳定性提出的成熟度参数不再能提供有效的成熟度信息, 易降解和难降解异构体间的比值却是衡量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程度的地球化学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7.
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天然生物降解的判别依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天然条件下氯代烃生物降解的判别, 是确定氯代烃污染天然衰减恢复治理技术是否可以采用的关键, 可为天然衰减恢复治理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氯代烃生物降解的特性发现, 地下水环境中氯代烃的生物降解, 必然伴随有第一基质、电子受体、中间产物以及有关的一些间接性指标, 在污染羽状体不同位置及污染羽状体内外产生明显变化, 这些指标的变化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指示氯代烃生物降解的产生.据此总结出氯代烃生物降解衰减的判别依据分别为电子受体、第一基质(能源和碳源) 及降解中间产物三类指标.   相似文献   
108.
The Liaohe Oilfield in the Liaohe Western Depression of the Bohai Gulf Basin is the third-largest oil producing province and the largest heavy oil producing oilfield in China. A total of 65 oil samples,35 rock samples and 36 reservoir sandsto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tilizing conventional geochemical and biogeochemical approaches to unravel the mechanism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heavy oils. Investigation of the oils with the lowest maturity compared with the oils in the Gaosheng and Niuxintuo oilfields indicates no apparent relation between the maturit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heavy oi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eavy oil with primary origin is not likely the main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heavy oils in the Liaohe Western Slope. The absence and/or depletion of n-alkanes etc.,with relatively low molecular weight and the occurrence of 25-norhopane series in the heavy oils as well as the relatively high acidity of the oils all sugges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heavy oils once experienced secondary alteration. The fingerprints of the total scanning fluorescence (TSF) of the inner adsorbed hydrocarbons on the reservoir grains and the included hydrocarbons in fluid inclusion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normal oils in the area bu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uter adsorbed and reser-voired free oils at present,further indicating that most of the heavy oils are secondary in origin. Analyses of bacteria (microbes) in 7 oil samples indicate that anaerobic and hyperthermophilic Ar-chaeoglobus sp. are the dominant microbes relevant to oil biodegradation,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shallow commercial gas reservoirs containing anaerobic bacteria derived gas in the Gaosheng and Leijia teotonic belts. The biodegradation most likely occurs at the water/oil interface,where the forma-tion water is essential for microbe removal and nutrient transportation. We think that biodegradation,water washing and oxidization are interrelated and are the main 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eavy oils. Biodegradation was the predominant process with water washing being a prerequisite,and oxidization acting as a metabolic manifest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unique approache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heavy oils in general,and may provide some important insigh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hallow bioga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09.
垃圾土蠕变-降解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蠕变-降解对比试验,研究了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长期变形过程,详细地分析了MSW应变、沉降速率以及孔隙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考虑有机物降解情况下沉降速率与时间在双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关系;不同的生物降解条件下MSW的变形特性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研究表明,MSW的蠕变变形是应力与有机物生物降解耦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室内蠕变-降解试验可以很好地模拟垃圾土的沉降变形过程,为室内进一步研究垃圾土的蠕变降解特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中性糖作为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丰度和组成对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降解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对2009年和2010年采集自东海的24个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和中性糖组成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性糖及其组分在指示东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和降解程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TOC)和中性糖(NS)含量较高,分别为66.8—1441.7?mol/g和0.40—4.87?mol/g,平均浓度分别为(409.4?55.2)?mol/g和(3.07?0.31)?mol/g,NS占有机碳的碳摩尔百分数为1.88%—8.93%;随着沉积物粒径增大,TOC、NS含量降低,NS中的葡萄糖组分摩尔百分数增大,而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组分摩尔百分比减小,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程度增大。同时发现,葡萄糖和海藻糖的摩尔分数之和与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摩尔分数之和的比值可作为判断沉积有机物降解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沉积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